半导体制造设备,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874.5亿美元

半导体制造设备(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Equipment)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半导体设备是制造半导体器件所必需的精密仪器和设备,是半导体行业的基石。半导体设备在半导体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半导体器件生产尤为重要。当前,以半导体设备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产业,它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更是大国间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根据用于工艺流程的不同,半导体设备通常分为制造设备(前道设备)和封测设备(后道设备)前道设备主要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CMP设备、清洗设备、离子注入机设备、热处理设备等。后道设备主要分为封装设备和测试设备,封装设备主要包括划片机、贴片机、裂片机、引线键合机、切筋成型机等;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分选机、测试机、探针台等。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874.5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6%。

全球细分市场预测:前道晶圆制造设备:2024年规模1,062.9亿美元,CAGR 6.63%,2031年达1,637.9亿美元。EUV光刻与先进工艺投资为核心驱动力。后道测试设备:2024年规模82.3亿美元,CAGR 6.23%,2031年达130.5亿美元。AI芯片复杂性与良率要求推升需求。后道封装设备:2024年规模64亿美元,CAGR 6.48%,2031年达105.8亿美元。2.5D/3D封装技术普及加速设备升级。

关键增长逻辑:技术驱动:3nm以下制程、背面供电(BSPDN)、先进封装(如HBM)等技术革新推动设备迭代需求。区域竞争:美国主导高端设备(如EUV),中国聚焦成熟制程扩产,东南亚承接封测产能转移。政策与供应链:美国《芯片法案》、欧盟《芯片联合承诺》、中国“大基金”等政策支持,加速本土供应链建设

风险与挑战:地缘政治:出口管制(如ASML对华EUV限制)制约技术获取。成本压力:设备研发与晶圆厂建设资本密集,中小企业面临融资挑战。技术壁垒: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核心设备仍依赖少数国际巨头。

图.   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图.   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前5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2025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全球市场头部企业概览:截至2024年底,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前十大厂商合计占据76.3%的市场份额,核心企业包括:光刻机领域:ASML(荷兰)、尼康(日本)、佳能(日本)、上海微电子(SMEE,中国)刻蚀设备领域:泛林集团(Lam Research,美国)、东京电子(TEL,日本)、应用材料(AMAT,美国)、日立高新(Hitachi High-Tech,日本)、北方华创(NAURA,中国)薄膜沉积设备:应用材料(CVD/PVD)、东京电子(CVD)、ASM国际(ALD)清洗设备:迪恩士(SCREEN,日本)、东京电子、盛美半导体(ACM Research,中国)CMP设备:应用材料、荏原制作所(Ebara,日本)、华海清科(中国)

细分市场核心厂商分布光刻机(Lithography)主导者:ASML(全球EUV光刻机唯一供应商,市占率超82%)其他竞争者:尼康(i-line/KrF光刻机)、佳能(封装领域)、上海微电子(90nm DUV光刻机)

刻蚀设备(Etch)逻辑器件刻蚀:泛林集团(介质刻蚀市占率超50%)、东京电子存储器件刻蚀:中微半导体(AMEC,中国)突破3D NAND深孔刻蚀技术

计量与检测设备(Metrology & Inspection)领导者:科磊(KLA,全球市占率超50%)、日立高新(电子显微镜技术领先)本土企业:上海睿励、中科飞测(Skyverse)在缺陷检测领域逐步突破

薄膜沉积(PVD/CVD)PVD市场:应用材料(市占率超70%)、ULVAC(日本)CVD市场:应用材料、东京电子、北方华创(成熟制程)

清洗设备(Cleaning)全球龙头:迪恩士(SCREEN,市占率超45%)、东京电子本土进展:盛美半导体(单片清洗设备国内市占率超25%)

CMP设备头部企业:应用材料(全球市占率70%)、荏原制作所(日本)、华海清科(中国)

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双寡头:应用材料、Axcelis(美国)本土突破:凯世通(中国)在太阳能离子注入领域已量产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11-03 17:11
已编辑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