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器产业链分析报告:全球及中国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及增长趋势

经颅磁刺激器(TMS)是一种利用磁场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医疗设备。这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将一个线圈放置在患者头皮附近,产生磁脉冲来影响神经活动。经颅磁刺激器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某些运动障碍等神经和精神疾病。对于对传统治疗如药物或心理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TMS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精准医疗驱动下的高增长赛道

 2024年全球经颅磁刺激器市场规模大约为180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517百万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6.6%。就销量而言,2024年全球经颅磁刺激器销量为 ,预计2031年将达到 ,年复合增长率为 %。 

根据LP Information(LPI)2025年最新研究数据,全球经颅磁刺激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受益于神经精神疾病发病率上升及非药物疗法的临床普及。尤其在北美、欧洲等地区,TMS已成为抗药性抑郁症(TRD)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并获得多国监管机构的临床批准。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正快速成长,在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和心理健康政策推动下,TMS设备在公立医院、康复中心及心理诊所的渗透率显著提高。行业技术趋势呈现多样化发展: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theta节律刺激(TBS)与导航式精准定位技术成为研发重点,使设备在疗效稳定性与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政策与资本共振,医疗创新加速落地

政策端的支持正成为推动行业成长的重要引擎。根据国家药监局(NMPA)与各地卫健委发布的最新医疗器械审批政策,TMS设备被纳入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企业年报显示,多家国内厂商正加大研发投入,布局AI算法辅助诊疗系统与云端治疗数据平台,以提升医疗机构对TMS治疗的接受度和依从性。与此同时,券商研究指出,TMS设备的应用正从精神科延伸至神经康复、疼痛管理和睡眠医学等新兴细分领域,市场边界不断扩大。资本市场对TMS产业的关注度显著上升,多家创新医疗科技企业获得融资,用于产品迭代和国际注册认证。

国产替代提速,全球竞争格局重塑

全球经颅磁刺激器行业集中度较高,报告重点关注全球经颅磁刺激器市场的主要企业,包括:依瑞德、 Neuronetics、 Magstim、 MagVenture、 Neurosoft、 Brainsway、 eNeura、 Remed、 Nexstim、 MAG & More、 江西脑调控、 南京伟思、 英智科技、 君健万峰等厂商在高端临床设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LPI最新报告指出,随着技术成熟与本土创新驱动,中国厂商正在加速实现从中低端治疗设备向高性能精准设备的跨越。国产企业在硬件可靠性、刺激参数多样性及配套软件智能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部分产品已通过欧盟CE认证并进入东南亚及拉美市场。政府层面的医疗设备国产化政策与医院采购倾斜政策,进一步为本土品牌打开成长空间。

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向“精准化、非侵入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经颅磁刺激器行业正处于技术与临床应用的共振拐点。它不仅是脑科学成果的工程化结晶,更代表着未来精神健康与神经康复治疗的核心方向。

文章摘取路亿市场策略(LP Information)出版的《全球经颅磁刺激器市场增长趋势2025-2031》,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及各国的多样化应对措施,评估其对市场竞争结构、区域经济表现和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