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9%
钠离子电池,这一新兴的储能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它利用钠离子(Na⁺)替代锂离子作为电荷载体,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既经济高效又可持续的替代品。在充电和放电循环中,钠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穿梭,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尽管其能量密度略低于锂离子电池,但在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原材料丰富性方面,钠离子电池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适合电网储能等大规模应用。
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迎来了投资建设的高潮。2022年左右,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初步建成,随后产能和产量均实现了质的飞跃。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产量和产能增速分别高达551%和214%,并预计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建设尤为活跃,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的鼎力支持和成熟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基础。许多钠离子电池企业同时也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商,凭借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实力,迅速在钠离子电池市场站稳脚跟。
过渡金属氧化物技术路线占据主导
从产品类型来看,过渡金属氧化物(NaxTMO2)是当前钠离子电池正极技术的主流选择。据预测,2024年全球过渡金属氧化物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51GWh,占全球市场的86.64%。与此同时,多阴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电池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未来六年(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3.53%。
储能市场成为钠离子电池的主战场
在下游产品应用方面,储能市场无疑是钠离子电池的最大受益者。目前,用于储能的钠离子电池产品销量已达到2.15GWh,占全球市场的74.02%。钠离子电池凭借其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储能市场大放异彩。尽管在放电速率和能量密度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但这些缺点在储能领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之下,尽管锂离子电池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依然广泛,但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其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也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市场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54.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9%。这一数据无疑为钠离子电池市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附图
图1:钠离子电池全球市场总体规模趋势图
图2: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2024年调研数据;行业数据不断变化,最新数据请咨询QY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