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干的“技术活儿”和“成长感悟”掰开揉碎了讲~
宝子们,作为前端实习生,我当时写转正答辩报告,就是把自己干的“技术活儿”和“成长感悟”掰开揉碎了讲~
先分块儿:日常开发任务、项目实战经历、技能成长与不足、对前端岗位的理解&转正期待。
日常开发任务
老实说每天干啥,比如“负责公司官网几个页面的迭代,像首页轮播图模块,原来的切换效果有点卡顿,我用requestAnimationFrame
优化了动画,还适配了移动端触摸滑动,现在流畅度好了很多,测试同学反馈没再收到用户说卡顿的问题”;
还有“协助测试同学复现前端bug,比如有个表单提交后数据没正确传后台的问题,我一步步查控制台网络请求、看参数序列化,最后发现是某个字段类型不对,改了之后就正常了,前后折腾了大半天,也算是熟悉了项目里的接口逻辑”。把具体做的功能、解决的问题,还有结果(不管是优化了体验,还是解决了bug)说清楚,很实在。
项目实战经历
挑参与最深的项目讲。
我跟过一个后台管理系统的新模块开发,就详细说:“从需求评审开始,和产品、后端同学确认交互逻辑和接口;然后搭页面结构,用公司的组件库快速布局,但是遇到自定义表格列渲染的需求,组件库的默认组件满足不了,我就基于它二次封装了一个组件,支持传入自定义渲染函数,现在这个组件还被其他同学复用了”;
接着说遇到的坑,“联调的时候,后端返回的时间格式是时间戳,前端要转成‘年-月-日’,最开始我在每个用到的地方都写转换函数,后来被导师指出重复代码太多,就抽成了工具函数,还配置了全局过滤器,这才明白‘代码复用’不是口号,得落实到实际开发里”;
最后说成果,“这个模块按时上线,用户(公司内部同事)反馈操作很顺畅,也没出现兼容性问题”。
把自己在项目里的角色、做的技术动作、踩的坑+解决办法、最终成果,全抖搂出来,别藏着,踩坑很正常,关键是你咋从坑里爬出来的。
技能成长与不足
成长部分,就说大实话:“来之前只会写静态页面,现在能独立对接需求、和后端联调,还掌握了公司项目里的技术栈(比如Vue、Webpack这些),也知道了前端性能优化的一些方法,像图片懒加载、路由懒加载这些,在项目里也试着用了”;不足也得坦诚,“但是对复杂的前端架构理解还不够,比如项目里的状态管理,有时候还是会搞不清数据流向;还有遇到性能问题,只能解决表面的,深层的原因分析能力不够,得继续学”。承认不足不丢人,反而显得真诚,也能让领导知道你清楚自己的短板。
对前端岗位的理解&转正期待
岗位理解就说自己的感受:“以前觉得前端就是‘画页面的’,实习后发现前端得考虑用户体验、性能、兼容性,还要和产品、后端、测试协作,是把产品想法落地成用户能直接用的界面的关键环节”;转正期待就掏心窝子:“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要学的,但特别喜欢咱们团队的氛围,也想在这儿继续提升技术,把前端活儿干得更漂亮,希望能有机会转正,和大家一起把项目做得更好~”
总之,别整那些高大上的空话,把自己干的技术活儿、踩的坑、学到的东西、真实的想法讲出来,真诚才是最能打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