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中的家长比同学更焦虑,顺利走向社会比进入大学更难!
最近招聘淡季,25届毕业了,26届还没开始,但找我咨询的同学和家长不少,最焦虑的反而是家长,有的25届同学考研失败,有的二战失败,有的求职0 offer,有的提前替孩子找实习等等。感觉很多家长比孩子还懂得多。
有家长说我的文章每一篇都认真看完了,感觉之前孩子的思路都错了。让涛哥倍受鼓舞。
同学们很辛苦
很多同学从大学到职场很不顺利,考研,考公,就业这几条路都有大量同学栽跟头。选择大于努力,当你选择了某条路,可能不如你的同学选择了另一条路却走的很顺。选择的核心在于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大环境做出决策。
这几条路都很辛苦,很多同学考研没日没夜,考不上二战,大量二战挂了,开始折腾考公,花上万块培训。还有的同学二战挂了,花钱考公也没过,最后开始卷工作,发现校招基本结束了。
这些同学看着好辛苦,在大学向职场过渡期异常艰难。
家长更操心
有的家长拿出自己的血汗钱,8000的考公培训给孩子报,二战也支持,这一年的培训,租房,吃喝拉撒又得花不少。
有的家长大二就开始操心孩子的实习,动用关系帮孩子找实习,有家长找涛哥愿意花钱帮孩子找实习。
还要很多家长都在为自己孩子走出职场这一步默默努力。
有的家长的认知强,辅导的一个家长,大二基本可以确定保研,就开始全方面给孩子找就业辅导,找实习,增加实战经验。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早早受益。但大多数家长干着急,等到孩子走出象牙塔过程中出问题了,才开始着急。
虽然大多数父母不太懂,但同学们不能嫌弃父母啰嗦,有的家长给涛哥说,孩子考研失败,闭门不出,嫌弃父母啰嗦。
父母虽然大多数对求职不懂,但他们的社会阅历和信息却可以参考。涛哥当年感谢父母给的信息,二十年前,村里某某的外甥学了计算机年薪十万,对于报志愿完全不懂的我把第一志愿从当时比较火的通信工程改成了计算机。却歪打正着走入了互联网,赶上了一波红利期。
找到好工作是报答父母最好的礼物
同学们一定要拿出高考备战的状态,确定目标,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准备,抓住毕业前应届生的身份,找到好工作,当你找到好工作,独立自强,才是报答父母最好的礼物。
提升找工作认知太重要
辅导了几百名同学,发现找工作的认知提升太重要了,有的同学花了小一万参加培训,现在开始找工作,生生错过了秋招,我都震惊了。等等很多看似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很多人都在重复。
求职最重要的不是复习基础知识,不是多学了一定技能,首先是提升认知。
26届抓住暑假的黄金期
暑假是秋招前缓冲的黄金期,就像涛哥一直强调的,抓住暑假静心准备,找人找方法,全力以赴,是9月份秋招的核心保障。能在秋招搞定工作的,一定不要往后拖,春招要做好岗位数量减半的准备。
紧迫感明显增加
25届同学明显上岸率比上一届更差,最惨的是考研考公失败,被迫卷工作,结果发现不会找工作,一转眼校招窗口期过去了,找到好工作,独立自强,是报答父母最好的礼物。
我是涛哥,曾任某互联网大厂技术总监,十年面试过500人,培养新人超百人。专注技术培训/简历辅导/面试辅导/求职咨询等,25年目标帮助1000人求职和成长。
校招快速求职指南,涛哥历时半年编写,一本五万字的小册子,基于我过去十几年在互联网大厂、央企面试官经验,人才培养,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帮助同学们获得体系化的校招求职方法。
小册从基础技能,专业知识,项目经历,复习计划,软性实力、简历准备、笔试、面试、心理等校招涉及到的13大方面共80多讲,包含大量详细的方法论指导,也会包含大量的经验(套路)和技巧。
#你觉得哪一届的校招最难?##牛客创作赏金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