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高考出分的那天

山大本,虽然过去3年了,但是出分的那天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切

查分的时候很紧张,我记得特别特别的清楚,我家里没有电脑只能去邻居家借用了一下,我邻居家的孩子比我小一届,平时我俩偶尔会一起玩,这次是我妈妈找的他妈妈才去的他家查分!

查分的时候手抖到输错了好几次考号,紧张到一直在抖腿,系统很卡,非常非常卡,大概等了差不多30分钟我才进到那个系统

620分!

我没有尖叫,我只是一直在笑,非常的高兴,知道了自己考的分数很高也到了目标学校的分数线哦~

因为在邻居家嘛,邻居家的阿姨好像并不为我高兴,我看向她的时候,她的表情有种质疑+鄙视的感觉,手里还磕着瓜子

不过我也没有在意,回到自己家,告诉爸妈我的分数之后,第一次看到我爸爸真正高兴的表情,我妈妈也很激动!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很激动,虽然已经过了很多年,但当时的自己努力过了,没有遗憾不是吗?

#高考出分的那一天,我__#
全部评论
太牛了兄弟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6:01 北京

相关推荐

高考出分的那天,我没有哭,也没有笑。手机屏幕上跳出的那个数字,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波澜壮阔,却像一道闷雷,在我的世界里缓缓滚过。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从农村的土路一路走到城市的水泥地,我不止一次幻想过那天的场景:我会不会激动得落泪,会不会兴奋到跳起来?可真正那天来临时,我却只是平静地点开网页,读完分数,默默放下手机。我是12年上的初中,一个县城的县中,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五点五十准时跑操,六点零五开始早读。晚上九点半放学,回家后再复习、写作业,常常要到十一点半才能躺下,睡眠时间只有六个小时。高中上的是省重点,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尖子生聚集在一起,竞争更加激烈。学校晚自习延迟到了十点半,回家后依然要学习,接近十二点才睡,每天的睡眠变成了五个半小时。在那里,每年都有听说某个学生因压力过大选择了极端的方式,那些沉重的消息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校园,而我们都低着头,只敢在深夜崩溃。在那样的环境中,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父母却对我没有过高的期望给我压力,他们只希望我能“考个一本”,这句话我听了很多年,几乎成了我脑海里唯一的目标。等到分数出来,我高出一本线近50分,不算耀眼,但足够圆满。对我来说,这是努力与命运达成的一种和解。那一刻,仿佛十多年压在身上的压力,在一瞬间找到了出口,不是泪水,而是彻底的沉静。那天之后,我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庆祝,只是难得地睡了一个午觉,没有人来打扰,没有梦,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终于可以不再设闹钟、不再数睡眠时间、不再靠咖啡续命,终于可以把“高考”从背上卸下,像卸下一块沉重的石头。后来我录取上一所省内不错的大学,城市很大,人生也开始走上新的轨道。回望那年夏天,高考出分的那一天,就像一次告别,告别了过度压抑的青春,也告别了那个不敢停下来的自己。
高考出分的那一天,我__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刚上大二时,当邮箱里躺着那份全栈开发 offer 时,我站在实验室上俯瞰操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仿佛预示着无限可能。那时的我,将实习难度视为儿戏,甚至觉得大厂 offer 不过是囊中之物。大二下学期,五天内连赴三场面试,穿梭酒店和学校,用精心准备的八股文应对面试官的提问,每次合上电脑都感觉离巅峰更近一步,狂妄地以为凭这点知识就能横扫职场。更别提钻研完 RabbitMQ 源码的那个深夜,我在台灯下反复摩挲着ipad上的笔记软件,满心都是 “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自得,幻想着能在技术论坛上发表高见,成为同龄人仰望的大神。​然而,当真正踏入26实习期战场,才惊觉之前的自满多么可笑。大厂面试官们犀利的问题像潮水般涌来,简历上引以为傲的电商项目,在他们追问下,我才发现自己对分布式事务处理的理解不过浮于表面;谈到分布式架构,我结结巴巴地解释着负载均衡,却连一致性哈希算法的细节要说三分钟,为吃透的中间件底层原理,在面试官深入挖掘 Netty 零拷贝机制、Kafka 分区副本同步策略时,瞬间变得大脑一片空白。当视频会议关闭后,看着电脑屏幕里汗流浃背的自己,挫败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直到这时,我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看着以前代码中里蹩脚的注释,我才惊觉此前的自信不过是浮在水面的泡沫。当暮色再次爬上实验室的窗台,这次我不再眺望远方。双非院校的标签像道无形的枷锁,而 Java 技术的深邃,让我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站在海边拾贝的孩童。那些曾以为触手可及的巅峰,原来只是漫长征途的起点。明年此刻,我要带着真正打磨过的技术铠甲归来,让那些曾经让我哑口无言的问题,都变成脚下通往星辰大海的铺路石。
程序员小白条:我勒个去,这提交量,有的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