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经验社招跳槽记:当WLB遇上“不安分”的心

写在最前面,还是老规矩,先给大家伙儿同步下我这不算曲折但也有些折腾的个人背景。咱是24届一枚普普通通的双非本科毕业生,好在求学期间没怎么虚度光阴,鼓捣了几段互联网大厂的实习,也算是提前见了见世面。校招那会儿,手上也零零散散攥着几家叫得上名号的大厂Offer。不过,人生嘛,总是在做选择。在校招的最后关头,我最终把橄榄枝抛给了一家坐落在杭州的“小而美”公司。原因也挺实在:首先,待遇确实给得到位,挺香的;其次,公司氛围主打一个“非常WLB”,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吸引力不小;再者,也是个挺重要的因素,我女朋友那时候已经在杭州稳定工作了,咱总不能刚开始就搞异地恋,相隔太远的日子想想都头大。

就这么着,在这家公司勤勤恳懇搬了一年砖。谁曾想,公司内部发生了一些始料未及的调整和战略转向,一些老项目前景不明,新方向又迟迟未见起色。与此同时,经过一年的工作沉淀,我个人也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双非”背景出身的打工人而言,一段真正意义上的大厂经历,其价值可能远不止是简历上那层亮眼的“镀金”。它更像是一块职业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能实实在在拓宽你的技术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格局。WLB的日子固然安逸舒适,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深处总有一丝丝“不安分”的小火苗在跳动,渴望着能去一个更广阔、更具挑战性的平台闯荡一番,看看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女朋友也深入沟通了几次,最终下定决心:是时候挪挪窝,出去看看新的机会了。

当前薪资包结构: N * 14薪 (这里的N代表一个基数,下文所有薪资对比都将以此为参照,方便大家理解)

我的跳槽面经流水账:

  1. 某社交小厂 (Dating App 后端开发工程师)说起这家公司,也算是有段旧缘。校招那会儿,我就幸运地斩获过他们家的SP Offer,当时对他们公司的技术氛围和产品方向印象还挺不错。所以这次投递简历后,流程出奇地快。技术面试环节,面试官大佬估计是看我简历眼熟,加上之前SP的背书,居然一个正儿八经的技术问题都没深入拷问我,基本上就是围绕项目聊了聊,然后就“嗖”地一下速通了。到了HR面,也相当轻松,HR姐姐主要就是温和地问了问我具体的离职原因,以及期望的入职时间这类常规问题。整个过程下来,感觉更像是一次老友间的叙旧。Offer情况: (N+4) * 15薪。整体来说,涨幅尚可,节奏也快,一度让我觉得跳槽也没那么难嘛(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了)。
  2. 某AI Infra小厂 (AI Infra 开发工程师)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专注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技术栈听起来挺硬核,也符合我个人想往底层技术探索的兴趣点。面试主要聚焦在容器技术和网络底层知识这块,问得相当细致。比如,面试官让我从头到尾捋一遍macvlan的工作原理;模拟了一个场景,说容器启动时因为某些原因漏掉了一条nodeport的iptables规则,问我应该如何手动去添加和排查;还深入聊了聊iptables的经典“四表五链”分别是什么,各自在数据包处理流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除了网络,GPU的调度策略也是重点考察对象,比如不同场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GPU调度算法,如何保证资源利用率和公平性等等。技术面一共进行了两轮,每一轮都能感觉到面试官深厚的技术功底,自己也确实从中学习到不少。然而,这家公司在薪资方面就显得比较“精打细算”了。面试过程中,我和HR反复拉扯,初步沟通时意向的Base大概是在(N+5)到(N+7)这个区间。结果呢,临到发Offer的最后一刻,HR那边突然变卦,说是担心新入职员工薪资倒挂老员工,还有其他一些公司内部的考量因素,硬生生地把Base给压了下来。Offer情况: (N+3) * 15薪。这个结果说实话有点小失望,毕竟技术面聊得挺投机,但薪资没达到预期,性价比就显得没那么高了。
  3. 某金融大厂 (数据库管控平台开发)这家是本地的金融巨头,冲着“大厂”的名头和数据库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技术方向去的。面试流程中规中矩,技术问题主要围绕数据库的各种核心原理、SQL调优的奇技淫巧、分布式环境下事务一致性的保障方案,以及作为一个管控平台必然会涉及到的高可用架构设计、精细化监控告警体系的搭建思路等方面展开。当然,作为Java技术栈的公司,也少不了对Java基础知识(比如JVM内存模型、并发编程、集合框架源码等)和Spring全家桶相关八股的考察。面试官给我的感觉是对候选人的经验匹配度和长期稳定性比较看重。可能是我在数据库管控这个细分领域的直接项目经验积累还不够深厚,或者是在某些比较刁钻的场景题回答上没有完全达到对方的期望值,一度以为可能又要“感谢信”了。不过好在几轮技术面下来,凭借着还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项目的一些思考,总算是磕磕绊绊地通过了。HR面聊得也比较深入,除了常规问题,还重点沟通了对金融行业技术要求的理解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Offer情况: (N+6) * 15.5薪。这个Offer的涨幅和平台都挺有吸引力,毕竟是金融大厂,技术挑战和稳定性应该都不错,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个很方便的选择。
  4. 深圳某电商中厂 (业务开发工程师)这家电商公司在深圳也算是小有名气,业务发展势头不错。巧的是,校招时我也曾有幸拿到过他们家的SP。或许是这份特殊的“缘分”,面试过程也相对顺利。技术问题主要还是围绕我简历上的项目经验展开,让我详细介绍了项目架构、难点攻克以及个人在其中的贡献。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后端开发领域常见的“八股文”大串烧,比如MySQL的行锁、表锁、间隙锁的机制和应用场景啦,binlog、redolog、undolog这“三驾马车”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具体的落盘时机和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原理等等。技术面一共安排了三轮,每一轮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从项目细节到基础知识,再到系统设计,考察得比较全面。Offer情况: (N+5) * 15薪。这个Offer的涨幅和职级都还比较符合我的预期,公司地点在深圳,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5. 上海某“血汗工厂” (网络平台工程师)这家公司在业内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标签就是“忙”和“技术牛”。面试体验堪称我整个跳槽过程中“最拷打的一集”,真的,压力山大。我投递的明明是网络平台相关的岗位,但面试官对我网络知识的挖掘深度和广度,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老实说,我到现在都纳闷,他们究竟是怎么从茫茫人海中把我这份简历给“捞”出来,并且判断我能扛住这种强度的网络知识轰炸的。面试过程中,各种网络相关的八股知识点像潮水一样涌来,从TCP/IP协议栈的基础到各种复杂网络场景的排查思路。因为我项目里恰好有一处涉及到TCP的优化,面试官就抓着这一点,让我从TCP的发送窗口、接收窗口机制开始讲起,一路深挖到拥塞控制算法(Reno, Cubic, BBR等)、快速重传、选择性确认(SACK),再到TCP的压缩算法(比如RTP头压缩),甚至还延伸到了QUIC协议的优劣势、0-RTT的实现原理和安全风险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像是剥洋葱一样,一层接一层,逼着你把知识体系的每一个角落都翻出来晾晾。技术面同样是三轮,每一轮面试下来,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刚打完一场硬仗,脑细胞阵亡无数,压力值直接拉满。Offer情况: (N+12) * 18薪。这个包裹可以说是相当炸裂了,薪资直接翻了一大截,看得出来是真心实意想招人,也对得起那份“血汗”的付出预期。

一点小小的总结与感悟:

这次社招跳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反而是算法题部分。与校招时动辄Hard、需要精巧构思的算法题相比,社招的算法题难度普遍不高,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友好”。有的面试官,比如第一家社交小厂,可能就让我随手写个二分查找,考察一下基本功。即便是难度最高的,也就像“血汗工厂”那家让我现场实现了一个前缀树(Trie Tree)的查询功能,这种题目在LeetCode上也基本就是Mid难度或者部分Easy难度的水平。

感觉社招更看重的是你过往的项目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深度广度以及与岗位的匹配度。算法题更像是一个基本门槛或者说是一个考察你代码基本功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环节,点到为止即可,不会像校招那样作为主要的筛选手段。当然,这可能也跟我这次面试的岗位方向(后端、infra)有关,如果是纯算法岗或者对算法要求极高的岗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这次跳槽经历虽然耗费了不少心力,但也确实让我对市场行情、不同公司的技术栈和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学习和自我检验的机会。希望我的这点经历,能给同样在路上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参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勉!

#辞职之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我的工作日记##牛客创作赏金赛##晒一晒你收到的礼盒##选offer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投票#
全部评论
xdm 来点建议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6:27 浙江

相关推荐

昨天 19:46
已编辑
清华大学 算法工程师
看到京东TGT的话题,想到五一节前在学校参加了一次京东组织的技术沙龙,那次活动就预告过京东会启动一个头部技术人才项目,现在终于官宣了哈哈哈。当时我的感受是整场活动技术浓度超标,更惊喜的是,在现场看到了京东零售供应链算法团队的大佬戚永志老师、还有之前通过京东DMT入职的清华学长,这场沙龙里给我更感动的点是,同学的提问都被详细回答了,真的收获远超预期。说到戚老师,我印象中他带领的团队获得了“INFORMS 奖” ,当时听到他分享的案例挺深刻的,也展示重大课题落地成果,只能说大佬就是大佬,自由交流的时候也有幸和戚老师聊了一会儿,老师真的是没有什么架子,非常开放坦诚地和我们聊了很多技术问题和行业的思考,还是挺大开眼界的。另外一位比较有亲切感的是清华学长高博士,他是从京东DMT项目入职的管培生(貌似TGT的前身就是DMT项目?),他谈到初入职场时参与的人工智能仓储项目,以及如何从底层算法优化一步步推动业务场景落地时,我也看到了一条清晰的技术人才成长路径。更让我触动的是他提到的DMT项目这个兼顾学术深度与产业实践的培养体系,让我意识到京东对技术人才的长线投资诚意,对今年的京东TGT项目更期待了。其实在参加沙龙时,我也留意到大佬们多次隐晦提及一个即将官宣的技术项目,直到5月初京东正式发布TGT,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那场沙龙里的卖关子,算不算是京东对技术人发起的提前邀请呢?这场分享讲真的,我感受到京东在供应链技术领域的 “国家队” 实力了。这次活动分享的很多课题我觉得挺新的,角度也比较不一样,对京东的了解也加深了挺多,会后我还搜了一下京东居然已经71w员工了,我觉得京东确实是从企业角度关心了广大劳动者,敬佩!哦对,现场还能抽PS5,也有小茶歇和人手一份的京东小狗伴手礼,也算是很有诚意了吧,虽然大奖上本中奖绝缘体基本上没指望过。后面还有好几场,包括北大、南大、哈工大这些,好像还有国外场次,如果是和我一样在观望TGT项目的,真的很建议大家去听听看,和大佬或者项目HR聊聊,还是能对TGT有更深度的了解吧(而且万一抽走PS5呢)。
没事儿早点睡a:居然刷到清华✌️
京东成长空间 202人发布 投递京东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昨天 15:55
门头沟学院 C++
ResourceUtilization:应该配文,扫描二维码加速offer发放速度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