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时间快速催肥的杭州广立微电子

2023年10月7日,国家总理在浙江杭州视察了一家叫广立微电子的公司,鼓励他们要好好发展。
这家公司员工只有400人、年营收只有3亿多,这种规模的私企在民营企业发达的浙江数不胜数,总理之所以去这里,是因为它规模虽然不大,做的却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卡脖子技术——EDA,是名符其实的"大国重器"。

芯片论单价其实不算贵,一块芯片贵的几百、便宜的几毛钱,但架不住量大,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都被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包围着,每个设备中少则1、2块,多则几百块芯片,造就了全球每年大约6千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而这6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却是被每年市场规模只有90亿美元的EDA工具卡住了脖子。
这就是国家总理视察广立微的核心逻辑:它虽然规模不大,但站位非常关键,是能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尤其放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之下。

杭州广立微电子在20多年前就已经年成立,初期做什么产品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家只知道在2007年公司来了一个毕业于清华并在外企干了多年的郑勇军,然后公司开始正式进军EDA设计领域。
郑勇军带着这家小企业在EDA领域坚持做了十几年,前面十年的时间里其实一直都是小灰鸭,直到几年前中美开始脱钩,半导体成为被制裁的核心领域,很多企业一夜之间在中国到处寻找backup,广立微跟华大九天、概伦电子这些做EDA的企业一下就站到了前台。
国务院曾经制定了"2025 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达到70%"的战略目标,这是高层对国际形势,更是用政策的力量硬生生地给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上有核心技术的玩家造出一个大市场。
当前这个国际形势下,国内市场上的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封测厂、电子厂等各类玩家无论是否受到制裁的影响,都要在国内找厂商来兜底。
逻辑很简单,老美今天的封杀政策影响不到,可能明天就影响到了,谁也不想哪天美国出个新政策自己直接下牌桌。
广立微十年磨剑带来的技术积累,在国际形势和政策的加持之下,站到了聚光灯下:从2019年初到2021年短短两年时间内融资4轮,营收从2019年到现在翻了5、6倍,规模快速膨胀,在2022年成功上市。

像郑勇军这种一个人踏入职场之后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最终做到行业头部最后成功上市的,实力、运气、坚持,这三样缺一不可。
相信每一个进入软件技术领域的人最初都会怀着这样的理想踏入这个行业,但中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打断我们的规划,如,奇葩的主管、绩效考核淘汰、业务风云变换导致技术过气、年龄大了之后成为被输出的人等等。
如果想像郑勇军这样一条路走上十几年,一家要选择一个有技术壁垒深度、职业生涯周期长的基础技术领域,而不要那种随着人们消费习惯不断变化的短平快应用技术方向。
当然了,一个领域有技术壁垒深度、职业生涯周期长,也意味着在市场上就业选择空间比较小,如何权衡就要看每个人的选择了。
坦白来说,进入职场之后怎么选都是赌,聚光灯下人物的成功永远都不可能被复制,他们的故事因为太小众,也没有多少参考性。

到目前为止广立微虽然只有400个员工,但却有80%都是研发人员,且一半以上都是硕士、博士,每年赚来的几亿营收中有70%以上都转变成研发费用再次投了出去。
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家研发驱动的,有核心技术壁垒的,细分领域内的小而美企业,这不只是EDA厂商的特点,也是所有有技术壁垒深度的工具类软件厂商的特点。
从广立微的营收结构中也可以看出来,EDA软件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5%,这种产品几乎所有的成本都在研发投入上。

过去几年,因为站位好、起步早,广立微在这几年半导体国产化大潮中吃到了足够丰厚的红利,而这其实才刚刚开始。
目前全球EDA市场规模大概90亿美元左右,国内大约十几亿美元,广立微两大产品线中的EDA产品如今每年的营收还没有1亿,正常发展下去未来规模是可以再上升一个数量级的,即使有华大九天、概伦电子以及近几年涌现的其它大大小小玩家一起竞争,也问题不大。
但EDA这个市场可以让一个公司"小而美",却很难成为巨头,因为市场规模上限在那里摆着,毕竟只是一个设计工具,全球才90亿美元,虽然可以卡脖子,但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产值占比还是太低了。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很慢的原因,虽然重要但市场规模太小,而且别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进去抢他们饭碗在商业收益上其实价值不大。

回到"屋顶的闪闪星光"这个IP的主题——软件技术人员就业角度。
EDA这个领域壁垒深,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好处是可以不用太担心中年危机,而在这个领域内一直持续做上十年、二十年。
但坏处就是如果想跳槽,可以选择的空间实在是太小,全中国市场规模只有十几亿美元,注定了市场上没有几个大玩家。
目前已经上市的有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也有一些比较新的玩家还在烧钱发展中,但从全球EDA市场目前被三家垄断大头的格局来看,中国市场也容不下几个新玩家了。
另外,一线城市消费、物价、房价三高,如果想去性价比高的二线城市,在EDA领域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只有杭州、济南、成都、武汉、长沙等少数几个城市,且可以选择的公司都只有1、2家,想跳槽都基本不可能。
就拿广立微来说,毕竟只有400个员工,在上海、杭州、长沙三地布局研发中心已经很不错了。

广立微提供的软件技术就业岗位主要分为几类:C++技术栈的软件开发、测试,CV、大模型、统计等方向的算法,以及少量Java后端开发。
C++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几乎所有工具类软件厂商都会按照这种组合来配置自己的核心研发人员,如果大家想进入这个领域做工程开发,C++是必备,这也是他们的核心工种。
至于Java,在这类公司中实在是没什么挑战。
从待遇上来说,校招市场上目前几家 EDA厂商在成都、济南这样的二线城市可以给到月base 2万,性价比十分香了。
#EDA##如果可以选,你最想去哪家公司##EDA开发##EDA公司##广立微#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基本情况:1. 本科双非土木,今年报了电科计算机学硕,考了349,差一分进复试,GG,也无心三战😵2. 经学长,导师等各方了解到电科非全日制的基本信息:2.1 要求脱产读,但是培养方案和全日制一致,一起上课一起科研。但是毕业后没有应届生身份。2.2 研究生期间给导师打工时和全日制会打同样的工,共享同样的资源。2.3 就业目前来看非常不错,就业去向和薪资基本上和全日制一致。确实有少数企业不要非全,但是去年非全就业去向有TP-LINK,华大九天,腾讯。电科校招还是强的,非全可以直接去(企业要不要另说)。2.4 目前听说的歧视问题有百度疑似不要非全,此外没听说太多负面信息(当然我也没去投过招聘,没有应聘经验,得看大家怎么想了)2.5 导师一般会帮忙安排宿舍。2.6 考公可能会受非应届生身份影响,选调之类的我不了解。国企确实有影响。关于非应届生的解决方案,当前的想法是如果到时候就业环境不行歧视非应届生,就再去港硕读一年就有应届生身份了(但是不知道校招资源怎么样,听说要进大厂,哪怕是酒吧舞,也得在春招秋招进,出了学校就寄了)3. 查了一下哈工程青岛的调剂录取分数,希望较大。能去的专业是085400的控制方向。3.1 就业的话肯定赶不上电科非全,只能说可能会少受一些歧视。3.2 在哈工程读三年出来的水平大概率没有电科高,我和电科的那个老师聊过技术,确实太强了😭被狠狠拷打😇。几个补充:1. 本人就业非常倾向于大厂,就业地区倾向于川渝。此外还有几个问题:1. 据说大厂更看重个人水平而不是只看学历?研究生期间再继续刷简历,能不能拉回双非土木+非全硕的影响?2. 如果面相就业,建议研究生期间刷哪些简历?
投递科高等公司9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转发
5 1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