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节实习一年半之后,我选择留在了字节
背景
23届毕业生,21年底来到字节实习,主要工作是写代码。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别的offer,而是选择留在字节?下面我会结合这一年半的以来的所见所想,与大家分享~
工作强度
我知道这是许多人最关心的一点,字节内部的工作强度到底如何?先说结论:具体的工作强度因组而异,但是目前公司整体的强度在越来越好。从我21年来实习开始,字节就把大小周取消掉了,并且后续增加了大伙的年假数目,还将晚饭的时间和夜间打车报销时间提前,说明决策层也在有意降低工作强度。但是组与组之间的强度是不同的,比如每天我们后面的DA就走的很早,所以建议大家可以提前实习一下,了解自己组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强度,方便自己做选择。
分享一下我每天的工作时间:
11:00 到达工位。由于我算上班晚的,所以早上处理一下信息,规划一下今天做什么,上午就过去了。
12:00 吃午饭。一般吃了午饭后就回来午睡,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会在下面遛弯。
14:00 办公。下午的时间是主要的办公时间。
18:00 吃晚饭。干完活儿的同学这个时间点就可以溜了,要是比较倒霉遇到晚上开会,那还是得留下来继续干。
19:00 办公。晚上的办公时间是最集中的,几乎没有人打扰。
21:00 下班。一般这个时间点,我们团队的同学也都走了。
福利待遇
待遇还算可以,毕竟来看帖子的同学,手里字节的offer应该也不会差太多,不然也不会纠结字节这个选择了,所以我着重讲一下福利方面吧。
首先是最重要的假期方面,字节的年假刚入职是7天,之后每年都会增加1天福利年假。病假一年12天,并且请1天的病假是不需要证明的(一般不想上班就请一天的病假)。这两个假期是刚入职的同学用的最多的假期,剩下的家庭关爱假,婚假,丧假等等,也都是有并且不少的。但是我在这里必须提一嘴,根据我和其他公司的同学聊天得知,很多公司虽然有假期,但是会通过出勤天数来卡年终奖,导致其实假期几乎不存在,比如某为,某某多等等,但是字节内部基本是不卡假期的(没听说过身边有团队的ld是卡假期的人),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用。
吃的方面也是相当让人满意的,下午茶丰富多样,正餐种类繁多,并且不花一分钱。北京(方恒、大钟寺)还开通了档口,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美食。据说上海的新工区也开通了档口。吃的方面就不赘述了,我相信在B站,小红书刷到关于字节的帖子,里面应该都有晒字节的美食。
个人成长
我会选择留下来,其中个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长期的,我们在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不仅会思考待遇如何,也要思考这份工作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成长。字节内部各个业务现在基本都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大家进来之后大概率会遇见一套成熟的体系,目前成熟的地方,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同时我和同事们也都认为目前国内的各个公司都到头了,也就是互联网的增量基本没有了,剩下的都是存量厮杀,但是字节在海外还有增长点,比如我们大团队为了更好地支持海外业务,直接一分为二,对于国内和海外来说,业务没变,但是人少了一半,也就是说每个人的scope都扩大了一倍,这就是增长带来的机会,如果业务一潭死水,那么变化是很小的。
作为校招生加入字节,每个团队的新人landing基本都是完备的,所以也不用过多担心自己会不适应,但是大伙也不会因为你是校招生就让你承担困难,leader和mentor一般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地将有难度的一些活儿交给你,这是对个人成长有益的,至于担心完不成,这个大可放心,因为出了事你的mentor是第一责任人,所以他会在需求存在风险点的时候及时调整的。并且你在入职培训的时候,一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刚入职六个月以内,你可以抓到任何一个人问任何一个问题,这都是被允许的。所以不要担心自己不行,相信自己,也要相信你们团队。
说到最后
在秋招的这个时间点,大家会在各个app上广泛收集信息,所以会听到许许多多负面的消息,然后就会担忧和犹豫,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以脉脉为例,负面消息往往存在幸存者偏差效应,大家面对糟心的事,往往会在app上吐槽,但是遇到好事就很少会分享。同时各家也基本都有负面消息,像是“阿里pua”,“拼多多工作强度”,“腾讯除了WXG都不值得去”,这些几乎都成了梗。所以很多时候,负面消息反映的问题往往并没有这么严重,大家都爱拿出来调侃罢了。但是我还是建议,如果能去提前实习,那就去提前实习一下,看一看团队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氛围,了解一下团队具体的业务,如果真的不适合自己,可以早做打算。但是不管怎样,选择字节跳动,从概率上来说,还算不错。
#晒一晒我的offer##我的实习求职记录##24秋招求职节奏总结##24秋招避雷总结##正在实习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