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调研注意问题及调研后续工作

用户调研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通过问答创建用户画像

通过调研去了解用户,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来形成用户画像。理论是没错的,但在具体执行中,用户调研太急于为用户分类与贴标签,这样得到的用户特征很容易片面而不准确。因为人有许多面,不同时间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描述,同时自我认知未必是准确的。

那么该如何创建用户画像呢?我认为比较恰当的做法是事先调研。以社交阅读产品为例,通过用户账号可得知个人资料、加入时间、活跃程度、兴趣点、图书列表及购买情况、社交网络等。还可以通过用户的微博、博客等了解更多用户的信息与兴趣。事先做好用户画像的功课能提高访谈的起点,有所侧重的提问,而不是对用户一无所知。

(2)不要询问偏量化的问题,多询问偏心理的问题

在调研中,不要提问一些占比分布,频度统计的问题。一是因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具体统计过时间、频率,只能大概估算;二是因为普通用户只关注使用体验,对统计数字不敏感。所以最好不问过于量化的问题,如果要量化,用户数据和用户日志更能诚实准确的反应用户行为。

用户调研比起数据,更能反映的不是用户行为,而是用户心理,是用户在做出行为之前的一系列目的、动机、需求、感受、体验,更需要的不是做统计,而是引导用户讲故事。我认为这样一些问题有助于引导用户讲故事并挖掘其心理:用户是如何知晓并到达产品的?用户会如何向别人形容产品特点?(自问:用户的形容与产品定位相符么?)对于用户哪些功能是基本需求和期望性需求?用户在什么情况下“想起并找到”该产品?用户感知到的与竞品的明显差异是什么?

(3)不要混淆个性与共性

一个用户的特征和想法是个性,不能代表全体用户。分辨用户的个性与共性,能让调研结果不仅仅是一家之言,也能发掘用户的共同特征与普遍现象,从而作为产品决策的有力依据。


调研之后是否有根据相关结论做什么后续动作?

进行用户调研之后,应该根据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然后综合评估分析之后使用在产品设计上。比如:

如果用户对使用的流畅度上不是很满意,那应该和交互设计师一起讨论看如何设计出来更适合用户体验的产品。

如果用户提出某些产品功能,那这个时候应该进行调研和总结,观察是否大多数用户都对这个功能有需求,如果是的,那应该尽快安排上线。

如果用户提出竞对很让人满意的地方,那这个时候应该学习竞对优秀的地方,然后进行产品功能上面的设计,防止用户对竞对形成依赖从而放弃使用自己的产品

#产品运营面试题解析##面经#
全部评论
这不是抄袭吗?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353148706037899264?sourceSSR=search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8-02 16:52 广东
谢谢楼主分享!!!太棒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12 22:11

相关推荐

03-20 12:22
门头沟学院 Java
牛客998737654号:没有hc了吧,但是我接到到后端的面试邀请
投递美团等公司6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被加薪的哈里很优秀:应该继续招人,不会给你留岗位的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9
3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