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从入门到精通(第八章总结)
硬盘是当前使用最频繁的数据存储设备,通过盘片上的磁性物质的排列来存储数据。
Linux上主流的文件系统有ext3fs,ext4fs和ReiserFS,其中ext3fs已经被ext4fs和ReiserFS代替,后两者通过日志功能大大增强了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交换(swap)分区用于临时存储从内存中转移出来的数据,通过操作系统的调度,解决内存空间不足的问题。
在Linux中使用存储设备需要首先用mount命令挂载。
设备文件存放在/dev目录下。
通过/etc/fstab文件中添加条目可以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umo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
df命令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
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的异常,但是这种检查存在风险,要谨慎使用。
mkfs命令在磁盘上建立文件系统。
Linux可以自动识别连接到计算机上的USb设备,用户也可以使用mount(umount)命令手动挂载(卸载)。
gzip工具压缩一个文件,bzip2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率。
rar格式的压缩文件可以使用rar工具压缩。
tar工具将多个文件打包成要给.tar格式的文件。Linux中的源代码通常保存成.tar.gz(或tar.bz2)格式的文件,这是打包工具tar和压缩工具gzip(或bzip2)配合使用的结果。
dd命令复制文件系统,通常在一些不正式的场合被使用(例如将CD做成.iso格式的文件)。
fdisk工具在一块硬盘上建立分区表。注意,fdisk会删除硬盘上原有的数据。
mkswap命令创建交分区,swapon命令激活交换分区。
RAID和LVM是两款高级磁盘管理工具。
顶起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备份机制和存储介质。
dump命令将文件系统转储到另一台存储介质上,rdump命令用于远程转储。
restore命令从备份设备中恢复数据,rrestore命令用于远程恢复。
应该使用诸如cron这样的工具让备份定期完成。#Linux#
Linux上主流的文件系统有ext3fs,ext4fs和ReiserFS,其中ext3fs已经被ext4fs和ReiserFS代替,后两者通过日志功能大大增强了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交换(swap)分区用于临时存储从内存中转移出来的数据,通过操作系统的调度,解决内存空间不足的问题。
在Linux中使用存储设备需要首先用mount命令挂载。
设备文件存放在/dev目录下。
通过/etc/fstab文件中添加条目可以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umo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
df命令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
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的异常,但是这种检查存在风险,要谨慎使用。
mkfs命令在磁盘上建立文件系统。
Linux可以自动识别连接到计算机上的USb设备,用户也可以使用mount(umount)命令手动挂载(卸载)。
gzip工具压缩一个文件,bzip2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率。
rar格式的压缩文件可以使用rar工具压缩。
tar工具将多个文件打包成要给.tar格式的文件。Linux中的源代码通常保存成.tar.gz(或tar.bz2)格式的文件,这是打包工具tar和压缩工具gzip(或bzip2)配合使用的结果。
dd命令复制文件系统,通常在一些不正式的场合被使用(例如将CD做成.iso格式的文件)。
fdisk工具在一块硬盘上建立分区表。注意,fdisk会删除硬盘上原有的数据。
mkswap命令创建交分区,swapon命令激活交换分区。
RAID和LVM是两款高级磁盘管理工具。
顶起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备份机制和存储介质。
dump命令将文件系统转储到另一台存储介质上,rdump命令用于远程转储。
restore命令从备份设备中恢复数据,rrestore命令用于远程恢复。
应该使用诸如cron这样的工具让备份定期完成。#Lin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