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读研这两年 之小感
眼看已经研三了,面临这着严峻的问题:找工作!985、211,这就是筹码?!错了!作为工科生,只有你有至少一技之长,才能脱颖而出。研究生,名校这些看似光鲜的头衔,他们的有效期只有“一年”,也就是你找工作的当年,当然,也只是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会起到那么一丢丢的作用,之后还是全看你的专业技术到底如何。
正式开始在“牛客”上刷题,差不多在一个半月以前,但是,由于面临找工作的压力,最近半个月刷题比较频繁。每次刷题一套题(公司真题)结果总是对一半,大多数情况下只对一小半。本科的时候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因为当时为了逃避编程,所以选择了网络安全方向,结果在大学的后两年里,基本的告别了“码代码”这门技术。本科毕业后,工作了3年,主要也都是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所以,编程这门技术算是始终没有掌握。后来,因为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就选择了辞职、考研。但是,阴差阳错的被调剂在了软件学院。软件学院!软件学院!软件学院!(重要的地方得说3编!)没有办法,当年逃避了5年的方向,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在5年后读这个方向的研究生(早知道这样,本科时候就好好学了!)现在, 只能硬着头皮学了(并不是不喜欢,就是当年跟感兴趣网络方向),可以说,真的是重新开始学。但是,导师又有一些和研究所的纵向项目要做,所以,从上研开始,确切的说应该是从研二开始(现在研三了)边做项目边复习(学习)编程相关所有的基础的课程。说实话,不知道是因为放下的久了,还是自己智商不够,或者是不够努力,总是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对了,今天想说的刷题的感受就是:力不从心!感觉自己已经很认真很努力的在做每一道题了,可是,每次的结果总是那么惨不忍睹。
在实验室里,跟着“大牛”导师,做着别人觉得很牛的项目,可是,总是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这么差,这么差呢??!在这所学校里放眼望去遍地都是牛人,感觉自己费多大劲,依然被别人落的很远。每次,尤其是在刷题还有和大家讨论程序的时候,就会越发的觉得自己太弱了!(像弱智一样)
在上研究生的这两年里,虽然打击很多,但是,在这些打击里,却使我对以后自己工作的目标明确了不少。虽说有三年工作经验了,但是,那时候真的不明白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然,在这两年里,我清楚了:我就是要在“软件开发”这条道上一直走到底!我知道,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记忆,需要理解,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我想在开始的阶段,或者说在这一、两年里,我必须付出的比别人多的多,学习的更多,才可能追上别人的水平,但是,我想作为一个成熟的、理性的、目标明确的成年人,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一定会坚持住的!不能拉低了偶们学校,偶们学院整体offer水平啊!
拼咯!程序媛,加油!
ps:因为今天刷题受的打击有点大,所以,在这里吐槽一下,顺便鼓励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