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会现场,我看到了太多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体育馆又热又闷,我在入口处,看着一批批学生拿着简历往里冲。
有人神情紧张,有人满脸自信,也有人……明显还没搞清楚自己要干嘛。

这是我第七年在双选会现场做指导了。
每年都能看到一些“可惜”的场景——不是不优秀,而是输在准备和认知上。
今天想写下来,给正在找工作的你们提个醒。
#应届生简历当中,HR最关注哪些?# #你的秋招简历被谁挂了?# #秋招,不懂就问# #简历中的项目经历要怎么写#

🎯 场景一:早上9点,那位抱着30份“通用简历”的男生

我看到他在展位间狂奔。每家都只停30秒,投简历就走。
我拦下他,翻了翻他的简历——

Word默认模板,全页密密麻麻的小字。实习写着“协助部门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数据。
更关键的是:他投的公司五花八门,从互联网到地产都有。

我问他:“你到底想找什么岗位?”
他愣住:“都可以吧,先投着看看。”

我叹气。这是我最常见的情况——海投+万能简历 = 高效率地石沉大海。

我教他把那句“协助部门日常工作”改成这样:

“负责公司公众号内容运营与用户增长,策划产品发布裂变活动,一周新增2000+用户,转化率18%,获评部门Q2最佳实习生。”

他看着那句话,眼睛亮了:“老师,这样写太不一样了。”

我告诉他:“这不是包装,而是提炼。你得让HR看得出你的价值。”

最后我让他:

1. 先定3个目标方向;

2. 每个方向做一份定制简历;

3. 投前研究公司和岗位。

他点头离开。希望他能赶上下午场。

⏰ 场景二:上午11点半,那个错过最佳时机的女生

她满头大汗地冲进来,把简历递给一家热门互联网公司。
HR笑着说:“上午简历已经收很多了,我们筛完再联系。”

她愣住,有点失落。
我问:“怎么这会儿才来?”
她说:“早上有课,不敢逃。而且我想下午人少,HR能认真看。”

其实,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误区。
 ✅ 双选会黄金时间是 9:00—11:00
这时HR精力最好,还没被简历“轰炸”麻木。
下午去,只能碰运气。

我告诉她:“求职这种事,得学会取舍。课堂可以补,机会补不回来。”

她点头后,重新振作去聊了几家人少的公司。
这次她每家都聊得更深入。

💬 场景三:下午2点半,被HR当场劝退的男生

那位男生跟HR说他想做算法岗,理由是“AI是未来,薪资高”。
HR问他有没有项目,他说:“我选修过机器学习。”

HR礼貌地笑了笑:“那你可能更适合从数据分析岗起步。”

他有点不服:“我学习能力很强啊!”

我只能实话实说:
 “兴趣≠能力,‘学过’≠‘会做’。”

我问他有没有项目、比赛、论文复现、GitHub代码,他全都没有。

我给他看了个例子:
另一个学生非科班出身,但参加Kaggle拿过奖,自己搭项目、写博客、更新GitHub,最后也拿到了算法实习。

我对他说:

“你想进AI行业,现在就去行动:

上牛客、Kaggle、LeetCode实战;

做个小项目;GitHub更新代码。
没项目就先从数据分析、测试岗起步,再往上走。”

他沉默了,但我看到他打开了手机备忘录。

🏆 场景四:下午4点,拿到面试邀请的女生

她从展位出来,笑得像中了奖。
HR约她下周去公司面试,说她的简历是“今天最有针对性”的。

我看了看——真的很用心:

明确写了目标岗位:内容运营;

关键词全对:内容创作、用户增长、社群运营;

项目案例与该公司业务贴近;

最后还写了一句:“深度使用过贵司产品,对XX功能有优化建议。”

我问她怎么想到的。
她说:

 “我提前一周研究了公司官网、公众号、产品。
然后用泡泡小程序里的 AiCV简历王,帮我把经历优化、匹配岗位需求。
还准备了几个跟他们产品有关的问题。”
这才是求职该有的样子。

不是乱投,而是有备而来。
不是喊口号,而是用事实打动HR。

我建议她:再深入体验公司产品;

准备3个问题;预演回答“为什么来我们公司”;

做个30天工作计划。
她认真记下。
我心想:下一个offer,就是她的。

🕔 场景五:下午5点半,散场后的思考

地上全是传单和废弃的简历。
有人喜有人丧。

我想说:💡 求职,不是运气,是准备的较量

你简历有没有针对岗位?
你时间有没有为重要的事让路?
你经历能不能拿得出手?
这些都能提前准备。

💬 双选会,不是终点,是起点

它是你了解行业、建立连接的机会。
即使没拿到offer,也能:加HR微信;打听行业信息;看别人怎么聊;发现自己差距。

🤖 工具能帮你,但不能替你

我看到很多学生用 泡泡小程序AiCV简历王 优化简历,效果确实不错。
AI能让你写得更专业、更有数据感,但不能替你积累经历。
记住一句话:简历能美化,但“货”得你自己有。

📋 给还在准备的你几条建议

1. 现在就开始准备,不要等到大四

大二/大三:积累项目,找实习

大四上:秋招冲刺

大四下:春招补票

2. 简历要让陌生人都能看懂你的价值

多请别人帮你改,每次投递都微调。

3. 能力要用作品说话

技术岗:GitHub 设计岗:作品集

运营岗:数据案例 产品岗:竞品分析+PRD

4. 别怕拒绝

每次面试都是训练

总结→改进→再上场

你不是不行,只是还没到位

🧭 写在最后

七年下来,我见过各种学生:

有人到大四才慌张补简历;
有人明明很强,却不会讲故事;
也有人一点点磨出来,最后逆袭成功。

求职真的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方法。
希望下次双选会,我能看到更多准备充分、自信发光的面孔。

加油,未来的职场人 💪#牛客AI配图神器#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0-21 17:42
酷酷的喜马拉雅山:你为什么发我的offer列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9-25 15:43
门头沟学院 Java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