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标准答案相比,Deepseek的思维过程更值得玩味

当各类AI工具都热衷于扮演“知识管家”角色时,Deepseek展现出了独特的思维过程。不同于Kimi、豆包等工具直接输出答案摘要,这个AI好像总会在给出解决方案前”自说自话“,执拗地铺陈其思维过程😶。

例如当我去询问财务规划建议时,Deepseek的思维框架可以清晰地展示出财务规划包含的重大决策点:紧急储备金、储蓄、投资、保险以及税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资中还提及了长期主义的自我投资👍🏻。

书单推荐的案例可能更具启示性。面对我举例的几本书籍,Deepseek先以发散思维对我偏好的风格进行发散地去思考几本书之间的风格共同点,作者的共同点,再收敛到我可能更偏好小众风格的书籍,最终完成书单的精确推荐。
(其实这一思维框架也可以用在帮助朋友选择礼物上)

这种结构化思维带来的认知愉悦,似乎反而缓解了对AI的依赖焦虑。当每日深度思考次数成为稀缺资源时,我们可能不得不在提问前进行自我审视: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动用Deepseek的深度思考?

或许未来的AI进化方向,不在于提供更完美的答案,而在于如何唤醒人类日渐沉睡的思考本能。

#聊聊我眼中的AI# #AI了,我在打一种很新的工# #ai大模型# #deepseek# #产品#
全部评论
关于AI依赖很早之前写过一个评论: 从某种角度来看,AI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知识阶级”差异,懂得使用AI的人会通过不断加深打牢自己的知识壁垒而使用AI时更加得心应手,问题更具深度;而普通人过分依赖于AI则会陷入知识的表面,不再深入。 所以还是更加需要学习。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2-11 13:28 山东
我在使用时,基础的信息提问一般都会使用豆包等,需要深度思考,有关经济局势、社会问题等,才会使用深度思考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2-11 14:21 天津

相关推荐

06-27 12:54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Java
累了,讲讲我的大学经历吧,目前在家待业。我是一个二本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最开始选专业是觉得计算机感兴趣,所以选择了他。本人学习计算机是从大二暑假结束开始的,也就是大三开始。当时每天学习,我个人认为Java以及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就这样持续学习了一年半,来到了大四上学期末,大概是在12月中旬,我终于找的到了一家上海中厂的实习,但我发现实习生的工作很枯燥,公司分配的活也不多,大多时间也是自己在自学。就这样我秋招末才找到实习。时间来到了3月中旬,公司说我可以转正,但是转正工资只有7000,不过很稳定,不加班,双休,因为要回学校参加答辩了,同时当时也是心高气傲,认为可以找到更好的,所以放弃了转正机会,回学校准备论文。准备论文期间就也没有投递简历。然后时间来到了5月中旬,这时春招基本也结束了,然后我开始投递简历,期间只是约到了几家下场面试。工资也只有6-7k,到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已经没有当初学习的心劲了,好累呀,但是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去。在家就是打游戏,boss简历投一投。每天日重一次。26秋招都说是针对26届的人,25怎么办。我好绝望。要不要参加考公、考研、央国企这些的。有没有大佬可以帮帮我。为什么感觉别人找工作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感觉自己每一步都在艰难追赶。八股文背了又忘背了又忘,我每次都花很长时间去理解他,可是现在感觉八股、项目都忘完了。真的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学习了。图片是我的简历,有没有大哥可以指正一下,或者说我应该走哪条路,有点不想在找工作了。
码客明:太累了就休息一下兄弟,人生不会完蛋的
如果实习可以转正,你会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nb666号:看数据范围, -1e4~1e4, 用一个计数数组存一下, 再按个数让k减到0就行; 堆排不是O(n)的, 快速选择算法是O(n)但随机性较强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