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decorate
您所拨打的号码无法接通 level
获赞
1074
粉丝
103
关注
9
看过 TA
1617
门头沟学院
2025
产品经理
IP属地:北京
你惹到我可算惹到棉花啦!
私信
关注
防杠声明:内容仅供玩梗娱乐,不要上升笔者本人倒不是说其他公司不好。事实上,小团队有小团队的亲切,传统行业有传统行业的扎实,但凡说起拼搏与坚守,我都会认真点头,耐心倾听,并且给出真诚的回应,绝不流露出一点轻视。但我心里明白,自己是见识过更高效、更极致的世界的,就像习惯了高铁速度的人,很难再真心认为绿皮火车也算快。我也尝试过走进别人的语境,可当他们兴奋地说起一场成功的线下活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美团以万为单位的骑手调度系统和分钟级的配送网络;当他们热烈讨论如何优化一个区域市场的运营策略,我却总忍不住想起我们曾经如何用数据和地推铁军啃下一座又一座城市;当他们为一个新业务从0到1欢呼,我只能微笑不语,因为我怕,一旦讲出真话,就会不小心打破对方眼里的光。不是故意要显得高高在上,只是当你真正参与过一套庞大商业机器的精密运转,就很难再对那些小打小闹的表达感到兴奋。美团当然不是完美的圣殿,我也绝非什么职场精英,但必须承认,那段日子仿佛被写进了另一种时间:节奏是以小时计,目标是以亿为单位,身边每一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覆盖、效率、执行”。如今,我温和地向所有人点头:“其实每份工作都有自己的价值”,可心底比谁都清楚——我早已不是原来的我。就像一个亲身参与过城市底层商业数字化重建的人,表面上包容随和,从不轻易反驳,可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清醒地回荡:“很抱歉,我真的曾经构建过更真实、更磅礴的东西。”参考文献去:[1]精神原子旦.  离开字节后, 我不愿再与非字节人说话 [J] rednote, 2025, 08(20).
投递美团等公司10个岗位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书接上回及上上回:以主包为例,互联网校招新人入职后(暑期新人同样适用),通常会安排三次和mentor以及leader 1 v 1的机会。✍️上一期以及上上期和各位牛油分享了入职后和mentor第一次1 v 1的问题 以及 入职一个月后和leader 1 v 1该聊些什么(可戳主页查看具体帖子)。今天想和牛油们聊一聊:在转正前夕,和mentor的沟通重点。最终期:转正前,和mentor 1 v 1的沟通指南1️⃣ 复盘成长与成果 (核心!)“回顾整个试用期/实习期,我最大的成长点在于[具体说明1-2个关键能力提升,如独立负责XX模块、掌握了XX技能、提升了XX效率]。在[具体项目/任务]中,我克服了[当初的某个不足/挑战],最终取得了[具体成果/数据,如完成XX、效率提升X%、获得XX反馈]。”这一问题相当于简短展示你转正报告的核心工作部分,主动展示你的进步和贡献!对比入职初期或一个月时的不足,用具体事例和数据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2️⃣ 寻求最终反馈与评价“结合我试用期/实习期的整体表现,您觉得我符合一个合格/优秀正式员工的标准了吗?您对我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或期望?”这一问题可直接了解Mentor对你的最终评价和转正态度。获取他/她视角下的优缺点总结,明确未来(即使转正后)的持续提升方向。3️⃣ 探讨未来发展与初步规划 (加分项)“如果能顺利转正,我非常希望能继续在[当前业务方向/团队]深耕。您对我转正后的短期(3-6个月)发展有什么建议或初步规划吗?或者,团队接下来在XX方向上有哪些重点,我可以提前学习和准备?”这一问题可展现你的长期承诺、积极性和规划意识。让Mentor看到你不仅关注转正,更着眼于未来的成长和对团队的持续贡献,这能大大提升好感度。
转正答辩报告怎么写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08-20 10:08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产品经理
书接上回:https://www.nowcoder.com/share/jump/5029100671755413977277以主包为例,互联网校招新人入职后(暑期新人同样适用),通常会安排三次和mentor以及leader 1 v 1的机会。✍️上一期和各位牛油分享了入职后和mentor第一次1 v 1的问题以及目标所在(可戳主页)。今天和牛油们聊一聊:入职一个月后和leader 1 v 1该聊些什么。下一期将分享转正前夕和mentor的沟通重点。第二期:入职一个月后,和leader 1 v 1的沟通指南❗️ 核心要点:无论是和mentor还是leader,沟通的主动权永远在你手上 !🙅不要让坐等mentor以及leader来问你问题,要主动输出、展现你的思考和积极性。沟通时,可主动抛出这些问题:1️⃣ 自我复盘并寻求反馈:“这一个月下来,我感觉自己上手比较快的地方是[具体说明你的优点,如学习能力、执行力等],但也发现[具体说明你的不足,如某方面知识欠缺、时间管理待提升等]。想请教您,您对我这段时间的观察和印象是怎样的?针对我发现的[重复不足点],您有没有具体的建议或改进方向?”这一问题让忙碌的Leader快速了解你的自我认知,并获取他/她视角的宝贵反馈,明确提升路径。毕竟Leader平时未必能时刻关注到你。2️⃣ 了解老板的期望与优秀标准“在您看来,一个优秀的校招生/实习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特质或能力?您最看重新人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可以直接了解Leader心中的“优秀画像”和用人标准。这能帮你明确努力方向,更精准地在工作中展现价值、获得认可。(目标清晰,努力才更有效!)3️⃣ 探讨业务发展“关于我目前参与的[具体业务模块/项目],您觉得未来还有哪些可以优化或深挖的空间?从您的角度看,接下来这个业务的重点发力方向或‘做功点’会在哪里?”这一问题可以帮助你跳出执行层,理解Leader对业务的宏观思考和规划。这不仅能让你把握工作重点,提前准备,更能展现你的大局观和主动性,找到创造更大价值的机会。
转正答辩报告怎么写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08-17 14:54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产品经理
给26届的秋招建议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08-11 12:02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产品经理
刚踏入产品实习岗位,我经历过这些让人心力交瘁的时刻:被研发挑战:辛苦推进项目验收,被开发同事当面指出对自己产品历史逻辑理解不足,感觉努力被否定。结果不如意却找不到原因:项目上线效果不佳,责任落在你身上,却难以复盘问题出在哪里。委屈无处诉说:被项目成员“欺负”,不敢或不懂为自己发声,只能默默消化情绪。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被迫进入了一种“在踩坑或者撞墙中成长”的模式:1️⃣缺乏指导,摸着石头过河:入职后往往直接上手跟项目、写需求。即使有导师(Mentor),也可能没时间细致指导。很多基础技能(如写好文档、有效沟通、需求排序)全靠自己摸索,在一次次批评和挫折中缓慢积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成长机会。2️⃣ 不成体系,陷入迷茫与自我怀疑:总是在“救火”,解决眼前问题,难以系统性地理解工作全貌。这种被动状态容易让人陷入负面循环:“我是不是不适合做产品?”“做了这么多,为什么总被质疑?”“老板是不是对我很失望?”3️⃣ “挨打”不等于成长:经历挫折本身不会自动变成经验。缺少有效反思、针对性指导和知识框架支撑,同样的错误可能反复出现(比如需求文档总被挑刺)。这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之一,也容易让人丧失信心甚至萌生退意。现在我也在努力与工作和解,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份工作,既然交给校招生,说明也没有很重要。。。
实习的内耗时刻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作为刚刚加入开水团的校招新人,我对自己的预期是希望建立“靠谱”的人设:暂时做不出创新的内容,至少能够让老板放心把项目交给我。通过和职场前辈不断交流以及我的观察,培养良好的职场习惯,并通过刻意练习内化于心是很重要的:1️⃣ 习惯一:任务确认闭环管理面对线上任务:即时回复“收到”,并给出预计交付的时间节点;面对当面指派的任务:边听边记录要点,结束时要复述关键点确认:“我理解需要做A、B、C,重点在X,下周三提交,对吗?”确保自己理解交付程度,同时也要将这一任务落在笔头,确保双方对于任务的理解在同一水平线。2️⃣ 习惯二:交付清晰易懂的成果提交文档前,换位思考:关键信息是否高亮?逻辑是否一目了然?标注是否充分?确保他人无需反复询问即可理解核心内容。3️⃣ 习惯三: 带着方案解决问题遇阻时,先尝试自主解决。汇报时简明阐述问题本质,并提供至少两个可行方案及建议,让Leader做选择题而非问答题。4️⃣ 习惯四:关键过程必留痕养成记录习惯:会议结论、重要沟通、决策依据及时书面存档(邮件/群聊/文档)。既是复盘依据,也是厘清责任边界的保障。5️⃣ 习惯五:理性对待反馈与修正这一点我目前做的也不好,但在努力往这个方向做到。被指出不足时,专注要点:“明白,重点在X和Y,我立即调整,后续会注意Z点。” 避免辩解或情绪化,将反馈视为优化机会。
投递美团等公司10个岗位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最近身边学弟学妹陆续开始准备秋招,看着时而崩溃时而流泪的朋友们,常想提醒一句:或许你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上已沉淀下多少珍贵的特质。你们在校园与实习交织中磨砺出的能力,远比一份简历更闪耀:1️⃣ 独立生活的韧性租房搬家、长时间通勤、情绪低谷后准时出现在工位… 无形之中,你早已不是等待庇护的学生,而是能为自己人生托底的成年人。2️⃣ 多线程作战的掌控力学业Deadline与实习KPI双重挤压下,你让每件事稳稳落地。回首时,你也许会惊讶,你居然可以像手抓饼老板一样,一手抓论文,一手抓实习,一手还能抓秋招。承认吧,这份“同时搞定所有事”的能力,本就值得骄傲。3️⃣ 成熟的情绪应对机制崩溃后迅速自我修复,用散步/运动/社交主动调节压力。你深知情绪需要管理而非压抑,这种快速回归稳态的能力,已经足够应付你的职场长跑。4️⃣ 社会化生存的悟性没人教你怎么和房东周旋、与室友磨合、在陌生城市立足。但你已经用观察力和情商摸索出路径,把“孤立无援”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初体验了。5️⃣ 超前的职业化素养当同龄人还在适应职场节奏,你已能交出逻辑清晰的文档、驾驭高压交付、完成深度复盘。从实战淬炼出的成熟度,是实习中摸爬滚打换来的加速成长。6️⃣ 持续突破的成长型思维拿着微薄实习工资却投资课程提升技能,从零自学SQL/产品知识突破边界,向优秀者请教而非嫉妒… 你不断为未来铺路的样子,比任何offer都更能定义成功。祝各位在焦虑中等待的26届宝宝继续加油!你们都能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 的!
你焦虑的时候会干什么?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入职开水团成为产品校招生已经快小半年,复盘这段高强度成长期,深刻体会到学生思维与职场要求的鸿沟,作为新人难免经历认知重构的阵痛期。因此记录一下我landing期间踩过的各种坑,供各位牛油参考:⚠️新人经常踩坑的场景1️⃣ 畏惧跨部门沟通:常常在群聊里文字讨论三小时未达成共识,实际拉会/线下见面五分钟解决——因对直接交流/沟通有畏难心理,陷入低效文字拉锯;2️⃣ 需求理解错位:交付任务时发现与mentor预期南辕北辙,返工成本远超执行时间;3️⃣ 事项处理延迟:因惧怕打扰忙碌的mentor搁置待办,反而引发协作方投诉。……✍️ 我的经验第一,沟通讲效率。能当面聊就别打字,几句话能说清的事,文字掰扯半天还容易误会。被质疑时,会直接问“现在方便对一下吗?”快速对齐。自己对接需求前,一定先想透:为什么改?核心步骤是什么?可能被问什么?心里有谱才能讲明白。第二,接活要问透。收到任务别光记,立刻搞清楚:谁要结果?做成什么样?哪天要?不确定就直接问:“我理解是...对吗?”比如给设计的文档要讲清界面怎么交互,给开发的得说明功能逻辑。执行中紧盯关键结论和时间点,重要共识当场文字确认(比如“结论:采用方案B,@张三周三前提交文档”),有风险早汇报(“进度落后了,卡在X点,可能延期”)。 工作留痕方法论可见主包之前分享的《📒校招生血泪第一课:工作留痕,保护自己!》第三,求助有方法。Menter忙,但该问还得问。关键是自己先理清:现状是啥?卡在哪?试过啥办法?再去问:“现在情况是X,问题出在Y,您看下一步怎么走?”简单问题多问同批实习生或组里年轻同事,吃饭闲聊时就能解决。核心就一条:把事情想在前头,信息理清楚,沟通抓重点。踩坑不可怕,犯错永远是新人最快的成长路径。
投递美团等公司10个岗位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近期刷到不少牛油想要转产品岗位,认为这个岗位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这里分享一些苯人真实工作体验及观察,这些方面可能会让特定性格的朋友感到不适:1️⃣ 必须站出来推动他人:对F人的折磨PM是项目核心节点,但没有直接管理权。要按时交付,必须不断推动研发、测试、业务等各方。😭老板要求紧急上线,你得反复催促各方排查问题、解决问题,即使加班加点。😖 需求被质疑,作为新人,必须硬着头皮去追问、请教(哪怕是push mentor),避免自己成为瓶颈。这会让一个F的人非常痛苦,害怕显得咄咄逼人、不近人情,担心同事反感。但项目压力下,常常别无选择。2️⃣ 沟通成本高:逻辑常输给立场和权力各方目标、立场不同(研发重技术、业务重短期收益),想法冲突是常态。需要大量沟通(甚至争论)。💬  你有理有据,对方可能因你资历浅、需求不影响他KPI、或单纯不想配合而拒绝。逻辑常打不过现实因素。😅 花大量时间反复沟通,效果有限。有时搬出老板比你的“小作文”更管用。这可能对理想主义者有些幻灭,期望用逻辑和事实解决问题,却发现权力、利益和立场才是关键。3️⃣ 多线程&碎片化:专注力杀手PM工作极其琐碎和并行。需求评审、处理Bug、解答问题、跨部门协调、写文档、汇报...消息轰炸不停。💻 消息永远回不完:刚入职时嫌别人不回消息,很快自己也会变成“失联人口”。🧠难以专注:*随时被新任务打断。对习惯灵活(P人)的人更难,列待办清单也常被淹没。⬇️ 专注力下降:长期处理碎片信息,导致难以深度思考。甚至休息时也无法完全放松(比如一边听东西一边刷工作群)。✍️小结:了解这些真实挑战,有助于各位牛油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或如何准备。如果看完觉得难以接受,或许能提前避坑;如果觉得能应对,那欢迎加入真实的PM战场!
用微笑面对困难:是这样的,最开始我也以为我是去打杂的
我对___祛魅了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周五和 Mentor 复盘一个“事故”:我们团队的后端小哥在会上,被老研发们“围攻”,差点背了个大锅。起因是上游接口数据给错了,导致研发自测时出了问题。原因是,当初相关接口在会上达成共识后,我们小哥觉得“说清楚了”就没写会议纪要!结果会上没人认账,锅差点稳稳扣他头上。Mentor 语重心长:“现在经济下行,职场环境不比从前,僧多粥少,新人更要学会用‘痕迹’保护自己。”入职半年,结合自身踩坑和 Mentor 指点,梳理了这些必须“留痕”的场景和方法,也欢迎各位牛油在评论区补充:💬 沟通留痕1️⃣所有口头内容,必须文字落实:会议、私聊或者电话后,和业务/研发/其他合作方沟通的关键内容,例如某项共识/遗留TO DO事项,再累也要📌立刻📌在相关群聊内发出文字总结,例如:根据刚才沟通,共识如下:1... 2... 3... / Todo项:@张三 负责A,@李四 负责B,下周三前完成。”⚠️关键点:🔍所有TODO事项要落实到人,避免工作界限不清晰。🔍新人起步别怕写得不完美!先养成“写下来”的习惯❗️这一点Mentor也告诉我;五分钟写纪要,省下五小时扯皮!2️⃣老板/Mentor口头指示,务必反馈闭环:领导(老板/Mentor)给你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收到指示后,可以简单确认:“好的,明白,我会去做XXX,预计XX时间反馈/完成”。过程中,主动汇报进展(没进展也是结论或者反馈),遇到困难及时求助,完成后明确告知。在职场初期,建立“靠谱、负责、执行力强”的第一印象极其重要!反馈就是证明你“在做事、有态度”的最直接方式。📃 文档留痕撰写或修改 PRD(产品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技术方案、项目计划等。在文档开头或末尾添加“修订历史”表(日期、版本、修改人、修改内容摘要)。关键修改点可用不同颜色/批注高亮。不仅让协作方(如研发)清晰知道改了哪里、为什么改,更是你自己的“功能备忘录”。一个月后回看,也能快速理清需求演变脉络,避免遗忘或混淆。小结:工作留痕,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为了在复杂的协作中,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让工作更透明高效。祝大家在工作中都不会眼前一黑,一口大锅扣在了头上!
投递完美世界等公司10个岗位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友故事会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