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吐槽

做的项目全是MCU嵌软相关的,课题又是视觉slam,感觉自己和精神分裂一样的,白天对着各种板子敲c,晚上回来python混着c++敲。现在特后悔研一划了一年水,如果自己早早做一点soc的开发,比如把课题的算法部署在soc上,也能多少有点相关的东西可以拿的出手,现在很想找泊车域或者座舱域的工作,投出去一点消息没有,想想也是,简历上清一色的MCU软开,人家确实看也不想看,哎😭😭😭😭#汽车嵌入式# #秋招# #智能驾驶#
全部评论
咱江大这个学历找感知算法工作确实勉强,老老实实润回嵌入式吧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21 12:21 江苏
加油加油,撑住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04 06:32 江苏
我就在干mcu 逆变器控制 但课题是无人机视觉slam😅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10 21:42 安徽
佬,你看一下我第一个帖子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04 16:46 河南
BMS嵌入式软件开发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04 16:46 河南
MCU用上rtos也有挺多岗位的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15 23:16 浙江
世另我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08 17:46 山东
加油哦,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多投,slam机器人也行,多面面总有座舱公司机会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04 21:29 广东
很不错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04 19:31 江苏

相关推荐

实习之前: 跟了个再常见不过的嵌入式小项目——用STM32F4做个温湿度监测仪,说是“开发”,其实更像拆零件拼积木。对着数据手册啃寄存器配置,勉强搞懂了GPIO怎么翻IO口,HAL库怎么初始化串口;跟着例程改了改ADC采样,勉强能从传感器抠出点数据;做分页显示?其实就是串口发指令,让LCD屏一行行滚着显示温湿度数值。碰着bug就抓瞎:传感器数据乱跳,以为是代码问题,在Keil里下了二十多个断点,单步跟踪寄存器状态,最后发现是面包板电源接触不良;串口收发乱码,对着示波器看波形,折腾半天才想起没配波特率时钟树;想加个低功耗模式,翻遍参考手册改了电源控制寄存器,结果芯片直接罢工,折腾到实验室快关门才被学长提醒“没开唤醒源”。刷B站看到别人用AI写代码,想着“这玩意儿能救我”,下班路上就搜“STM32 AI辅助开发”,下了三四个插件,装完发现要么识别不了HAL库语法,要么生成的代码跑飞,最后还是得翻数据手册——跟原来没差别。实习之后:满脑子想着“终于能接触点‘高级’项目了”,结果入职第一天,导师扔来个需求:“基于STM32H7的新开发板,实现电机FOC控制,下周出原型。”盯着开发板上的H7芯片——跟之前用的F4架构差了一截,寄存器位宽都不一样;HAL库版本升级,好多函数名都变了;连串口调试助手都连不上,提示“端口被占用”,折腾半小时才发现是虚拟机抢了COM口。对着需求文档发懵:矢量控制?PID参数整定?以前只玩过开环PWM调速,现在要搞闭环反馈,公式推导看得头大;查社区论坛,帖子大多是“STM32F1跑FOC”的老帖子,H7的资料少得可怜;改了三版代码,电机要么抖得像筛糠,要么直接烧保险丝,导师扫了眼代码:“中断优先级没配对,你当这是51单片机?”半夜蹲在实验室啃面包,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突然有点恍惚:“是不是我太笨了?别人都能上手的项目,我怎么连基础配置都搞不定?”好了,矫情到此为止。后来才明白,嵌入式这行哪有什么“酷炫项目”?不过是新人踩过的坑比代码行数还多。我们刚接触新平台时,连寄存器地址都记不住,看数据手册像看天书,焊个杜邦线都能连反;被硬件工程师吐槽“原理图都看不懂”,被测试同事抱怨“代码没注释”——这些都太正常了。公司招你进来,不是因为你多厉害,是因为他们相信“普通人也能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实习不是考试,没必要追求“完美交付”,你该做的是:拆开发板时多拍两张引脚图,调不通时多问一句“是不是电源问题”,被骂了就记笔记下次避开——这些“笨功夫”,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生存法则。别总盯着“我要学多少新技术”,也摸摸自己焊坏的开发板、改秃的代码、熬红的眼睛——这些才是你成长的证据。上一个十年,我们在课本里背“嵌入式系统”;这一个十年,我们在焊锡味里,把它变成自己的手艺。之前:跟了个再常见不过的嵌入式小项目——用STM32F4做个温湿度监测仪,说是“开发”,其实更像拆零件拼积木。对着数据手册啃寄存器配置,勉强搞懂了GPIO怎么翻IO口,HAL库怎么初始化串口;跟着例程改了改ADC采样,勉强能从传感器抠出点数据;做分页显示?其实就是串口发指令,让LCD屏一行行滚着显示温湿度数值。碰着bug就抓瞎:传感器数据乱跳,以为是代码问题,在Keil里下了二十多个断点,单步跟踪寄存器状态,最后发现是面包板电源接触不良;串口收发乱码,对着示波器看波形,折腾半天才想起没配波特率时钟树;想加个低功耗模式,翻遍参考手册改了电源控制寄存器,结果芯片直接罢工,折腾到实验室快关门才被学长提醒“没开唤醒源”。刷B站看到别人用AI写代码,想着“这玩意儿能救我”,下班路上就搜“STM32 AI辅助开发”,下了三四个插件,装完发现要么识别不了HAL库语法,要么生成的代码跑飞,最后还是得翻数据手册——跟原来没差别。实习之后:满脑子想着“终于能接触点‘高级’项目了”,结果入职第一天,导师扔来个需求:“基于STM32H7的新开发板,实现电机FOC控制,下周出原型。”盯着开发板上的H7芯片——跟之前用的F4架构差了一截,寄存器位宽都不一样;HAL库版本升级,好多函数名都变了;连串口调试助手都连不上,提示“端口被占用”,折腾半小时才发现是虚拟机抢了COM口。对着需求文档发懵:矢量控制?PID参数整定?以前只玩过开环PWM调速,现在要搞闭环反馈,公式推导看得头大;查社区论坛,帖子大多是“STM32F1跑FOC”的老帖子,H7的资料少得可怜;改了三版代码,电机要么抖得像筛糠,要么直接烧保险丝,导师扫了眼代码:“中断优先级没配对,你当这是51单片机?”半夜蹲在实验室啃面包,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突然有点恍惚:“是不是我太笨了?别人都能上手的项目,我怎么连基础配置都搞不定?”好了,矫情到此为止。后来才明白,嵌入式这行哪有什么“酷炫项目”?不过是新人踩过的坑比代码行数还多。我们刚接触新平台时,连寄存器地址都记不住,看数据手册像看天书,焊个杜邦线都能连反;被硬件工程师吐槽“原理图都看不懂”,被测试同事抱怨“代码没注释”——这些都太正常了。公司招你进来,不是因为你多厉害,是因为他们相信“普通人也能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实习不是考试,没必要追求“完美交付”,你该做的是:拆开发板时多拍两张引脚图,调不通时多问一句“是不是电源问题”,被骂了就记笔记下次避开——这些“笨功夫”,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生存法则。别总盯着“我要学多少新技术”,也摸摸自己焊坏的开发板、改秃的代码、熬红的眼睛——这些才是你成长的证据。上一个十年,我们在课本里背“嵌入式系统”;这一个十年,我们在焊锡味里,把它变成自己的手艺。
你以为的实习VS真实的实...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5
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