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国内营销管理面经

1.用一个30秒的抖音短视频脚本,向海尔高端智慧家庭的老用户,清晰地解释什么是“家车物联”,并让他产生兴趣。
2.我们的品牌定位是“家车物联高端定制生态品牌”。如果让你从0到1搭建“卡泰驰”的官方小红书账号,你的核心内容策略是什么?这与一个传统汽车品牌(如奔驰)或一个新势力(如蔚来)的账号,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3.请你构思一个具体的AI应用场景,来帮助我们“与用户共鸣共创”,而不仅仅是单向的广告投放。
4.如何理解“SI系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高端定制品牌,你认为我们的线下体验店,在设计上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应该是什么?
5.假设你负责“短视频编导”方向,你需要为一个非常“技术流”的产品-““智慧充电桩”策划一期视频。你会如何设计“钩子”,让这个偏B端的内容在C端用户中也能获得高完播率?
6.你需要再即将到来的“上海国际车展”上,策划我们的展台,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展示家车互联”。如何设计一个互动体验,让观众能真正“感知”到这个抽象概念?
7.假设你运营的企业新媒体账号,视频播放量很高,但7用户评论和私信中,对于“如何购买”和“哪里体验”的Leads很低。如何分析这个现象?
8.你负责的一个整合营销项目,需要与海尔的智慧家庭部门和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跨部门协作。你会如何设计一个沟通机制,来确保你能高效地调动这些内部资源?
9.如何看待汽车改装这个细分市场?你认为,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营销手段,来触达和打动这个圈层的核心用户?
10.你在策划一场线下高端车主体验活动,预算非常有限。你会如何运用你的“social达人”能力和“新媒体思维”,来最大化这场活动的“二次传播”效果?
11.你认为,在抖音平台上做二手车直播,最大的“信任障碍”是什么?你会如何通过内容和运营手段来克服它?
12.你过往的经历中,哪一次“成功组织校园活动”的经历,最能体现你“让每个参与者变成传播节点”的能力?请详细拆解你的策略。
13.我们目前面临一个核心的营销挑战:“家车物联”这个概念太新、太抽象,消费者感知不强,市场教育成本极高。作为团队的新人,现在需要你提出一个“破局的整合营销方案,在6个月内,让这个概念在我们的目标用户中(例如,高端车主、科技爱好者)真正“火”起来。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很多同学选行业,只看岗位名和起薪。但真正决定你工作体验和未来发展的,往往是“你在什么行业的什么公司,做什么具体的事”。同一个岗位名称,在不同行业和公司里,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为了讲清楚,我们聚焦一个常见岗位:市场专员。看看它在不同行业和企业性质里,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例子一:互联网行业 · 市场专员你的主战场在线上。可能是为一款App做用户增长,负责信息流广告投放,在抖音、小红书策划内容营销,或者通过SEO/SEM获取流量。你的核心KPI是:用户数、激活率、成本、ROI(投资回报率)。如果你在头部大厂(如腾讯、字节):好处是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营销玩法和海量用户数据,预算相对充足,方法论和流程非常成熟。这份履历是块金字招牌,为你未来职业发展极大增值。坏处是你很可能只是一颗高度专业化的“螺丝钉”,长期只负责增长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比如只负责信息流投放)。工作节奏极快,压力大,考核严格,容易陷入数据焦虑。那假如你在初创公司呢?你需要成为一个全面的牛马,从内容、投放到活动、甚至客服可能都要涉猎,能力成长非常全面,能看到业务全貌。如果公司发展起来,你就是元老。你的困境在于:预算有限,策略可能朝令夕改,工作强度极大且边界模糊。公司失败的风险高,你的履历绝对不如大厂亮眼。例子二:快消行业(如宝洁、联合利华) · 市场专员你负责的可能是一条实体产品线(比如某款洗发水)。你需要研究消费者、分析竞争对手、制定整合营销方案、管理营销预算、与销售和供应链部门协作。你的KPI是: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销售额。如果你在外企:好处是拥有行业公认的“黄埔军校”式培训,培养你严谨的商业思维、品牌管理能力和跨部门协作能力。工作流程规范,职业路径清晰。困境是层级相对分明,晋升天花板很低。决策流程较长,个人发挥的创新空间大部分时候都会受到体系限制。例子三:传统制造业(如汽车、家电) · 市场专员你需要支持线下展会、策划渠道推广活动、制作产品手册、维护经销商关系。你的KPI与线索收集量、经销商满意度、区域销量支持等相关。假设你在大型国企/本土龙头:工作相对稳定,相对来说比较小。你能深入理解一个实体产业的运作逻辑和B2B(企业对企业)的复杂关系,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坏处在于,营销理念和手段偏传统,节奏慢,个人想推动变革困难,也接触不到很多新的销售理念。薪酬增长不如前两个行业。现在,我们放在一起看一遍:想追前沿、挣快钱、镀金履历,就选选互联网大厂。想打好扎实的商业基础,走稳健的职业经理人道路 ,选快消外企。想求稳定,深入理解实体经济和B端业务,选大型制造业/国企。也用不着拍脑袋决定。问问自己:1. 我享受处理数据,还是与人打交道? 互联网市场天天看数据,快消和市场则需要更多沟通和协调。2. 我渴望快速看到结果,还是愿意做长期品牌建设? 互联网广告效果以天甚至小时计,快消做一个品牌战役则以年计。3. 我能接受多大的不确定性? 初创公司朝不保夕,国企稳如泰山,大厂和外企则在中间。4. 五年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数据驱动增长专家?是运筹帷幄的品牌经理?还是深谙产业逻辑的营销人?没有完美的行业,只有适合你的选择。关键是,想清楚你愿意用你的时间和能力,去交换哪些东西,又无法忍受失去什么。希望这些具体的例子,能帮你拨开迷雾,做出一个不后悔的决定。如果觉得这个角度的分享有帮助,欢迎点赞。祝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赛道。
投递联合利华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