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段大厂实习经历应该写几页

四段大厂bat后端开发等实习,简历是必须浓缩成一页吗
全部评论
四段为啥不转正啊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8:23 北京
2页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20:24 北京
产出够多的话,写四页都没问题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9:27 安徽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1:44 广东
27届4段bat?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1:40 安徽

相关推荐

昨天 16:36
门头沟学院 Java
个人背景:双9 本科非科班转码当前状态:秋招投递30+家公司,面试近40场,目前多家大厂offer家庭出身:某北方4线城市,普通小家庭,无任何人脉、资源有人说,让我去考公务员,稳定,有面子还有人说,不要做计算机了,太累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了这条路从待遇上:头部大厂一年相当于公务员两年甚至更多,那么我干到40岁就相当于公务员55+。消极点看,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我怎么知道不会出现意外?如果生了大病,或者想要买车买房,无论如何,先把钱包充实起来总是没错;而公务员得到的只是保证,并且选择了公务员,那么可能后续就一眼望到头。说实话,很羡慕那些可以选择公务员的人,他们要么是家庭出身所在的城市就已经不错,回家也无所谓错失机会;要么是家庭积累,不需要考虑未来的机会。从平台上:在大厂能够结交更多厉害的人,见到更广的世面。在大厂,我看到了一些和我类似的人,凭借自身努力,爬到了这一平台,他们都尝过在黑暗中努力的痛苦,能互相理解,彼此欣赏。在前进的路上彼此搀扶,无形中成为了彼此的人脉。而公务员或体制内,这些人脉的获得可能就复杂的多,而我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相对的,大厂对我更加公平。从城市上:大厂给我的福利与所在的地方,能够让我走出小家,拓展视野。选择公务员的同学,要么是回到自己家,要么是留在大城市。大城市的公务员十分难得,堪比登天;而其他城市的公务员回去就是限制了自己的机会,一旦进入则无法跳出。作为小城市出来的自己,已经知道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可以留下,那为何不在互联网行业立足脚跟?从个人理想上:大厂能让我持续学习,保持竞争力,后续有更多选择。进入国企或者体制内,意味着技术不再是第一重要的竞争力,可是对我来说,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呢?为什么我要放弃我擅长的技术,而去竞争其他维度。即使后续不稳定出现变动,大厂能够让我持续学习,未来的选择也更多,甚至能考虑和认识的大佬尝试简单的创业。感觉大厂是对普通小地方出身的人最大的翻身机会,只要努力那么机会就更多,这是多么美妙的事~
勇敢的她选钝角:体制内得看你出身,没有靠山不好混
大厂VS公务员你怎么选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昨天 20:01
已编辑
上海大学 Java
钉钉什么垃圾公司,约面鸽人
光年在眼前:不是坏事,感觉钉钉挺逆天的,二面结束还给我留作业,让我使用钉钉和看最新的发布会,然后说感受,我是应该不会去,三面直接拒绝不面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今天 16:20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Java
时隔一个月再来更新一下进度~秋招从7月就开始,到9月初所有的面试基本结束,面了近40场,如今拿了9个offer我挂过吗?答案是挂了两次人才计划,一次岗位不match的鹅厂一面,还有一次阿里国际的HR面挂后端开发:京东、虾皮、美团、淘天、字节、快手、百度云原生:滴滴、阿里云另外有腾讯录用评估ing,小红书技术终面后等结果其实最近有些人和我聊offer的时候,觉得我很幸运,能有这么多的offer。我只笑笑,只有自己才知道背后的辛酸和努力。让我想起我本科的时候,某次考试我成绩非常好,可能更多的是其他人的羡慕眼光,或者觉得为什么判题人给我大题那么多分,他们却没那么多。实际上我提前了好几周开始刷题把知识点刷烂,牺牲掉玩的时间坐在那里不停的准备。秋招的时候我又有了类似的感受,我对秋招的准备是从去年的年中开始的,从零开始学习后端,并且没有任何人来带我,就在漫长的日子中孤独地前行;而在暑期实习的时候,每天晚上下班后回去继续刷题,搞学校的事情到1点,第二天再8点多爬起来去上班,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我疯了,最后拿到offer的时候却觉得我过得很顺或者运气好。我没有运气吗?当然也有。我实习遇到了比较好的师兄带我,下班也没有太晚,给了我一定的时间。但是我在周末,在平日里的积累,让我在准备秋招时刷题基本不需要重新学习,只需要原来的20%时间复习,八股几乎不用再看,因为对应的八股我都曾经看了源码或者自己重新画图记了自己的专属笔记。这让我只需要腾出一部分时间改简历和复习即可。算法题更是把力扣的hot100写了4-5遍,整个秋招的过程中只有一道题目没有手撕出来。有人怀疑我高中搞过竞赛吗,是不是很早就有基础了?实际上我在本科才开始知道编程是什么东东。秋招面试的自如应对,无他,唯手熟尔。当然也有遗憾了,快手的kstar没有抓住机会,而开发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人才计划。终究只能是一些普通的offer,最终也就和大家差不多的去处。当然,这就是我标题所讲的200%的努力期待100%的回报,起码不会让自己后悔没有努力过。并且过程中积累的东西会在未来一点点发光发热。作为没有资源和背景的普通家庭的普通人,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多了。
求求给个offer我...:别收割了,给鼠鼠口汤喝吧
我的求职进度条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