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内推,三棵树内推码

三棵树ai测评

行为能力1.请做一段自我介绍,说说你的教育背景,实习经验等,用时不超过5分钟。2.在你的学习和项目经历中,你似乎经常面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挑战,能否分享一个具体的例子,描述一下在面对这些压力时,你如何管理和应对及最终达成目标的。3.你参与的这个项目最终的成果如何,你的成果得到了哪些方面的认可和表彰。4.回忆一下在你的学习或实习经历中,有一次你主动追求极致,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例子,你当时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么做,怎么证明这件事已经做到了最好。5.请回忆一个在团队工作里,你和团队成员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当时你具体是怎么做的,说了什么去影响对方,最后结果是怎样的呢?6.从你的描述中,我理解你在×××(针对你上一问回答的项目)过程中,虽然成功说服了其他团队成员接受你的方案,但同时也引起了后续的分歧,你能谈谈在这个过程中,你具体采取了哪些行动来说服他人接受你的观点吗?认知能力三角迷阵(9题5分钟)三角形状,从顶往下,只能往左下和右下走,走的路线要连接最多的小球即通关

最佳雇主-三棵树26届校招启动

【关于我们】

✅2002年成立,A股主板上市,员工人数10000+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建筑涂料中国第一品牌,全资及控股35家公司

✅全国4大中心,14大生产基地,6大研发平台

✅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八大岗位类别】

技术应用类、营销业务类、供应链类、技术研发类、财务岗、信息岗、职能岗、博士类

【工作地点】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保定、滁州、南阳、孝感、濮阳、莆田及海外

【内推链接】

https://actyco.wintalent.cn/actyco/home/receiver/poster/redirect?id=2ce781d498f65532019938b6034c4e74

【内推码】ngxrxo(内推简历优先筛选~),大家投递完可以在评论区打上姓名缩写+岗位(比如PM+LJJ),我私你们面经~~

#牛友职场人脉来了#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在学习阶段时,我始终坚信一个道理,就是只要我能把技术打磨得够强,哪怕学历差一点,也能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竞争力。那时候我真心相信,只要技术硬、项目多、思维清晰,就一定能被看到。在经过长达数月的求职过程后,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彻底破灭了。想要单纯靠技术去弥补学历上的缺陷,基本是一条死路,除非你已经成为极少数的佼佼者。作为一个来自中下等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学生,我真切感受到了当下就业环境的恶劣。近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虽然网上都在说“计算机已死”,但本着中国人中庸、压抑的性格,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这个“热门”专业。原因其实很简单——体面、待遇好、听起来有前途。尽管互联网的泡沫早已破裂,但它的确从未停止发展。大家都觉得,只要还能往里挤,就还有机会。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更残酷。经济形势不好,国内外政治环境复杂,一个岗位可能只招两三个人,却能收到上千份简历。对于企业来说,学历是最直接、最高效的筛选标准。它不一定代表能力,但足够方便。这也导致了大部分人的简历根本进不了技术面,甚至连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你辛苦打磨的技术、精心做的项目,人事的眼皮都没掀起来一下。那为什么不能用技术来弥补学历的不足呢?拿应届本科生来说,学生和在职多年的老炮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你学习技术是为了找工作,他们学习技术是为了吃饭、为了生存。你是练习,他们是实战。无论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经验,还是学习效率,差距都非常明显。而企业真正看重的,不是你现在能做多少事,而是你未来能成长到什么程度。对他们来说,你的“可塑性”和“培养价值”远比你当前掌握的技术更重要。这也是我后来逐渐明白的一点:技术不是万能钥匙。它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技术强固然重要,但它不能替代学历带来的信任背书,也不能抵消资源、人脉、平台的差距。尤其是在这个岗位饱和、供大于求的时代,光靠技术冲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真正能改变局面的,除了实力,还得有运气、背景、甚至某种“被看到的机会”。而这些,恰恰是很多普通学生最缺乏的东西。也是我最缺乏的东西。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