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互联网波澜起伏,转过头大周期峰回路转

这是一篇讲述过去十几年的工资、房价,以及奋斗者的故事。

2008年7月,我拎着两个土得掉渣的尼龙编织袋,坐火车、倒公交,把铺盖从大学宿舍拎到了西安高新区的一家创业公司,开始干起了码农。

公司给我的月薪是1500,当时我哥哥在北京一个工地当小工,月薪2800多,接近我的一倍。

就这一千多的工资,还差点没保住,因为我刚试用期转正,金融危机就波及到了公司,风投是个海外的美元基金,承诺的投资到不了账,公司只能裁员。还好我够便宜。

那年春节回家过年时,村里一个场面上的大哥知道我工资才1千多,逮住我好一顿损,我难受得睡觉时把头埋在被子里面哭。

刚毕业时对这个世界有很多欲望,学技术、涨工资、找对象、跳槽去大城市等等,唯独没考虑过买房、稳定、安家。

班上也有同学毕业回老家,家里给安排了工作,但日常聊起来,除了口头的羡慕之外,内心还是觉得他们不趁年轻闯一闯,会后悔的。

当大家都一穷二白的时候,连对比的对象都没有,只剩下又傻又猛又持久地卷了,不,那时还没有“卷”这个词,叫奋斗。

2009年春天,国家的四万亿出效果了,经济从ICU直接跳到KTV,公司找到了新的投资人,有了钱,底气就足了,转回头发现我们这些人还挺能打的,不过工资这么低很容易被人挖走,还是涨点钱吧。

从2009年到2010年,两年时间我的工资翻了两番,涨到了6千,每次涨完工资得瑟着跟家里汇报时,爸妈都被雷得不轻,他们一辈子没见过这种翻倍调工资的。

春节回家过年时,当年损我的大哥拍着肩膀说听说你混得很厉害,晚上去我家喝酒。我呵呵笑着说,晚上跟同学约了,咱们改天,心里想,我去NMD。

2010年冬天,女朋友看我人美、心善、性格好、家世清白,打算跟我过一辈子,我俩开始准备买房。

那一年年西安市的平均房价7千多,我俩还贷款的能力是有的,但毕业时间不长,实在没啥存款,把3个钱包都花完,又把亲戚借遍,才凑够20万首付,在西三环外的西咸新区买了人生第一套房,每平米4800元。

也是在那一年,我一个玩得很好的大学师兄985硕士毕业进了阿里,每个月工资7500,而那一年杭州的平均房价是2.1万。

市场需求大、工资涨得快、圈内跳槽频繁,这是踩中风口之后的几个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才有机会小厂跳中厂、中厂跳大厂。

所以,从2010到2012这两年我一年一跳,从小厂换到中厂,再换到大厂,工资也从2010年西安的6千涨到了2012年底北京的1.8万,可是离3万出头的北京平均房价还是差一大截,五环以内的房子对我更是天价。

师兄在杭州哪怕从没跳槽,工资也涨了一半多,不过跟1.8万的杭州平均房价比起来,也差一大截,买房时只能考虑闲林这种人多交通差的犄角旮旯。

2013年,中国GDP增速是7.5%,经济快速上行的阶段,市场利率普遍都高,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时7日年化收益率高达6个点多,一举成名,懂点经济常识的都知道,这才是观察市场真实利率水平的窗口。

即使在利率的重压之下,北京房价依然在上涨,并慢慢飘过了4万。

那年夏天,团队里入职了两个应届生,一个TOP2、一个北邮,都是硕士,校招签约的基本工资是13000。

尽管他们已经可以吊打95%以上的同龄人,但对普通家庭出身的他们来说,北京定居、买房那也是从来不敢想的事。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互联网公司在越变越大,行业的平均薪资也在以固定节奏上涨,到2014年,阿里在杭州给北邮硕士应届生已经开到了15000。

中国房价在持续高利率之下终于进入下跌通道,杭州每平米降到了1.6万,北京每平米也降到了3.7万。

我翻了过去十几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几个城市的房价数据,又问了一堆不同年份毕业的朋友,最终得出结论:2010~2022这十几年中,2014是应届生薪资距离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房价最近的一年。

经过2010~2014这几年的利率重压,房地产库存达到了历史高位,国家开始出手干预。

从2014年11月开始,存款/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定向降准、房首付比下降、房贷打折,全国大放水之下,从2015年开始,房价起飞,全中国老百姓都知道买房赚钱,拿出积蓄疯狂加杠杆。

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影响力也突飞猛进,行业中已经开始有了BAT大厂的说法,互联网行业的美好前景、高薪资都开始为众人所知。

国家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钱开始涌入互联网,陕北的煤老板不再一栋栋买房子,而是排队搞互联网+。

互联网可以+任何东西,家政、打车、单车、洗车、教育、医疗、运动、消费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最受欢迎的创业选手就是BAT这些大厂出来的人,只要拿张PPT、画个视觉稿就能融个几百、上千万。

投资人的钱砸到市场之后,主要还是用来买流量、建团队,应届生的薪资也再次被拉高一截。

从2014年2018年,杭州某大厂给92硕士毕业生开出的月薪从15000涨到了17000,可是杭州房价却从1.6万涨到了2.1万,核心城区房价翻倍的也比比皆是。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主要城市的平均房价再次远远甩开了大厂校招生的月薪,可谓房价猛如虎。

当中国最优秀年轻人的薪资都打不过房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什么?

答:中国常住人口出生率从2016年的1.36%一路下跌到2023年的0.64%

放在全世界来看,生不生娃这个事,房价不是唯一的因素,但放到中国来看,房价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018~2020这三年,互联网行业的小公司创业越来越难,可那几个有超级App流量的大厂却越活越旺,资金、人力、服务迅速向这少数头部公司集中。

这些大厂带着超大规模市场中卷出来的强悍战斗力和成熟的方法论在各个领域攻城略地,甚至开始搞国际化,当然,有收购之后一地鸡毛的,也有TikTok这种成为现象级产品的。

垄断一定会带来超额利润,但互联网大厂普遍不会分红,而是把利润再投到营销、研发中,不断找新流程、招人、做新产品,造更多的梦,支撑公司拿到更高的估值。

到2020年时,杭州互联网大厂给应届生的待遇终于站上了2万。

可中国经济却遇到了一些困难,从2018年美国向中兴打出第一枪开始,欧美吃肉、中国喝汤时,他们是愿意的,中国想吃肉,那就不行了。

中美贸易对决叠加上疫情,让中国2020年的GDP增速降到了史无前例的2.3%,可房价岿然不动,杭州平均房价从2.8万微降到了2.7万。

被房价远远甩在后面的互联网大厂应届生薪资稍稍追上一些,但依然落得很远。

2020年3月,为应对疫情,美元开启无限量QE,中国经济也跟着虚火旺盛,市场上的钱无处可去、到处流窜。

互联网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遇到了瓶颈,巨头们手握庞大的现金流,在星辰大海中找不到科技创新的方向,于是俯下身来梭哈社区团购,地推大军覆盖城市的每一个小区,为了“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打得头破血流。

市场行情火热,2021年夏天入职杭州互联网大厂的应届生薪资又涨到了22000,这个价格相比全国其它几个大厂并不突出,跟飙到了3.6万的杭州平均房价相比,更是不够看。

当发现自己奋斗十年才能买一套文教区房龄三十年、总价300万、没有电梯的5楼89平三房老破小时,一定会有少数人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022年3月17日,疫情之后的无限QE结束,美元开始疯狂加息,华为老板任正非时隔20年再次用上了“寒冬”这个词。

若讲到惨,最先举手的一定是22届毕业生。

2022届毕业生的秋招是21年9月开始,那时市场行情火热,企业HC多,杭州互联网大厂更是开出了25000的历史最高价,92硕士毕业生人均手握3个以上offer才有资格被叫一声“佬”。

到了2022年夏天,这批大佬们拿着左挑右选才签下的三方协议陆续入职时,有的被通知offer取消了,有的试用期干得好好的被卡转正。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互联网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正式员工一片片地被砍掉,很多企业就开始不讲究吃相,连应届生也一起砍了。

应届生毕业能拿高薪,是因为聪明的头脑、闪亮的背景,也是因为企业为未来的潜力买单,可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什么都不会,就这样被推到了市场上。

真的是寒气逼人,惨惨惨啊!

2022~2024年,美元基准利率由0.25%一路干到5.25%,杭州二手房挂牌均价也从2021年的高点3.6万到2025年跌破3万。

房价看起来好像没有降多少,可实际的影响远超数字带给人的感受。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戴维斯双击”,如果用现实中的案例来解释,就是杭州未来科技城第一红盘远洋西溪公馆从万人疯抢变成出货困难时,阿里的股价也从2020年底、2021年初的300多美元一路跌到2022年的50多美元,并持续横盘两年。

想象一下,2020年底,大厂码农算了算自己工资、手里的股票,再看看就业市场的热火朝天,对未来极度乐观,跟老婆商量之后狠了狠心,在房贷利率6.1时加足杠杆买了套大户型改善房。

上车时想的是自住、投资、学区,一鱼三吃,可短短一年之后,股票跌出了翔,自己被公司裁员,市场上找不到工作,那可真是呼吸的痛啊。

这种事情不需要真实地落地自己身上,只要身边出现一个,就足够成为80、90这两代码农们一辈子的“醒世恒言”了。

二十年房价一直涨带来的魔咒终于被打破,房价跌得很猛,看起来是好消息,可经济变差之后一堆连琐反应,市场上就业机会变少,应届生的offer也在变少、待遇变低,校招缩减就罢了,时隔多年,杭州大厂竟然又开始出现了校招P4,待遇还下跌到了1.9万。

过去几年,应该是年轻人最纠结的时候,一边羡慕大厂的高薪资,一边担心35岁中年危机想往国企钻,一边看着前辈们因为加杠杆艰难度日而暗笑不已,一边因为经济不好工作难找而头疼难受。

都说房价高是万恶之源,等它跌下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依然是万恶之源。

几千年前,《老子》讲祸福相倚,十年前,周涛讲康波周期。只要我们活得够长,就会发现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

2022年底,当全世界都被经济危机的寒风吹得瑟瑟发抖时,OpenAI发布了GPT-3.5,开启了大模型时代,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经济周期从那时就已经开始了。

站在2025年的今天来看,房价还在趴着不动装死,可是,阿里股价涨回到了190美元,恒生互联网稳步向2021年的最高点逼近,科创50已经涨回到了2021年的最高点,头部应届生的月薪已经打败了部分城市的平均房价,甚至中国常住人口出生率经历7年长跌之后,也在2024年小幅回升到了0.68%

2025跟2015有很多相同,但又有很多不同。

这一轮技术革命承载着很多,包括应届生是否好找工作,从业者的薪资报酬、发展空间,以及行业的前景、国家的命运,我们老了有没有足够的养老金、大部分资质平平但愿意奋斗的年轻人能不能养家糊口、少部分资质平平但不愿奋斗的废宅能不能苟下去等等。

从计算机刚兴起时入行的70后,到踩着互联网红利步入中年的80后,再到抓住互联网大厂尾巴的90后、踩中大模型风口的00后,中国软件技术领域所有从业者都盼着这个行业能持续兴旺下去,让大家可以一起继续恰饭。

可是,当我们的体量变得如此之大时,想继续恰饭就会动到别人的蛋糕,对方不愿意让我们动,就会卡我们的脖子。

几周前,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业务的命运被放到了中美谈判桌上,且取得了合理、合法的结果,这背后是我们用四十年、两代人的艰苦奋斗换来的底气。

正是有了这些底气,我们才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指着对方的鼻子告诉对方: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在过去几年放了一堆不管用的大招之后,对方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我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知道一定比现在好很多,同时,我们的艰苦奋斗能不能成功,也更加依赖各领域中的那些生活优渥、教育良好、目标明确、斗志昂扬的少部分年轻人。

可遗憾地是,在这个行业卷了十几年之后,我现在明显感觉体力、精力大不如前。

看到大批的00后硕士在今年夏天开始进入职场,我不由想起《官居一品》中徐阶致仕时与沈默告别的最后一句话:国事家事,一切都拜托拙言了。

#牛客激励计划#
建议收藏系列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该系列文章都是作者花费大量业余时间整理、分享出来的,建议软件技术方向的同学收藏、阅读。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时间线:9月初收集信息,在牛客小红书上调研了下哪些公司允许非全实习,目标北京,不在北京不考虑bg:双非全日制,本科非科班,985非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属于跨专业考研没考上然后调剂的反面教材,大家看个乐呵吧,失败总是伴随人生,哦对了大四那年还在大疆实习了几个月来着,所以还有一段大厂实习,然后暑假自我反思做了个比较牛逼的项目,目前看还是有点用的,至少面试都能过基本上,秋招不太确定,实习的话基本都没啥问题吧。排除:美团,阿里,网易,确定:快手(boss投递,hr说不行,实测中),小红书(官网投递简历没人看)不确定:字节(boss投递,本人实测无法入职),百度(boss投递,本人实测无法入职),腾讯...
产品产品冲冲冲:快手这个不是可以吗?你调剂非全肯定没有交过社保啊?在读证明每个学校的自助机器上都可以打印的。百度也是可以的,可以让hr再去了解一下,牛客上都有人非全实习还转正了。网易可以实习,我刚刚实习完,走的特批流程,特别是互娱是文件里写明白了收的,其他的走特批。你都通过这么多了说明能力很优秀,不要太消极了哥们,很多都可以的加油啊
查看5道真题和解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