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 我们都在路上

已经很多年没有大的技术点爆发,目前的技术商业化还是在蚕食着已经趋于饱和的市场,导致没有更多的岗位提供给校招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企业也更喜欢使用有技术的“老人”。

由于没有新技术出现给大家提供统一的起跑线和充足的岗位,秋招越来越体现出选拔性:择优录取,而且这个优的标准一年比一年高。嵌入式为例,三四年前会个stm32就可以去找到不错的工作了,但是从前年开始要求从linux到内核到驱动所要求的技术点越来越深,期望半年或者一年开始转型然后拿一个好offer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所以预测这届的秋招可能会要更难一些,但是这个只是需要更加努力一些,并不是拿不到offer的理由。

就像城市里开车,只要还在往前动就不算堵车,一定会到目的地。

多备战,复盘;少焦虑 预祝26届大家都会拿到心仪的offer!!

#预测一下26届秋招形势#
我的碎碎念~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开个专栏记录一些经历啊,想法啊等等吧的碎碎念~

全部评论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5:17 天津
好想和楼主一样厉害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4:46 上海
事实上是真的变成老人之后就会被嫌年龄大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3:55 江苏
26届加油加油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1:28 上海
感觉现在好难,该怎么破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0:39 北京

相关推荐

高考出分的那天,我没有哭,也没有笑。手机屏幕上跳出的那个数字,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波澜壮阔,却像一道闷雷,在我的世界里缓缓滚过。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从农村的土路一路走到城市的水泥地,我不止一次幻想过那天的场景:我会不会激动得落泪,会不会兴奋到跳起来?可真正那天来临时,我却只是平静地点开网页,读完分数,默默放下手机。我是12年上的初中,一个县城的县中,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五点五十准时跑操,六点零五开始早读。晚上九点半放学,回家后再复习、写作业,常常要到十一点半才能躺下,睡眠时间只有六个小时。高中上的是省重点,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尖子生聚集在一起,竞争更加激烈。学校晚自习延迟到了十点半,回家后依然要学习,接近十二点才睡,每天的睡眠变成了五个半小时。在那里,每年都有听说某个学生因压力过大选择了极端的方式,那些沉重的消息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校园,而我们都低着头,只敢在深夜崩溃。在那样的环境中,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父母却对我没有过高的期望给我压力,他们只希望我能“考个一本”,这句话我听了很多年,几乎成了我脑海里唯一的目标。等到分数出来,我高出一本线近50分,不算耀眼,但足够圆满。对我来说,这是努力与命运达成的一种和解。那一刻,仿佛十多年压在身上的压力,在一瞬间找到了出口,不是泪水,而是彻底的沉静。那天之后,我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庆祝,只是难得地睡了一个午觉,没有人来打扰,没有梦,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终于可以不再设闹钟、不再数睡眠时间、不再靠咖啡续命,终于可以把“高考”从背上卸下,像卸下一块沉重的石头。后来我录取上一所省内不错的大学,城市很大,人生也开始走上新的轨道。回望那年夏天,高考出分的那一天,就像一次告别,告别了过度压抑的青春,也告别了那个不敢停下来的自己。
blitz@0725:22届,那很幸福了
高考出分的那一天,我__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高考那两天,我烧得迷迷糊糊,卷子上的字都在晃。心里知道砸了,但又忍不住存着一丝侥幸。出分那天,大清早就醒了,心跳快得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坐在电脑前,手指冰凉,一遍遍刷新那个卡得要命的查分网站。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手心全是汗。分数跳出来的那一刻,心里居然“咯噔”一下——好像…还行?比预想的要好不少!那瞬间,像溺水的人猛地吸到一口气,浑身的血都热了,甚至有点不敢相信,又仔细看了好几遍。可这口气还没喘匀,紧接着公布的分数线,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分数线比往年猛蹿了整整30分。 我那点“还行”的分数,被这暴涨的线狠狠甩在后面,只够得上一个普通的一本。希望刚冒了个头,就被硬生生掐灭了。整个人懵在那里,屏幕上的数字变得模糊又刺眼。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声音在响:“完了,全完了。”后面三天是怎么过的?记不清了。只记得眼泪像开了闸,怎么也停不下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窗帘拉得死死的,不想见光,不想说话。饭端到床边也没动过,好像哭干了所有的力气,也哭掉了整个夏天的光。那种铺天盖地的失望和委屈,像潮水一样,把人彻底淹没了。但好在,我并没有就此灰心,很快就振作起来,健身、社交,让自己积极迎接新生活,整个大学都过得很精彩,也成功考研上岸了一个不错的211,所以嘛,人生无大事
高考出分的那一天,我__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