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面试模拟,游戏策划/游戏运营求职必看!面试成功率至少提高50%!
1.序言
哈喽大家好我是木木,一个混迹游戏行业多年、目前从事求职咨询的行业老炮。
众所周知,木木做求职指导搞知识付费,其中最能体现专业度、最具价值、最受欢迎的就是面试模拟。
不夸张地说,来找我做面试模拟前和后,面试成功率至少提高90%且近乎百分百上岸进入游戏行业。
而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木木为每一次面试模拟都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深度评估面试人简历、针对性做题型设计、搭建面试情境、面试评价与解析……一次面试模拟做下来,从准备到设计、再到进行、再到最后总结复盘,前后至少耗费8个小时。
也因为此,木木的收费是1988元/次,这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高价。但也请大家理解,1988元/8小时换算下来时薪也就248元/时——比请家教的花费都要少得多。
当然,为了惠及广大支持我的读者朋友和游职会员们,今天木木就写一篇干货长文,手把手教大家怎么自己做面试模拟,并且列出面试问题清单。
这回可真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也会分享真实的面试模拟案例,让大家可以对着案例实操。
话不多说,我们发车!
2.什么是面试模拟
开始教学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面试模拟。
所谓面试模拟,就是通过还原真实面试场景,提前演练问答、适应面试流程和强度等环节的训练方法。
对于想要通过面试成为游戏策划/游戏运营的同学来说,其价值在于:
1.熟悉面试内容。深度了解游戏策划/游戏运营岗位的面试包含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感受面试强度。校招是什么强度?我们的准备是否真的充分?面试模拟能够帮助快速定位自身不足。
3.熟悉题型设计。尤其是对于高频题型的解答思路训练,尤其是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回答大纲和内容。
4.锤炼面试流畅度。通过反复训练减少临场卡顿,能够提前准备话本让回答流畅度提升至少50%。
所以,提前做一次专业的面试模拟,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怎么做面试模拟呢?我们接着说。
3.面试模拟结构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可能在面试流程上有差异,但在面试的内容结构上,大体都是一样的。
对于这一点,有着多年校招面试官经验的我,绝对敢打包票。
当然,本篇着重讲的是业务面的面试模拟,HR面、高管面后续有空咱们另开篇幅再讲。
那么,游戏策划和游戏运营的面试内容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这点没什么神秘的,游戏策划/游戏运营的面试内容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3.1.自我介绍环节
这个没啥好说的,面试开场必然是自我介绍。
但值得要说的是,至少有73%的面试者的自我介绍反善可陈、吸引不了面试官兴趣(PS:数据来源于木木多位合作的HR汇总)。
一个好的自我介绍应该是:
1.内容要素齐全,包含姓名、院校专业、实习/项目经历、个人应聘驱动力、结尾有对面试官的礼貌问候。
2.不是简历内容的机械复读。
3.集中突出个人优势、匹配岗位的经历,展现个人亮点。
4.埋下吸引面试官的引子内容。比如说,“个人最得意的是曾经在《阴阳师》同人创作活动中拿到一等奖”……吸引面试官对此的好奇,在后续面试中围绕着你的这段经历设问。
建议大家提前准备自我介绍的内容,提前演练,一定要做到流畅自然且自信。
自我介绍结束后,如果你的内容里有吸引面试官的点,那么就很可能引发追问。
譬如:
“你觉得就读游戏设计专业对你从事游戏策划这份工作的价值在哪?”
“你设计的这个demo其设计灵感是怎么来的?”
…………等等。
一个小Tips:如果自我介绍引发了面试官的追问,就说明你的自我介绍中有亮点,吸引了面试官,面试一开场就带来不错的印象。
3.2.教育经历简问
这段出现概率是37%左右。如果有被询问教育经历,其原因可能是:
1.你的专业是游戏设计相关专业,面试官想考察你是否真的有在学习。
2.你的专业与游戏设计相差甚远,面试官想考察你的职业规划。举个例子,有一个古生物学科专业的学生来求职,作为面试官你是不是觉得很狐疑?想要测试一下他是不是那种“因为找不到好工作所以想来游戏行业混混试试”的人。
3.你的教育经历有看起来夸大的部分,如“年级排名第一”“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等等。
应对这个环节,一定要紧扣“学习”“成长”“追梦游戏”的主线去回答,千万不要说自己读书期间光顾着玩游戏、本专业学习也不注重等等(尽管这可能是事实)。
3.3.实习/项目经历深挖
如果面试人简历上有写实习或项目经历(做过demo、参加过开发大赛等),那么围绕着这段经历设问的概率是近乎100%的。
一般来说我们会通过询问以下问题来全面评估面试人的硬技能扎实度、软技能成熟度及岗位契合度。
1.思路解析类。比如“你做的这个demo其设计灵感来源是什么?设计思路又是怎么走的”、“你在实习中做的这个内容是基于什么原因才做的”……
2.能力考察类。比如“你是怎么设计这个demo的?预期的游戏体验是什么”、“在开发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3.工作协同类。比如“在开发过程中你是如何和其他同事协作的”、“遇到双方意见不一致你怎么应对”……
4.成长认知类。比如“从这个项目中你学习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对于这个项目的价值和贡献是”、“你觉得你做的这个项目其核心体验是什么”……
作为面试官,我会采取递进式追问,先问宏观内容,再考察具体细节,深度观察面试人回答的逻辑一致性。
现在其实有非常多的同学在校招时有自己的作品,比如demo、比如一段中大厂实习经历。
但是很多时候对于自己的这些实习/项目经历都没有做过总结归纳,被问起来就支支吾吾,问“是什么”不知道,问“为什么”不知道,问“怎么做”不知道,问“怎么样”更是不知道。
试问这样的面试表现,不被挂怎么可能呢?
3.4.游戏经历考察
简历上的游戏经历也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内容,出现概率100%。
很多同学对这块内容也是很犯怵,有不少同学在找我咨询时都问到过“面试官的问题没有提前思考过该如何应对”。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你是绝对不可能完美猜中面试官设计的面试题的。
当然,对于这块棘手内容,我也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1.简历上只列举自己玩得深、拆解分析过的游戏,不要追求品类全、数目多。非常多的同学,一股脑写自己玩过的所有游戏!甚至小时候、三年前玩过的早就忘了的游戏,都写上去!这是非常错误的!很容易让面试官一下子问到你的盲区。
不少同学容易犯的错误
2.深刻理解游戏体验和游戏机制,围绕着“游戏机制创造游戏体验”的思路主线,回答必定能踩点得分。
3.完成游戏理论入门学习,对游戏设计要有基础入门认知。
4.系统梳理个人玩过的游戏,拆解、分析、反推核心模块和游戏体验,积累游戏拆解库。
木木积累的「游职知识库」有大量的拆解分析反推案例
做到以上四点,应对这一环节就会心中有底不再犯怵。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游戏经历的考察,我们面试官会设计多种类型题。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出过专门篇章,大家可以在我的专栏里找找。
3.5.个人作品考察
如果面试者提供的作品是文字类型的(如WORD、EXCEL、PDF、PPT),比如说游戏体验分析报告、游戏拆解反推或者是游戏系统设计案、游戏活动设计方案等等,那么面试官考察此块内容的概率会是78%左右。
也有同学向我反馈,“木木,面试官完全没提我的作品怎么办”。
没提?没提那就是说明你的作品完全没有亮点,没有吸引力,让人一看就生厌、看起来就像是水文。
举个例子,两个作品:
一个是《<原神>美术风格赏析》,一个是《<原神>全景分析》。
这两份作品,你想看哪份?
答案是,一份都不想看!
第一份,你应聘的是游戏策划/游戏运营,你给我在这说美术风格,还“赏析”,这是游戏策划/游戏运营新人该关注的内容吗?这是制作人、是游戏主策划、是美术总监关注的内容!
第二份,“全景分析”,你一个新人何德何能?敢说全景分析的,文本绝对不下于5万字,你这作品顶天几千字就在这里吹自己“全景分析”,不是水文是什么?
我再举一份作品:《ACT打击感:谈谈<原神>与<鸣潮>的差异化设计》。
面对这份作品,你是不是就稍微感点兴趣了?
所以,想要激起面试官对你作品的兴趣,围绕你的作品发问,引导面试官到你充分准备的内容去设问,我们可以这么做:
1.截取游戏的一个核心模块,比如成长、战斗、玩法、社交、经济去做深度分析,不要动不动就整什么“全景分析”什么玩法循环、资源产出循环,那都是水文。
2.作品名要紧扣内容,也可以给木木看看,如果木木都不起兴趣的,就更别期望能激起面试官的兴趣了(面试官每天看大量的简历、作品,人早就麻了)。
3.在简历上简要介绍你的作品,内容要简洁但突出亮点。
木木指导优化后的简历,突出作品亮点
做好这三点,就能最大程度激起面试官对你作品的探究兴趣。
一旦他围绕你的作品发问,就落入了你的引导和节奏之中,面试通过不是手到拈来?
当然,一定要注意:
1.确保这份作品真的是你写的!
2.你真的深度玩过游戏,面试官会仔细拷问输出细节,甚至会援引考察同个游戏的其他模块!
3.6.理论/设计基础考察
这块就是比较硬核的部分了,出现概率非常高,近乎100%,也是最能考察面试者的基本素质、岗位匹配度的环节。
毫不夸张的说,超过90%的同学,挂就挂在这块!
这块往往会和游戏经历相结合进行考察。
比如,“你说你特别喜欢玩ACT游戏,那请问该如何设计打击感?”
“请对比一下《原神》和《鸣潮》在打击感设计上的差异,并讲讲各这种设计带来什么样的差异化体验?”
“如何理解游戏中的兴奋点?”
“能否简述状态机的设计思路?”
也有开放性很强的游戏设计题。
比如,“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关卡/系统/玩法/职业,你如何着手?”
“如何在即时制战斗中加入策略博弈元素?”
……等等,都是非常有难度的游戏理论和游戏设计题。
一些棘手的题,你能应对自如吗?
我们本篇主要是讲面试模拟,就不继续展开了。
3.7.素质能力考察
主要考察面试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合作协同能力、工作执行力。
诸如类似的题:
“请用3分钟描述你遇到过的一个工作难题,讲讲你是怎么解决的?”
“当与美术团队对角色设计风格产生分歧,你作为执行策划如何协调?”
“主策要求两周内完成新手引导系统优化,你打算怎么规划?”
“某活动上线前24小时发现奖励发放BUG,如何协调技术、客服团队在8小时内解决?”
……诸如此类。
3.8.反问环节
这是面试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了。
不少同学非常忽视这个环节,认为单纯的流程性收尾。
要不就是说“我没什么问题要问了”,
要不就是低情商发问“请问我能通过面试吗”“贵司能给多少薪资”……
简直是大错特错!
举一个我做面试官时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
在一次面试中的反问环节,我流程性地问了对方有什么要问的。
此时其实整体面试氛围不太好,我问的不少问题面试人都答得不是很踩点,甚至是南辕北辙。
这个面试人拿我问过的一个问题来反问我,“刚才面试官提的关于游戏道具定价思路是什么,我想问一下您认为怎样定价比较合理?”
然后我就以设计经验去谈如何做道具定价,并且举了个实际例子。
没想到,可能是我讲的思路点拨了他,也可能是正好讲中他的内容,他立马接过话茬,照着我的思路延伸,深入谈自己的理解,还举一反三讲了不同品类可能的定价思路差异。
那一刻,他仿佛打通任督二脉,之前面试中的支支吾吾卡顿结巴没了,变得侃侃而谈。
一下子就刷新了我对他的最后印象,最终还是让他通过了面试。
不知道大家能从这个例子学到什么。
总之,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反问环节,如果做得好,你甚至能“反杀”。
3.9.小结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面试模拟的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其实也不多,也就是自我介绍环节、教育经历简问、实习/项目经历深挖、游戏经历考察、个人作品考察、理论/设计基础考察、素质能力考察7块内容。
在实际面试,作为面试官就从以上7块内容排列组合,针对面试人的简历设计问题。
这样看来,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来吧,摩拳擦掌,我们开始搭建一次面试模拟!
4.面试模拟搭建
了解了结构,下面我们就可以试着搭建一次面试模拟了。
第一步,我们首先要审视面试人(在这里也就是指自己)的简历,详细查看简历里的个人优势栏、教育经历栏、实习/项目经历栏、游戏经历栏、作品介绍栏(如果有)。
通常来说,一次面试要在30分钟以上才算比较成功比较合理的面试时长。
现在我们假设拿到了一个叫毕业于某985大学哲学专业的小A同学的简历。
第二步,我们开始设计面试流程。
首先是自我介绍环节,我们预设3分钟给面试人。
如果面试人的自我介绍是照本宣科、照着简历念,那我们就进入下一环节。
如果自我介绍有亮点或者有可疑内容,那我们就设计追问。一般追问两个问题,时间预计3分钟。
所以,第一个自我介绍环节,预计时长3~6分钟。
于是我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给你3分钟自我介绍一下自己。
追问:为什么你一个哲学专业的不去考公考老师,而想来做游戏策划?
接着是教育经历简问环节,一般预设2分钟。
但由于上面我们追问了小A的专业背景,此处就和上一环节共享了。
再接着是深挖项目/作品经历,小A曾经在大学创作过《Fate》的同人作品。
于是我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讲讲你写过的同人作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追问:你这个故事的卖点是什么?
追问:这个故事契合读者群体的特点吗?你怎么创作去达到这种契合?
这个环节我们预设8分钟。
再接着是游戏经历考察,一般预设8分钟。
从简历上可以看到,小A玩的都是重度RPG游戏,也比较偏文案方向。
那么,我设计以下问题:
1.《剑网三》的文案设计风格你觉得是怎么样的?
2.挑一个《剑网三》的章节给我讲讲,人物形象是怎么在游戏剧情中塑造的?
3.你觉得东方武侠、西方魔幻、日式二次元的文案风格带来的体验是怎样的?
再接着是个人作品考察,这个一般预设8分钟。
但由于这个环节与实习/项目经历深挖环节重合,这里就略过。
再接着是理论/设计基础考察,一般预设8分钟。
于是我设计以下问题:
1.你对于《阴阳师》的“三幕式”叙事结构怎么看?
2.对于游戏镜头在CG中的应用,你了解吗?
3.如果让你设计一段过场CG,你怎么做?
再接着是素质能力考察,一般预设3分钟。
我会发问:
1.如果主策否决你花了一周完成的故事设计,你怎么解决?
最后就是反问环节,这里就不多提。
把以上环节和内容串联起来,一个面试模拟的流程就搭建起来了。
1.请你用3分钟自我介绍。
2.追问:为什么你一个哲学专业的不去考公考老师,而想来做游戏策划?
3.讲讲你写过的同人作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4.追问:你这个故事的卖点是什么?
5.追问:故事契合读者的特点吗?你怎么创作去达到这种契合?
6.《剑网三》文案风格是怎样的?
7.挑一个《剑网三》章节讲讲,人物形象怎么在游戏剧情中塑造?
8.东方武侠、西方魔幻、日式二次元的文案风格是怎样的?
9.你对于《阴阳师》的“三幕式”叙事结构怎么看?
10.对于游戏镜头在CG中的应用,你了解吗?
11.如果让你设计一段过场CG,你怎么做?
12.如果主策否决你花了一周完成的故事设计,你怎么解决?
1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
一个完整的面试模拟
当然,以上设计流程是简化后的。
在实际设计时,我会详细给出设计思路和设计逻辑,确保面试模拟更加具备专业性和针对性。
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公司秉性、不同的岗位,面试模拟的差异会更大。
后续我也会分享一些面试模拟实操案例,都是一些同学付费找我做的,参考价值极大。
5.面试模拟进行
设计好了面试模拟,下面就开始进行面试了。
我们把面试题用A4纸打印出来,将纸交给自己的同学/长辈等等均可,然后让他来对你进行面试。
在面试过程中,要注意录音,因为我们面试结束后还要进行复盘的。
在面试中注意面试技巧、面试流畅度、面试语速,而且要多练几次。
比如说,这次你让同学A来对你进行模拟面试,
下次让同学B来对你进行模拟面试。
但要注意,面试结束后一定要询问他们的评价和建议——第三方的评价往往才是客观的。
6.面试模拟结束
面试结束后,我们就要进行面试复盘了。
第一步,我们首先要把录音转成文字,进行整理汇总。
第二步,回忆几次模拟面试时的解答思路(很多时候是不尽相同的),与自己的实际回答进行拟合比对。
思考以下问题:
1.你为什么会这么答?
2.多次回答后你觉得有进步吗?
3.如果让你检索网络资料后,你会怎么优化怎么回答?
木木曾分享过不少面试复盘和面试解析,大家可以在我的专栏找来读读学习。
后续我也会持续更新面试干货,欢迎关注哦!
第三步,找专业人士评估面试表现。
回答思路对不对、有什么不足需要进一步补足、有什么需要提升的地方……等等,这些基本就需要专业人士出手了。
当然,如果个人自我评估比较良好,也是可以的。
至此,一次面试模拟就结束了。
恭喜你,相比于之前,你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提升!
7.结语
木木不止一次提到过,在这四年的咨询指导业务中我框架性、系统性地集成了两条非常成功的入门和求职路径,其中:
入门路径,入门培训→进阶学习→案例实践;
求职指导,简历优化→笔试辅导→面试模拟→面试复盘。
这两条路径形成完美的、体系化的全链路闭环。
针对入门,我创造性创立了「游职知识库」,累计帮助超1000人进入游戏行业,拿到了游戏策划/游戏运营岗位的offer。
针对求职,我推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服务,包括简历指导、作品指导、笔试指导、面试模拟、面试复盘等等,广受好评。
多年的经验总结,我对新人入门求职的规划建议无非是两条:
一是要完成系统性、基础性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入门;
二是要以学助面,以面促学,把简历弄好、把笔试做好、认真对待每一次面试。
这样,就算是竞争激烈的2025年,上岸也是指日可待。
最后,祝大家求职顺利,你们可以的!
更加专业、更加实用的游戏行业求职指导,尽在梁木游职!
【完】
#游戏运营##游戏策划##牛客创作赏金赛#分享游戏策划岗位求职攻略,全面、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