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但学生和社会人的区别是——
学生以为台上唱的是《牡丹亭》,社会人知道后台连妆发都是实习生现学的。
学生思维最要命的一点是“把世界当考卷”:以为每件事都有标准答案,每个项目都像实验报告一样严谨,每个人都是专业王者。直到亲眼看见部门经理百度“毛利率公式”,同事用ChatGPT编周报,老板开会时说“我们要打造一个闭环、抓手、赋能的新生态”——原来成年人的工作,本质是大型过家家。
但社会人早就摸清了游戏规则:在漏洞百出的草台班子里,能把戏唱下去的就是角儿。
- 实习生把PPT配色成“五彩斑斓的黑”?没关系,领导说“年轻人有视觉冲击力”
- 客户方案抄了知乎高赞回答?无所谓,老板夸你“擅长资源整合”
- 直播时产品链接挂错?别慌,立刻改口“刚才是在测试家人们的手速”
学生还在纠结“这样做专业吗”,社会人已经悟了:“能交差的就是专业”。 就像网友锐评:“月薪3千时要写10页文档证明1+1=2,月薪3万后学会了对老板说‘您说的2是二进制还是十进制?’”
真正残酷的真相是:世界从未变严谨,只是学生终于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在朋友圈晒星巴克加班、用英文缩写聊工作的“精英”,可能正偷偷在厕所搜索“KPI是什么意思”;会议室里侃侃而谈的副总裁,昨晚刚在小红书收藏《职场黑话装逼指南》。
所以别再焦虑自己不够“专业”,记住两句话:
- 允许草台,但不摆烂(你可以用便利贴补墙缝,但不能让房子塌了)
- 先上台,再补课(就像演唱会忘词就改即兴rap,职场黑历史都能包装成“创新案例”)
最后送所有应届生一句过来人的忠告:
“别怕被看穿你在装大人,毕竟那些面试你的HR,前年还在宿舍逃课追剧呢。”
↓ 你在职场遇到过哪些“草台班子”名场面?
(说出来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
#你觉得社会和大学的区别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