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没考上研,也许过的是同一种人生
考研出分的日子,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为考研过来人,去年看到身边考研的同学都拿到了入学的 “入场券”
而自己考研失利不得不在求职的浪潮中苦苦挣扎
毕业之后,又没有了校园里的学习氛围,自己又缺乏坚定的意志
那份想继续深造的执念就成了心头的一根刺,难以释怀
但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上岸真的是解决所有问题的 “万能钥匙” 吗?
确实 这几年考研正逐渐呈现出 “高考化” 的趋势
考研成为一种默认的主流路径,很多人盲目跟风
甚至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就像当初懵懵懂懂地走进大学校园一样
把考上学称为 “上岸” 本身就值得玩味,难道没考上就意味着 “淹死” 吗?
每个人都必须要找到一个所谓的 “岸” 才能好好生活吗?
在那些分享考研经验的文章里,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如何坚持、如何克服痛苦
却鲜有人提及为什么选择升学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这种升学热潮的背后,实则是严峻的就业形势
“别扯,一个破研究生,不读能咋的?”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直白,但也道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
我们常常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之间迷失方向,忘记了学习和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守护那个真实的自己
在追求考研的道路上,有些人给自己增添了太多的烦恼,甚至失去了自我
如果没有对自我的明确探索,仅仅遵循 “痛苦奋斗几个月幸福几十年” 这样的高考逻辑,最终可能只会痛苦一辈子
考没考研,也许过的是同一种人生
选择考研,也应思考如何在学术道路上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方向
考上了也意味着要承受备考的压力、学术研究的挑战
选择就业,不必为错过的研究生生活而后悔,
在就业的道路上同样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也会面临职场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
无论走哪条路,生活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各自的美好和困境
所以不要过分美化自己没走过的路,生活的真谛不在于那个遥远的 “岸”
不知从何时起,“上岸” 成了我们生活中的高频词
“一辈子都在找岸上的中国人“,考研上岸、考公上岸、求职上岸……
我们似乎永远在为了一个又一个的 “上岸” 结果而忙碌奔波
可生命是一场连续不断的旅程,我们总以为熬过这段时间,到达那个所谓的 “岸” 就好了
殊不知,我们从一个 “水坑” 跳到另一个 “水坑”
很喜欢的一段话和大家共勉
饿了的时候,馒头就是岸
渴了的时候,水就是岸
病了的时候,康复就是岸
当你真正放下执念,人生处处皆是岸
#考研人,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