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R的产品宝典--第2章.如何成为一名产品经理

本章只讲述第一节和第二节,且后续内容会持续更新。

宝典第2章第1节.产品经理的四点要素

宝典和其他的书不一样,不会告诉你产品经理在干什么、负责什么内容,因为那个样子的话宝典就和其他书没什么区别,也是在假大空吹牛。宝典的核心就是“简单、粗暴”,所以我们只会谈最直接的事情。

基于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想要成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四要素:学历、实习、项目、沟通能力。那么宝典第2章就会告诉你如何准备这四种要素,保证你在成为一名产品经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简单一些。

宝典第2章第2节.如何解决学历问题

四要素第一条--学历

现在的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2024年的互联网不再是十年的难易水准,学历成为了各家大厂第一关。产品经理这行业更是互联网灾害重地。

我刚刚动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心思时,点开红薯软件,看看其他人的经验,随手点了一个帖子一看,心想:这个同学可以,跟这位同学学习学习经验。点开这位同学的主页,主页明晃晃挂着“985本硕”,“x本x硕”、“宇宙厂产品-福报厂产品”等伤人字样,心中直喊mmp。这种情况我相信不止是我遇到过,大部分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同学都遇到过。在这里就给自己打了退堂鼓了,心中就会产生一个疑问

“我这个学历能成为产品经理吗?”

答案是--能!!!

产品经理的首先第一点最重要的核心素质就是自信。但光有自信可不行,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个现实问题--如果学历不理想怎么样才能成为产品经理。

以经历换学历、以能力换质疑

通过多段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去弥补自己学历上的缺陷,通过自己核心能力的培养去打破质疑。这就是破局之路。

有些人会说:“这不是废话,你这宝典也不过如此嘛,跟别人有什么本质区别,都在讲大话。”

啊哈哈,先别着急,我们在这里先树立起这个核心观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正式开始我们的宝典秘籍了。

宝典第2章第2节.如何解决实习问题

四要素第二条--实习

实习是目前成为产品经理中最核心的要素了,我们这里不谈那些零经验也能成功的个别案例。我们这里只谈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怎么样才能找到实习,做好最开始的职业铺垫。

那么对于实习这点来讲,我们有三方面需要解决:前置的信息、实习的选择、面试准备。

①信息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岗位是陌生的、他是基于互联网生态而产生的职业,所以学校对于这个职业的信息几乎为零,所以所有的信息都需要依靠我们自身搜集。前置信息搜集的越完善成功offer的概率就越高。所以高效的信息搜集会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么问题就来了,准备实习的我们需要搜集那些信息?哪些信息是对我们可以直接产生影响?哪些平台可以收集到信息?再接下来我会一一给出答案。

(1)信息的类型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会将信息分为条件信息和无条件信息。两种信息的含义如下

条件信息:接触到该类信息后需要相关的准备和学习。

无条件信息:接触到该类信息后无需相关的准备和学习。

在这里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位同学为小A,目前处于大二上,对产品经理毫无了解,但他想要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如果小A想要找到一份适合他的产品实习一定会经历以下流程:

那么在这里我们主要集中解决的是后两步即找岗位的相关的信息。其余的会在后续的宝典内容上进行讲解。

在找岗位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哪些信息,可能会有招聘的公司、招聘的岗位、JD等等一系列信息。那么接下来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

这里我们只是进行简单的分类,在宝典后面的内容会详细展开每个点应该怎么做。

目前小A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信息分类,接下来就是最考验时间能力的时刻,到哪些平台找内容,应该进行怎么样的操作才能准确找到目标信息。(未完,仍在码字)

#产品##ZXR的产品宝典#
全部评论
关注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0-11 18:53 湖南
wow!大佬是自己写的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26 22:33 北京

相关推荐

03-19 14:49
已编辑
携程_产品经理(小语种)
三年前,我怀揣着期待和不安加入了携程,正式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回头看,这三年既有高光时刻,也有崩溃到怀疑人生的日子,但每一次挑战都让我变得更强,也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今天就想聊聊我的心得体会,给想入行或者已经在产品路上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第一年:懵懂但充满激情刚入职的那会儿,我真的什么都不懂,整天在“听不懂”与“装懂”之间反复横跳。第一次参加需求评审会,研发、测试、设计、运营各个角色轮番发言,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我却一脸懵逼,会议纪要记得支离破碎,甚至连自己设计的需求点都被怼得体无完肤。  更要命的是,研发同学问了我一句:“这个功能的技术实现方式你有考虑吗?”  我当时愣住了,心想:“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吗?”  后来才明白,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不能只管“做什么”,还要考虑“怎么做”。如果不了解基本的技术实现方案,不懂哪些需求是高成本、哪些是低成本,就很容易让研发团队陷入无效加班,或者因为实现难度大被直接拒绝。于是,我开始主动找研发沟通,甚至在项目推进时,跟着他们一起debug、跑测试、调API,慢慢地,大家不再觉得我是个“只会画原型的产品”。  那段时间,虽然经常加班到深夜,但看到第一个自己主导的功能上线,用户反馈还不错时,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第二年:从执行者到独立负责第二年开始,我逐渐从跟着领导做项目,变成自己能独立负责某些产品模块。刚开始压力很大,因为这意味着你不仅要负责需求,还要负责**数据分析、竞品调研、用户调研、甚至跨团队沟通**。  有一次,我负责优化一个机票预订流程的功能,目标是提高转化率。为了找到问题点,我看了大量用户反馈、录屏回放,还找了几个真实用户做访谈,最后发现是因为**用户在填写乘机人信息时,经常输错身份证号,导致支付失败**。于是,我们调整了输入框的交互方式,并增加了身份证OCR识别的功能,最终这个环节的转化率提升了5%。  那次让我真正体会到:产品经理不是拍脑袋想需求,而是用数据和用户反馈去驱动决策。  不过,这一年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有个项目因为涉及多个业务线,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开发团队觉得需求不合理,运营觉得影响现有业务,大家争论不休。作为产品经理,我必须在各方之间协调、说服,甚至需要做一些妥协。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产品不是靠一个人能做成的,而是要靠整个团队一起推动**,沟通和换位思考比单纯的产品能力更重要。  第三年:挑战、责任与成长到了第三年,我已经能独立带一个较大的项目,也开始参与一些战略规划。这时候,产品经理的视角开始发生变化,不再只关注具体的功能,而是思考整个业务的方向,如何让产品真正产生价值。  这一年,我接手了一个全新的项目,需要从0到1搭建一套新的增长体系。没有历史数据,没有参考案例,一切都得从头摸索。团队从最初的方向不明,到逐步落地,再到最终效果超过预期,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当我们看到这个系统上线后带来的实际收益时,那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不过,随着责任变大,焦虑感也随之而来。产品经理有时候就像“背锅侠”,项目延期了,老板会问你为什么没推进好;用户投诉了,你得想办法去改进;数据表现不佳,你要承担责任……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产品经理不仅是一个创造者,更是一个负责到底的人。  最后的感悟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足够让我从一个职场小白成长为一个能独立负责项目的产品经理。回头看,这份工作给了我很多东西:  ✅ **更强的逻辑思维**:每天都在分析问题、拆解需求、制定方案,不知不觉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 **更好的沟通能力**:从最开始害怕开会,到现在能自信地和各个团队讨论需求,沟通能力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  ✅ **更强的抗压能力**:产品经理的日常就是“多线程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但你会发现,面对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焦虑感就会减少。  当然,这份工作也很累,甚至有时候会让人怀疑自己。但只要你足够热爱产品、热爱解决问题、热爱创造价值,那就值得坚持。  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自己能继续在产品的世界里探索,也祝所有在职场奋斗的朋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如果你也在做产品,或者对携程感兴趣,欢迎交流!🚀🚀🚀
携程工作强度 96人发布 投递携程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1
5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