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牛客的朋友们好。我是某二本院校25届的学生,和很多人一样,刚上大学时迷茫又焦虑。学校不够亮眼、资源有限,大厂仿佛离我们非常遥远。但也就是这样的起点,逼着我早早想清楚:除了拼命,没有第二条路。我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觉醒,定下目标:冲Java后端。那时候啥也不会,连SpringBoot怎么配都不懂。于是开始疯狂刷算法(LeetCode+牛客题库刷穿3遍)、啃八股(Java并发、JVM、MySQL、Redis翻来覆去背+理解)、做项目(仿电商、秒杀)。**第一段实习:小厂起步,但无比感恩**2023年暑假,我只拿到一家不到50人小公司的后端实习,写CRUD、调试老旧系统。虽然技术栈旧,但让我真正理解了工程是怎么回事,也认识了两位愿意带我往前走的师兄。**第二段实习:蓄力冲进大厂**2024年春季,我用小厂经历+不断迭代的面试经验,终于搏到一个中厂实习机会(这里就不点名了)。那段时间几乎是白天干活、晚上继续刷题+补充分布式/微服务知识,经常熬到凌晨。但也正因为这段经历,让我初步拥有了“高并发”、“系统设计”的实战意识。**2025年秋招:逆袭的开始**8月开始投递,9月面试密集到来。小米面试官问得很深,从JUC到Spring源码、从MySQL调优到分布式事务,几乎把我“扒了一层皮”。但幸好,两年来的积累没有白费——那些反复默写过的八股、那些调试过的线上问题、那些刷了又刷的算法题,全部成了我逆天改命的底气。12月,我收到了小米Java后端的Offer。我知道很多二本、双非的同学都在焦虑,甚至自我怀疑。但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你:**学校只是起点,绝不是终点。**你刷的每一道算法、看的每一篇八股、写的每一行代码,都在默默为你铺路。如果你也在冲Java后端,也在等一个机会——**小米2026届校招内推码:BA6T8F1**欢迎投递,期待和你成为同事。(PS:投了之后可以私信我,帮你查进度+分享面经细节。我们都不是天生强者,但我们可以选择绝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