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常见面试题解析》3.4:MVP与敏捷迭代

相信,MVP对于很多产品同学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很多同学也会在自己的实习经验或者校招简历中,写几笔关于MVP的描述,以此表达下,自己并不是一个产品小白。但是当遇到了敏捷迭代这个词,和MVP放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就会有点懵。一些面试受挫的同学,也会和我诉苦:“登哥,面试官问了敏捷迭代的问题,我用MVP的理解回答,行么……?”“登哥,这个MVP和敏捷迭代,是不是一回事啊?故意制造出来,搞得云里雾里的……”这篇文章,我们就从MVP与敏捷迭代的对比谈起,帮助同学们厘清一些基础概念,并以此为思考的切入点,从容应对产品面试,并应用到自己的实习和产品工作中。

1、MVP

我对MVP的钟爱,并不是因为我喜欢打篮球,呃,克制,不能跑偏。

对于产品同学而言,理解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最小且有价值的产品”)可以拆分几个关键点:

①最小:就是尽可能做最少的功能,或者产研投入;

②有价值/可用:就是你的功能虽少,但是,用户是有感知的;

③闭环:我比较喜欢和产品团队在通用的MVP定义上,加一个闭环,也就是说,用户不仅对我们做的最小的功能有感知,还要能够使用这个功能,完成一些场景的闭环操作。

举栗子:我们做一个登录模块,从MVP的视角看,我们需要完成用户注册、账号白名单识别、密码及验证码等安全能力。这么一看,貌似可以叫做MVP了?其实不然,我们必须要加上密码找回,账号/密码/验证码输入错误后的判断及提示文案,甚至有些系统的登录模块,还要加上账号有效期的提示,才算真正意义上的MVP。

所以,MVP,并不是让我们一味的追求小,少;而是要可用且闭环。

2、敏捷迭代

敏捷迭代的概念其实由来已久,我们就不去引经据典的展开了。简单讲,同学们理解敏捷迭代,可以看做是小步快跑。比如近期我们对疫情管控的政策,有一个关键词叫做“走小步,不停步”,起背后的逻辑是趋同的,即:快速验证,甚至试错,然后快速调整。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看,敏捷迭代的发起者,或者敏捷迭代所依赖的驱动力,分为2类:

①产品主导的敏捷迭代:这个是很多高P擅长使用的产品方法论,基于对一个行业、领域、用户群及典型使用场景的理解,产品的建设会按照版本管理,有序展开。在系统能力持续迭代,版本陆续发布的过程中,使用埋点、数据挖掘、可视化看板或用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产品经理常见面试题解析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作者介绍:码农出身的高P产品,现任职某大厂创新业务产品总监,累计面试校招1000人+ ✨专栏介绍:从大厂面试官的视角告诉你如何搞定产品经理岗面试~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2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