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你之前有做过吗?通过什么平台做的?

    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如何做用户画像,通过那些方法去做用户画像。以下我将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讲解:收集数据、行为建模、构建画像。

    用户画像就是根据用户特征、业务场景和用户行为等信息,构建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简而言之,用户画像就是将典型用户信息标签化。
    在金融领域,构建用户画像变得很重要。比如金融公司会借助用户画像,采取垂直或精准营销的方式,来了解客户、挖掘潜在客户、找到目标客户、转化用户。
        以某P2P公司智投产品搞的投资返现活动为例,通过建立用户画像,来避免大量烧钱的运营行为。经过分析得知,出借人A的复投意愿概率为45%,出借人B的复投意愿概率为88%。为了提高平台成交量,在没有建立用户画像前,我们可能会对出借人A和B实行同样的投资返现奖励,但分析结果是,只需激励出借人A进行投资,从而节约了运营成本。此外,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也可以根据用户差异化分析去做针对性的改进。
    对产品经理而言,掌握用户画像的搭建方法,即了解用户画像架构,是做用户研究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是用户画像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用户数据来源于网络,而如何提取有效数据,比如打通平台产品信息,引流渠道用户信息,收集用户实时数据等,这也是产品经理需要思考的问题。
    用户数据分为静态信息数据和动态信息数据。对于一般公司而言,更多是根据系统自身的需求和用户的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收集主要包括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偏好数据、用户交易数据。
    以某跨境电商平台为例,收集用户行为数据:比如活跃人数、页面浏览量PV、访问时长、浏览路径等;收集用户偏好数据:比如登录方式、浏览内容、评论内容、互动内容、品牌偏好等;收集用户交易数据:比如客单价、回头率、流失率、转化率和促活率等。收集这些指标性的数据,方便对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运营。
我们可对收集的数据做分析,让用户信息形成标签化。比如搭建用户账户体系,可自建立数据仓库,实现平台数据共享,或打通用户数据。

二、行为建模

    行为建模就是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为用户打上标签,可得到用户画像的标签建模,即搭建用户画像标签体系。
    标签建模主要是基于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从而得到事实标签、模型标签与预测标签。
    标签建模的方法来源于阿里巴巴用户画像体系,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推荐引擎、广告投放和智能营销等各种应用领域。
    以今日头条的文章推荐机制为例,通过机器分析提取你的关键词,按关键词贴标签,给文章打上标签,给受众打标签。接着内容投递冷启动,通过智能算法推荐,将内容标签跟观众标签相匹配,把文章推送给对应的人,实现内容的精准分发。

三、构建画像

    用户画像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固定,不同企业对于用户画像有着不同对理解和需求。根据行业和产品的不同,所关注的特征也有不同,但主要还是体现在基本特征、社会特征、偏好特征、行为特征等。
    用户画像的核心是为用户打标签。即将用户的每个具体信息抽象成标签,利用这些标签将用户形象具体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以李二狗的户画像为例,我们将其年龄、性别、婚否、职位、收入、资产标签化,通过场景描述,挖掘用户痛点,从而了解用户动机。其中将21~30岁最为一个年龄段,薪资20~25K作为一个收入范围,利用数据分析得到数据标签结果,最终满足业务需求,从而让构建用户画像形成一个闭环。
    用户画像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被应用在精准营销、用户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
    总而言之,用户画像根本目的就是寻找目标客户、优化产品设计,指导运营策略,分析业务场景和完善业务形态。

四、题目分析

    根据以上我们了解的用户画像的模型后,我们可以得出此题的分析:其实此题主要考察对用户画像的了解,通常也是产品到了一定量的阶段才会接触得到,较为细致,需要产品经理能够有相应的经验。
    当我们分析完成后,我们在回答此问题都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要点1:画像系统是一个以用户为分析对象,通过各种方法将用户信息进行展示,提供给分析人员全面、准确并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从而优化运营的策略。
        要点2:了解用户画像系统的三个步骤:内容生产、画像分析和对外输出。
        要点3:讲述自身搭建的用户画像时,需要核心关注的是用户目标、当前行为和痛点,更侧重于对当前行为的挖掘。
        要点4:结合有实操过的例子,避免流于概念上,过于抽象。
        要点5:不同类型产品的的用户画像思路也不尽相同,需要各行业领域的产品经理去深入思考分析。
全部评论
就一个字牛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10-13 09:46 山西

相关推荐

05-28 15:31
四川大学 Java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早前,我和女朋友完成了一场几乎“互换城市”的结局。明明是奔着“同城未来”而努力,最后却成了“再次异地”。这一年,我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反复问自己:我们这么努力,到底图什么?努力到底能不能抵过命运的捉弄?那段时间,我几乎不敢去想未来。签了Offer却被毁约,谈了计划却落了空,我们像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两个棋子。疲惫、无力,又不甘心。春招时,为了仍能在一个城市,哪怕近一些。两人努力投递超过四百家,她投北京天津,我投深圳广州。可春招的市场环境困难程度超乎想象,可能男生确实在就业市场存在些许优势,有幸拿到了几个中小厂的Offer,但是薪资平台都和秋招签约的那家相差甚远;而她几乎只有一些外包和所谓培训就业机构给的面试,截止五月底,春招仍未获得一个Offer。因此,本抱着先异地工作几年,再决定未来的心思,可谁又能说得清未来是怎样的呢?直到近期,事情有了转机。临近毕业,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了公司HR:“后续base地还会有调整的可能吗?能调回深圳吗?”没想到,她没有直接拒绝,并询问我想去深圳的意愿如何,然后去和部门做了协调和沟通。很快,她告诉我:“部门也希望深圳这边有同学过来。”然后,我便从北京,调回了深圳总部。🥹 所有起起伏伏、不确定、互换与错过,最终在毕业的这个节点,画上了一个出人意料但温柔的句号。原来很多事不是没有结果,而是它要晚一点来。这二十年的求学生涯,我很努力,也很普通。我跌倒过很多次,也一度被现实推着走,但最终,是那些一次次不放弃、哪怕只是“随口问问”的勇气,让我慢慢找回了主动权。所以今天,我想和学生时代好好地告别。不再是那个害怕错过的人了。从“接受安排”,到“主动出击”,我想这就是成长。告别学生时代的方式,是亲手改写人生的落点未来还会很难,但我相信,先走出去,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未至山巅,如何看到更壮丽的风景?再见了,学生时代。谢谢你把我推到今天,也让我终于有力气走向明天。
阿尔伯克基炸鸡分销商:只要拼命的奔赴彼此就总会有机会走到一起的,祝幸福
好好告别我的学生时代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4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