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行研实习复盘(1):行业认知
结束了三个多月的小黑工生涯,想分两篇笔记复盘下这段行研实习。从实习生的角度观察定有不准确的地方,行文中若有任何错处,欢迎批评指正内!
一、行业认知
1.1行研工作如何赚钱
基金、保险资管及私募基金等买方都需要在证券公司开户才能交易,在每个对应的交易席位上交易,会产生佣金费用。由于各家券商席位的交易费率并无明显差别,买方选择哪家券商交易席位,就会较为看重研究所的服务和实力(研究报告、研究服务、其他服务)。
各家研究所通过对买方提供研究服务等,吸引买方在该家的席位上做更多的交易,其中产生的佣金费用就是研究所主要的收入来源。个体研究员的收入差异部分由年末买方根据提供的研究服务质量打分决定(派点制)。
1.2正职研究员的主要工作
基于行研的赚钱机制,研究员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于跟客户沟通传递信息,或提供研究服务支持(临时拉数据等);用于做研究、写研报的时间并不占多数(会派给实习生写)。此外,日常工作还包括路演、反路演、公司调研和专家调研等,前三项主要是为了和买方增进交流,专家调研则是为了给自己的研究和判断收集一手信息,有时也会作为专家调研的组织者邀请客户参加并提问。
1.3在实习中我注意到,行业研究员主要有几个特点:
①工作时间极长。在客户需求、新规出台、公司业绩更新等各种事务的催促下需要随时进入工作,最新的咨询点评向来都要和友商拼手速。这种高压hours需要对研究本身有充分的热情,用对研究的兴趣(和钱)填补日间事务性工作的消耗;此外还需要很强的灵活调整工作/休息时间比例的能力,以有足够的体力和心力去支撑日常工作。
②细心,且对数字非常敏感。把错误或矛盾的数据发给客户是非常丢人的错误,犯了一次之后失去信任,可能以后啥也轮不着你了。要做到保持不出错,除了细心和检查,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利用wind/ifind插件预先搭建公司基础财务指标一键输出的底表,毕竟机械功的时间增加错误率也会提升。
③脑内有成体系的分析框架和链路。比如反路演或调研时经常遇到客户提问、公司不太答得上来的尴尬场面,当研究员反应够快,能基于框架和信息迅速分析推理解答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就化解这种局面(当然这个用处远远不仅限于此,做任何大小研究都要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