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背景想做产品经理,"回头看"我的行动
个人基本情况
北京某211本硕工科学位,2段产品经理实习,1段技术支持实习。
为什么选择做产品经理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Emmm,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面试里。所以真的要想清楚“为什么”,不论是回答亲朋好友,还是面试官。
面试官版:我会这样回答👉产品面试高频题|你为什么想做产品?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966927
七大姑八大姨版:适合自己性格,也是自己喜欢的,自己的专业背景也有点也是比较契合这种互联网&科技行业,可以浅浅搞点小钱,职业天花板较高。
逐渐成为一名PM
要说到这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还挺有趣的,整一个完美的“达克效应”曲线。
我目前已经在哪,我不清楚。但我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曾经是站在“愚昧山峰”上的人。
- 知道有产品岗的时候:这不就是XXX吗?那我也可以试试的哇
- 开始着手准备产品面试:啊!?原来要会这么些东西啊,但是不过都很简单嘛...嘿嘿...
- 面过几次之后:为什么面试官都这么关心这个问题,他们不应该问我的XXX经历吗?害,都没准备就乱答一通了。
- 看高面试通过率大佬的分享/文章:wok!好强!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去回答!?这个经历也太加分了吧,我也去做做……
- 开始准备作品但是无从下手:我好菜,555……不敢相信能在下次面试前把文档倒腾出来,我还是算了吧
实践是赢得面试官芳心的有效利器,不论是实习还是做项目甚至是看文章,都能提高自己对岗位理解的深度、拓展自己对行业认知的广度。
对眼前的求职,到茶余饭后的谈资,都益处很大。
有苦有甜的成长
我会给自己投递过的所有岗位列一个表格,标记岗位相关的一些基础信息(投递时间、投递方式),然后复盘每一次笔试/面试。
下图是这个表格的一部分,我用的在线文档工具中的表格,这样比较方便多设备的协同,可以面完就记,不局限于次次都需要打开电脑编辑本地文档。
对每一次面试的及时复盘,绝对是成长最快、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方式!!!
- 每一次:借用AI大佬们常说的一句话,“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不论是通过的还是挂掉的面试,都是让自己成为“好模型”的训练任务
- 及时:面试结束的当天或是第二天,趁热打铁,准确记下当时的心理活动、临场回答
- 最快:做项目还要领悟,读文章还要分析……面试中一问一答直接得到答案
- 最有效:直接对话已经在岗位上的PM们,学习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难题
有喜有悲的收获
在22年春招过程中(我面的23届暑期实习),投递主要以国内互联网大厂为主,外加一些外企、银行。
获得:美团、AWS、百度、B站、京东、招商银行(按时间顺序)
挂掉的公司,多到无法列举hhh(不过绝不是毫无收获,至少每次面试,我都会把它当作是和前辈们交流想法和业务的机会,多面面咱也不亏~嘿嘿~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百面成仙?
具体每个岗位的面试复盘,可在我发布的其他帖子中找到,这里放几个:
“回头看”行动
在春招前一年,我就开始在牛客上刷题了,主要都是行测题(毕竟大部分非技术岗的笔试都以行测题为主),也会刷一下产品专业题(也就是一些产品常识、产品常规操作方法之类的选择题),另外有时间的时候也会看看大厂们的简答题都是怎么出的,想想思路,不会花太多时间去真的写一份答案出来(毕竟出过就不太可能出一模一样的的题了)。
体验过春招的笔试之后,我又发现,即使前一年刷过题,但是几乎每次的行测选择题,还是时间非常的不够用……(无奈
所以我现在又开始刷题看面经啦~
准备23届秋招咯/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