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制作一份求职项目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产品经理校招求职图谱,我也在多次公开课给大家讲过,我更愿意称之为地图,因为告诉了你每个关键节点应该如何准备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具体地图领取可以看我之前发的帖子或者关注【牛客大学】微信公众号,回复【课程】加七七老师微信,免费领取

今天,我们来聊的是产品经理的求职项目

一、项目对于产品经理校招求职的重要性:

简历环节:简历中没有项目,基本过不了(除非你是非常top的学校和学历)
面试环节:面试官基本要拿着项目经历问的,没有项目,没太多可以聊的

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做自己的求职项目

想求职产品经理的应该如何做一份校招求职项目呢,针对时间不多的同学,有以下几个建议和方向:

1、自己从小到大的去做

1)具体怎样做呢

①先确定要做的大方向,也就是目的和目标, 以目标先行。

这样说大家可能也还是不够清晰,给大家配合例子详细讲解一下。

校招求职产品经理的话,一般要做的项目有如下方向:
  • 产品分析
  • 产品设计
  • 用户增长
  • 竞品分析
  • 需求分析
  • 用户调研
  • 需求文档

大家可以从中选1个,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选多个,其实都结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那也要看你的时间,自行来安排

②接下来需要选择一个行业,因为行业在校招求职中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行业的话,可以优先你最想去以及有希望去的公司,举个例子,比如你想求职携程,那就可以研究旅游行业的相关产品和行业形态等等。(比如腾讯产培可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就是不用刻意去做这个行业)。因为校招中其实考察的是你的潜力和相关经历以及对应的理解和思考等等, 所以也不是说非要和求职的公司的行业一致,毕竟大家都是校招生。

③接着,你需要确定一个抓手
因为想的目标再大,也是要逐一拆解去做,所以我们做项目也是一样,需要确定一个抓手。
比如你想要做产品分析,拿旅游行业举例子,那就可以确定出这个行业包括的产品,然后先从中选一个深度分析,分析的过程如下:
  • 按照产品分析框架拆解和产出
  • 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功能点深入分析
  • 格式排版从头就好好做,养成好习惯

④增加深度与拓展
你目前做的项目现在可能还谈不上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项目,那可能还需要增加深度与拓展,那比如拿上面的接着举例子的话,你可以接着去从我上面谈的几个方向去拓展:
那可以接着就其中某个功能点或某个功能逻辑进行优化,先进行用户调研、然后是根据用户调研的情况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产品设计,再写需求文档,最后再做相关的用户增长方案。

上面是给大家这样的思路,具体做的过程其实还是比较久的,比如光用户调研就很细致,并不是简单的问相关用户问题就可以的。那这里讲的话就太多了,你需要自己去补足一下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学习《产品校招8大核心技能提升之道》


2)做的过程有什么注意事项

每一步要稳扎稳打
不要总想着一口气吃个胖子,毕竟你简历上的项目再牛,面试中一问你就露馅了,所以切莫心急,你可以多付出精力,多付出时间,但是不要想着一下子全部做完。

②一定要自己做
有很多同学可能觉得我去找一个现成的项目,了解一下前因后果就知道了,到时候就可以跟面试官说了,但是殊不知技术类的项目至少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非技术的项目基本是怎么都能说,但是如何自圆其说才是关键,问到你没有准备的或者你不知道的一下就露馅了,而且也很不深入,面试官对这些都是非常了解的。

3)最终应该如何呈现

①最终形成一个报告/作品集
这个作品集在面试的时候可以给面试官看,即使面试官不看,对你自己也是一个交代,因为照着作品集的标准去做,你会认真去做,这样对你的面试有帮助

②落实成项目放到你的简历中
项目完善后,最终可以放到你的简历中,具体怎么写,每个人不太一样,因为项目不一样,遵循相关简历撰写的法则即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听牛客大学公开课,都有详细专门的专题讲解,关注牛客大学公众号进一下官方群即可获得每期直播的通知和相关预告

4)如何为求职做准备

①简历投递环节,请用力加分
在你准备求职的时候开始,你的学历和学校都已经固定了,你能优化的也就是除了教育背景之外的一些模块了,所以这个位置一定要好好写,才能为你的求职增加竞争力。

②面试环节:只要写到简历上的,就一定要非常了解和熟悉,项目也一样。
你需要知道:
  • 请介绍一下你的项目
  • 你为什么做这个项目
  • 这个项目中有什么难点
  • 这个项目中为什么这样规划,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为什么
等等
这些框架问题至少要先搞懂,然后再分模块搞懂,比如你做过什么用户调研,为什么这么做,你这块功能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等等等等。

2、网上找项目,自己细心研究

如果觉得自己不想做,也可以网上找相关的项目总结,然后细心研究。
36氪经常会有一些案例,可以拿来研究,这种的弊端就是一些内容不够全面,不过可以自己拆解去分析,然后做成自己的项目。

牛客上后续也会给大家上相关的案例,供大家参考,也会带着大家来做,可以关注牛客大学公众号,后续会发布。

3、报名牛客产品冲刺集训营

如果说自己真的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或者觉得自己过程中真的问题多多,或者觉得自己做的也不知道对不对,想有个人指导。

那也可以报名牛客产品冲刺集训营,因为真的是有导师带着所有的都学到:
  • 导师带着做个求职项目
  • 每节作业1v1批改
  • 群内随时答疑
  • 直播答疑和讲解
  • 所有类型笔试题和面试题的题型解题思路与真题讲解
  • 求职技能提升
  • 简历指导
  • 模拟面试指导
这些内容全部加一起,牛客大学来补贴,只需要299元,如果觉得自己适合的话真的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最后的寄语

不管哪种方式,大家都是为了求职,牛客大学专业做求职指导,免费也好,付费也好,都是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现在对自己一定要有充分的投资,是指努力的投资,因为现在时间是最重要的,机会也是最重要的,毕竟春招只有一次嘛~

全部评论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3-30 09:04

相关推荐

03-19 14:49
已编辑
携程_产品经理(小语种)
三年前,我怀揣着期待和不安加入了携程,正式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回头看,这三年既有高光时刻,也有崩溃到怀疑人生的日子,但每一次挑战都让我变得更强,也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今天就想聊聊我的心得体会,给想入行或者已经在产品路上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第一年:懵懂但充满激情刚入职的那会儿,我真的什么都不懂,整天在“听不懂”与“装懂”之间反复横跳。第一次参加需求评审会,研发、测试、设计、运营各个角色轮番发言,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我却一脸懵逼,会议纪要记得支离破碎,甚至连自己设计的需求点都被怼得体无完肤。  更要命的是,研发同学问了我一句:“这个功能的技术实现方式你有考虑吗?”  我当时愣住了,心想:“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吗?”  后来才明白,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不能只管“做什么”,还要考虑“怎么做”。如果不了解基本的技术实现方案,不懂哪些需求是高成本、哪些是低成本,就很容易让研发团队陷入无效加班,或者因为实现难度大被直接拒绝。于是,我开始主动找研发沟通,甚至在项目推进时,跟着他们一起debug、跑测试、调API,慢慢地,大家不再觉得我是个“只会画原型的产品”。  那段时间,虽然经常加班到深夜,但看到第一个自己主导的功能上线,用户反馈还不错时,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第二年:从执行者到独立负责第二年开始,我逐渐从跟着领导做项目,变成自己能独立负责某些产品模块。刚开始压力很大,因为这意味着你不仅要负责需求,还要负责**数据分析、竞品调研、用户调研、甚至跨团队沟通**。  有一次,我负责优化一个机票预订流程的功能,目标是提高转化率。为了找到问题点,我看了大量用户反馈、录屏回放,还找了几个真实用户做访谈,最后发现是因为**用户在填写乘机人信息时,经常输错身份证号,导致支付失败**。于是,我们调整了输入框的交互方式,并增加了身份证OCR识别的功能,最终这个环节的转化率提升了5%。  那次让我真正体会到:产品经理不是拍脑袋想需求,而是用数据和用户反馈去驱动决策。  不过,这一年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有个项目因为涉及多个业务线,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开发团队觉得需求不合理,运营觉得影响现有业务,大家争论不休。作为产品经理,我必须在各方之间协调、说服,甚至需要做一些妥协。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产品不是靠一个人能做成的,而是要靠整个团队一起推动**,沟通和换位思考比单纯的产品能力更重要。  第三年:挑战、责任与成长到了第三年,我已经能独立带一个较大的项目,也开始参与一些战略规划。这时候,产品经理的视角开始发生变化,不再只关注具体的功能,而是思考整个业务的方向,如何让产品真正产生价值。  这一年,我接手了一个全新的项目,需要从0到1搭建一套新的增长体系。没有历史数据,没有参考案例,一切都得从头摸索。团队从最初的方向不明,到逐步落地,再到最终效果超过预期,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当我们看到这个系统上线后带来的实际收益时,那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不过,随着责任变大,焦虑感也随之而来。产品经理有时候就像“背锅侠”,项目延期了,老板会问你为什么没推进好;用户投诉了,你得想办法去改进;数据表现不佳,你要承担责任……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产品经理不仅是一个创造者,更是一个负责到底的人。  最后的感悟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足够让我从一个职场小白成长为一个能独立负责项目的产品经理。回头看,这份工作给了我很多东西:  ✅ **更强的逻辑思维**:每天都在分析问题、拆解需求、制定方案,不知不觉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 **更好的沟通能力**:从最开始害怕开会,到现在能自信地和各个团队讨论需求,沟通能力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  ✅ **更强的抗压能力**:产品经理的日常就是“多线程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但你会发现,面对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焦虑感就会减少。  当然,这份工作也很累,甚至有时候会让人怀疑自己。但只要你足够热爱产品、热爱解决问题、热爱创造价值,那就值得坚持。  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自己能继续在产品的世界里探索,也祝所有在职场奋斗的朋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如果你也在做产品,或者对携程感兴趣,欢迎交流!🚀🚀🚀
携程工作强度 96人发布 投递携程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20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