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笔记day12】2.1. 顺序表的形式

2.1. 顺序表的形式

顺序表的基本形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

图a表示的是顺序表的基本形式,数据元素本身连续存储,每个元素所占的存储单元大小固定相同,元素的下标是其逻辑地址,而元素存储的物理地址(实际内存地址)可以通过存储区的起始地址Loc (e0)加上逻辑地址(第i个元素)与存储单元大小(c)的乘积计算而得,即:

Loc(ei) = Loc(e0) + c*i

故,访问指定元素时无需从头遍历,通过计算便可获得对应地址,其时间复杂度为O(1)。

如果元素的大小不统一,则须采用图b的元素外置的形式,将实际数据元素另行存储,而顺序表中各单元位置保存对应元素的地址信息(即链接)。由于每个链接所需的存储量相同,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元素链接的存储位置,而后顺着链接找到实际存储的数据元素。注意,图b中的c不再是数据元素的大小,而是存储一个链接地址所需的存储量,这个量通常很小。

图b这样的顺序表也被称为对实际数据的索引,这是最简单的索引结构。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0-09 09:19
已编辑
沈阳农业大学 C++
修订
丿南烟丶:个人评价可以删掉 两个项目都是轮子项目,把一个转换成应用型项目,把MySQL和redis用起来 另外项目的时间可以标明一下
最后再改一次简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9-19 12:15
门头沟学院 Java
迷茫的大四🐶:这下是真的打牌了,我可以用感谢信和佬一起打牌吗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