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复习

1、 课件中的练习题,重要的名词解释

1) 进程: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2) 临界资源:一次只能让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叫临界资源

3) 死锁:2个或多个进程无限期地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发生的事件

4) 文件:是存贮在某种介质上的并具有文件名的一组有序信息的集合。

5) 请求分页系统:

在分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请求调页功能和页面置换功能。

6) 请求分段系统:

在分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请求调段功能和分段置换功能。

7) 临界区: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2、 

1)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并发性 ②共享性 ③虚拟性 ④异步性和不确定

2)两类接口:①作业级接口(提供一组键盘命令,让用户控制自己的作业运行)

联机用户接口   脱机用户接口

 ②程序级接口(它提供一组系统调用)

    用户态(目态) 核心态(管态)

3)分时系统时间片的计算:

用户数为n,每个用户分到的时间片为q,则系统的响应时间为:T=n * q

每个用户分到的运行时间片q有两个部分组成:对换s和真正处理t   q=s + t

 

3、操作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含义

1)生产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作业量

2)周转时间:从作业或命令的输入到其结束的间隔时间

3)利用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系统的一个指定成份被使用的时间比例

4、 

1) 分时系统的特征

① 多路性

② 独立性

③ 交互性

④ 及时性

 

2) 实时系统的特征

① 快速的响应时间

② 有限的交互能力

③ 高可靠性

 

5、 作业的几个状态:作业从进入到运行结束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1)提交 2)后备 3)运行 4)完成

 

6、关于进程

1)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

进程控制块记录着进程存在的特性信息,进程控制块与进程同生死。创建一个进程就要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当进程被撤销的时候,系统就要回收其的进程控制块。操作系统对进程的控制是要通过进程控制块来进行的,对进程的管理也是通过进程控制块来实现的。所以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

 

2)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 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3)引入挂起和激活后的状态、状态之间转化的关系

① 运行态/活动就绪态  ----(被挂起)--->静止就绪态

② 活动阻塞态  ----(被挂起)--->静止阻塞态

③ 静止就绪态  ----(被激活)---> 活动就绪态

④ 静止阻塞态 ----(被激活)--- > 活动阻塞态

⑤ 静止阻塞态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静止就绪态

 

4)进程的调度算法及调度顺序

①  先来先服务(FCFS

②  短进程优先(PJF

③  高响应比优先(HRRN

④  时间片轮转(RR

⑤  优先级调度

⑥  多级队列调度

⑦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

 

7、死锁:2个或多个进程无限期地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发生的事件

1)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

① 资源的独占性(竞争资源引起死锁)

② 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2)产生死锁的几个必要条件

① 互斥条件

② 不剥夺条件

③ 请求和保持条件

④ 环路等待条件

 

3)处理死锁问题的几个办法

① 死锁的预防(破坏四个必要条件的其中一个即可)

② 死锁的避免(系统安全状态与不安全状态的判断)

③ 死锁的检测和解除

④ 鸵鸟算法

(认为死锁是小概率事件,采取不预防不避免,遇到即关机重启)

 

9、

1) 信息量的类型取值含义

   ①公用信号量

   ②专用信号量

  

① 信号量>0:表示可供使用的资源数

② 信号量=0:表示资源被占用,无进程在等待

③ 信号量<0(=-n):表示资源被占用,有n个进程因等待而阻塞

 

 

2)P、V操作原理

3)信号量的值如何变化及进程的动作

10、

1)进程的同步机制的几个基本准则

① 空闲让进

② 忙则等待

③ 有限等待

④ 有权等待

 

2)不同的进程调度算法的进程调度序列排序

 

11、可变分区分配空间及回收空闲区时空闲分区表的变化

   1)可变分区:

是指在作业装入内存时,从可用的内存中划出一块连续的区域分配给它,且分区大小正好等于该作业的大小

2) 可变分区的分配和释放的基本思想:

分配时,首先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分区,即空闲区的大小比作业要求的要大,系统则将这个空闲分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成为已分配的分区,剩余的部分仍作为空闲区。回收的时候要检查回收的分区是否与前后空闲的分区相邻接,若是,则加以合并,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大空间

3) 可变分区的数据结构

① 空闲区表形式

② 空闲区链形式

4) 可变分区的分配算法:

①  最佳适应算法(BF)

②  首次适应算法(FF)

③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F)

④  最坏适应法

5)  

 

 

12、分页系统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化计算

 

13、页式、段式、段页式表和段表字段内容, 请求分页与请求分段系统扩充的页、段表字段的作用;

   页式:页号,页内地址

   段式:段号,段基址,段大小

   段表:

 

 

 

14、几种页面置换算法及画图;

   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FIFO

   3)最久最近未使用(LRU

   4)最少使用(LFU

 

15、I/O设备的分类,磁盘容量的计算

   1)按传输效率分类:

①低速设备

②中速设备

③高速设备

   2)按信息交换的单位分类:

      块设备、字符设备

   3)按资源分配的角度分类:

      独占设备、虚拟设备、共享设备

 

16、单缓冲、双缓冲的计算

   单:MAX(T,C)+ M

    双:MAX(T, M+C)

 

17、 位示图法的计算

 

18、存储管理的功能

    1)内存分配

    2)地址映射

    3)内存保护

    4)内存扩充

 

19、文件类型、文件的几种存取方法

    1)文件的逻辑结构:

从用户观点出发观察到的文件组织结构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逻辑结构的文件称逻辑文件

①流式文件 ②记录式文件

 

    2)文件的存取方法

① 顺序存取法

② 随机存取法

③ 按键存取法

 

20、文件系统的功能

    1)从系统角度:对文件存储器的存储空间进行组织分配回收,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保护

    2)从用户角度:文件系统主要是实现“按名存取

 

 

 

三、存储管理

Q1:从固定分区到可变分区,进而又发展到分页系统的原因都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然而分段存储管理的引入,是为了满足用户需要

Q2:段页式系统以分页的方式管理内存,能有效地提高内存利用率;又以分段的方式管理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Q3: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为了能实现请求调页和页面置换功能,系统必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扩充的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

Q4: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表项数减1的情况是:有上邻(低址)空闲去,也有下邻(高址)空闲区。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见见123:简历没有啥问题,是这个社会有问题。因为你刚毕业,没有工作经历,现在企业都不要没有工作经历的。社会病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6-27 20:15
还能挽救吗?找同学帮忙看了一下 字节怎么能如此对我
牛客26396789...:你这是严重红线,被发现你自己永远进不去,你那个同学直接走人,你还敢宣扬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