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图解

1、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2、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3、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4、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5、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6、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7、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rndguy:个人思路,抛砖引玉。 要我的话我先问清楚需求:要什么精度,什么速度,什么环境。 如果精度要求很低,平台也有点柔性的话,只需要输出pwm,然后开个中断记录各多少个脉冲,如果脉冲时间不对齐了就反馈控制电流加减就行。要求同步要求稍微高点的话可以在脉冲间做个线性插值,同步精度会高些。 但总体来说,如果直流有刷只有脉冲没有好的编码器的话很难做精准定位什么的(除非用一些电机磁路结构相关的奇技淫巧如高频注入什么的),所以要求更高就需要大量参数辨识和校准,那就慢多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