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节我将围绕 “热点” 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追热点、热点的种类、如何快速追热点以及如何搭建热点素材库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解,让你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追热点”这个新媒体人必备的技能。                 一、为什么要追热点    1.1 热点流量大  从根本上来讲,新媒体运营们每天在做的事都可以抽象成一个目的——抢夺流量。             一方面,热点作为互联网的流量聚集地,以一个又一个事件在短时间内快速连接了大量精准的目标用户和潜在用户。         另一方面,热点作为社交货币的一种,人们为了寻找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以及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会在一定时间内(甚至更长)持续关注和讨论这些事件,让热点的流量越来越大。                    以“罗志祥周扬青分手”为例,该娱乐热点最终阅读量达到 68.3 亿,讨论 131.5 万。          而在2019年4月,“人类首张黑洞张照片”这个科技类热点最终阅读量也达到 8.6 亿,讨论 41.5 万。               这些热点,动辄几十上百万人次的讨论,阅读量也能轻松破亿甚至数十亿,对新媒体运营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流量蛋糕”。                        1.2 传播效率高       追热点的人很多,但是追热点成功的人很少。          但是仍旧有很多人对追热点乐此不疲,因为一旦成功借势热点,账号和内容的传播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这个热点为例,@中国消防 当时结合自身人设,成功借势该热点,实现互动量过万,这个效果远高于日常内容的效果。                       二、 热点的种类  在介绍如何追热点之前,我们先来聊聊热点的种类。   常见的的热点大致分为两种:                   2.1 可预测热点    2.1.1 常规节假日       每年的法定节假日,是最容易产生热点的。         比如每年春节前的“返乡”、“团圆”、“催婚”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像情人节、520、圣诞节等常规外国节日或网络节日,也非常容易产生热点话题。   作为一个新媒体运营,对常规节假日的热点规划是必需掌握的技能,建议大家将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牢记。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如果经过巧妙的创意组合,将产品和“不相关”的热点结合,这样的追热点方式就会让人眼前一亮,实现 1+1>2 的出圈宣传效果。   杜蕾斯在追热点的时候,除了常规和两性有关的热点,还会选择像“哈利波特”、“世界杯”这些看起来和杜蕾斯产品无关的热点,进行创意策划,也基本都实现出圈的宣传效果。      对于突发事件这一类不可预测热点,新媒体运营是又爱又怕。 借势成功,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出圈传播效果,收割流量,既省钱又高效。 然而由于无法提前做好规划,强行追突发事件的相关热点,非常容易翻车;倘若不追,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借势热点收割流量。   所以,能否借势不可预测热点成为区分新媒体运营能力高低的重要参考之一。         如何才能快速又高效地追上热点、追好热点呢? 这里有一个技巧——5W法:What,Where,When,Who,Why。        作为一个新媒体运营,搭建自己的热点素材库是一件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平时在看到好的借势热点的案例,将其按照一定方式收纳进你的热点素材库。 一方面,这能锻炼你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助于加深你对“追热点”这件事的理解和认识;   你的热点素材库应该包括:热点时间表,高手的套路总结,竞对的动作总结,自己的技巧思考。   搭建热点素材库,只需要以下四步:    首先从你运营的账号出发,按照时间顺序,将热点分为【必须追】、【值得追】、【可以追】三个维度,依次罗列出来。 有了这个可视化的热点时间表,你再也不会错过每一个可预测的热点,能给每个热点的策划留出充足时间。    寻找那些总是能成功借势的账号,记录、拆解并学习他们的追热点方式。 这里我总结了一个技巧,。      多观察竞对们的动作,拆解他们追热点的方式,学习他们的优点,汲取他们的教训。 如果你运营电商类的新媒体账号,那么@盒马 、@淘宝、@天猫等微博账号,就是值得你学习的对象。 将竞对借势热点的动作,按照【经验】和【教训】两个维度进行拆解,总结出同行们值得借鉴的成功之处和该注意避开的雷区,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你的迭代,实现后来者居上。   首先将你往期追热点的案例进行拆解分析,总结出可复用经验和待优化之处,收纳进你的素材库。 然后,针对同一个热点,给出不少于 2 个策划方案,多种方案能加深你对追热点的理解,这样长期的刻意练习,能让你在今后的策划中给出更多新奇有趣的方案。          
点赞 0
评论 0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7-16 18:0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6-27 12:54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Java
累了,讲讲我的大学经历吧,目前在家待业。我是一个二本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最开始选专业是觉得计算机感兴趣,所以选择了他。本人学习计算机是从大二暑假结束开始的,也就是大三开始。当时每天学习,我个人认为Java以及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就这样持续学习了一年半,来到了大四上学期末,大概是在12月中旬,我终于找的到了一家上海中厂的实习,但我发现实习生的工作很枯燥,公司分配的活也不多,大多时间也是自己在自学。就这样我秋招末才找到实习。时间来到了3月中旬,公司说我可以转正,但是转正工资只有7000,不过很稳定,不加班,双休,因为要回学校参加答辩了,同时当时也是心高气傲,认为可以找到更好的,所以放弃了转正机会,回学校准备论文。准备论文期间就也没有投递简历。然后时间来到了5月中旬,这时春招基本也结束了,然后我开始投递简历,期间只是约到了几家下场面试。工资也只有6-7k,到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已经没有当初学习的心劲了,好累呀,但是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去。在家就是打游戏,boss简历投一投。每天日重一次。26秋招都说是针对26届的人,25怎么办。我好绝望。要不要参加考公、考研、央国企这些的。有没有大佬可以帮帮我。为什么感觉别人找工作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感觉自己每一步都在艰难追赶。八股文背了又忘背了又忘,我每次都花很长时间去理解他,可是现在感觉八股、项目都忘完了。真的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学习了。图片是我的简历,有没有大哥可以指正一下,或者说我应该走哪条路,有点不想在找工作了。
码客明:太累了就休息一下兄弟,人生不会完蛋的
如果实习可以转正,你会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强大的马里奥:不太可能,我校计算机硕士就业率9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