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安防公司-测试(一面)

岗位:软件测试
面试时间:15min(电话面试)
面试问题:
1.自我介绍
2.为啥想做测试,你怎么看待软件测试,测试在整个项目中扮演的角色
3.项目的评价功能测试点
4.测试流程
5.用例包含哪里
6.Python了解嘛,requests你是怎么用的,简单说一下
7.看你有做过ui自动化,说一下selenium
8.pytest会吗,说一下他的规则
9.pytest的命名规则可以改变嘛
10.Linux熟悉嘛,讲一下你用到的命令
11.数据库掌握的怎么样,讲一下多表连接
12.postman和jmeter会用嘛,说一下jmeter的使用过程
13.为啥想来杭州发展
14.反问环节#实习#
全部评论
知道是哪个公司了哈哈哈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11 14:10 浙江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10 12:18 广东

相关推荐

岗位描述:boss直骗上是测试开发,短信&面试是高级测试一面:周一晚七点,视频面试,应该是主管级别自我介绍接触软件测试至今多久目前主要负责的方向为什么会做某个项目,目的是在某个项目中具体负责了哪些内容讲一个参与了测试的项目有个购物车的需求怎么测(上个问题回答得不满意,问这个来考察)觉得为什么自己绩效比别人好平时工作时长,加班怎么看现在和期望薪资(想先了解薪资体系,但没介绍,让大概估个数)反问如果合适两天左右有通知,35min
一笑而过2222:以下是购物车功能测试的全部功能点 一、商品添加相关 - 从商品列表/详情页添加商品,是否成功加入购物车(数量、信息正确)。 - 重复添加同一件商品,数量是否累计(如添加3次,数量为3)。 - 添加不同规格商品(颜色、尺寸、型号等),是否作为独立商品显示。 - 商品库存为0时,能否添加(需提示“库存不足”)。 - 超过商品限购数量(如单用户限10件),能否添加(需提示并限制)。 - 未登录状态添加商品,登录后是否同步至账号(游客购物车场景)。 - 商品下架/失效后,能否添加(需提示“商品已下架”)。 - 加入购物车时,是否保留商品当前价格(后续价格变动不影响已添加的)。 二、商品修改相关 - 手动输入数量(如直接改“5”),是否生效且不超过库存/限购数。 - 点击“+/-”按钮调整数量,增减是否正确(数量为1时“-”是否禁用或提示)。 - 修改商品规格(如颜色从黑改白),是否替换原商品或新增(依业务逻辑)。 - 修改数量后,商品小计(单价×数量)是否实时更新。 三、商品删除相关 - 单个商品删除:点击删除按钮,是否移除该商品,数量清零。 - 批量删除:勾选多个商品后删除,是否全部移除。 - 清空购物车:点击“清空”按钮,是否删除所有商品,是否有二次确认。 - 删除后返回商品详情页,重新添加该商品,是否正常显示。 四、选中状态相关 - 单个商品勾选:勾选后是否标记“已选中”,结算时是否包含。 - 全选功能:点击“全选”,所有商品是否均被勾选;取消全选,是否均未勾选。 - 部分选中时,“全选”按钮是否显示半选状态(如10选3时)。 - 新添加商品,是否默认选中(依业务逻辑)。 - 选中商品被删除后,全选状态是否联动更新(如删光选中项,全选取消)。 五、价格与优惠相关 - 选中商品的总价是否正确(各商品小计之和)。 - 商品单价变动时(如商家调价),已添加商品的单价/小计是否同步更新。 - 勾选商品满足满减条件(如满200减30),总价是否自动扣减。 - 适用优惠券时,选中商品是否正确计算优惠后金额。 - 商品含运费/税费时,选中后是否计入总价(依业务逻辑)。 六、关联流程相关 - 选中商品点击“去结算”,是否跳转至结算页,信息(商品、数量、价格)是否一致。 - 结算过程中返回购物车,商品选中状态、数量是否保留。 - 商品从购物车下单后,库存是否扣减,购物车中该商品数量是否减少(或移除)。 - 订单取消后,商品是否自动回退至购物车(数量恢复)。 - 购物车商品与收藏夹联动:已收藏商品添加购物车后,收藏状态是否保留。 七、异常与边缘情况 - 购物车为空时,是否显示“暂无商品”提示及去逛逛入口。 - 商品因规格下架(如某尺寸售罄),购物车中该规格商品是否提示“规格已失效”。 - 长时间未操作(如登录过期),修改购物车是否提示重新登录。 - 同一商品在多设备登录时,购物车操作是否实时同步(如A设备添加,B设备是否显示)。 - 批量操作时网络中断,重新连接后是否恢复正确状态(如删除一半时断网)。 - 商品数量为0时(如被其他订单买光),购物车中是否提示“库存不足”并禁用结算。
查看9道真题和解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七月中入职,到今天刚好22天。期间上了17天班,还加了2天的入职培训。培训刚结束的第二天我就被直接安排进项目,连看文档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是“干中学”的节奏——而这,还是一个我此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之前的实习主要是做纯软件测试,而现在是软硬件结合的测试。ROS、Ethercat、IMU、RGBD、伺服电机、各类传感器控制……对我来说简直是一脸懵,完全处于“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好学与主动请教”是融入团队、上手工作的最快方式。因此,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便积极去询问相关开发人员。有的开发非常友善且高效——能快速定位问题,并发来详细的解决方案,甚至在远程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还专门跑过来帮我处理(有的开发工区离我足足200多米,需要下14楼再上17楼,真的很感激)。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某位开发,我遇到三个问题找他帮忙,结果三次都被草草搪塞,问题一个也没解决。为什么我会反复找他?因为操作文档就是他写的,而他的文档不仅步骤混乱、缺乏逻辑,甚至有些关键步骤直接一句“此操作较为基础,不予介绍”就略过了……我来了一周不到,就优化完了三份操作文档,因为不优化,第一次干的人根本看不懂最近一次测试中,我遇到🤖运控无法启动的问题。因为这台机器人装配方案与前几台不同,我便根据文档作者找到了他,附上了详细日志和问题描述。他只回了一句“需要更换环境设置”,但具体如何更换、在哪个容器的哪个配置文件中操作,却一句没说。我继续追问,能否具体说明一下。他的回复是:“可以去问豆包,软测不能不懂这些。”说实话,我当时直接愣住了。一个刚入职不到一个月、完全没接触过机器人系统底层的校招生,面对的是公司自研、网上查不到任何文档的复杂系统,你让我去问豆包?后来,我靠自己翻了整整七八十页的Ros和Ethercat操作文档,又对照了好几个测试流程文档,才勉强摸索出了解决方案。原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结果今晚主管突然开会,说:“以后测试这边遇到问题,先在内部交流,确认无法解决再去找开发。有些开发爱打小报告,喜欢直接在有领导的大群里阴阳怪气。有些人就爱抓住你的小把柄来恶心你……不过我们测试也要强势起来。没有说明文档的提测、缺陷验证,直接打回去。项目上出现的问题直接在项目群里说,别私聊开发,免得扯皮。”听完我当时真有点绷不住了。原来,还有这种人。你文档写得一塌糊涂,不让问问题也就算了,还背后给人捅刀子?部门之间再怎么“博弈”,也不该把“为难新人”当做手段吧。每天都是在摇人Call人的路上,遇到问题,需要摇到系统、通信、结构或者装配来对应解决,测着测着,一台🤖就整到晚上十点
你讨厌什么样的同事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