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的工作原理

当浏览器发起跨域请求时,会在请求头中添加一个Origin字段,该字段指示请求的源(即发起请求的域名)。

https://www.nowcoder.com/issue/tutorial?zhuanlanId=Mg58Em&uuid=456a48fa4a04479f838fbdd83424b855

#前端#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检查Origin字段,并在响应头中添加一个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该字段指示允许访问资源的域名。

如果服务器允许该域名访问资源,就会在响应头中添加其他的CORS相关字段,如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允许的HTTP方法)、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允许的请求头)、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是否允许发送凭据)等。

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会检查响应头中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如果该字段的值与请求的源匹配,就会将响应交给网页应用程序处理,否则会抛出一个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CORS机制可以限制跨域请求的访问范围,从而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头像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5-28 17:15
猿辅导 Java后端日常实习 800一天
点赞 评论 收藏
转发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