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一面完没动静多就回到人才库啊

九月14号面的,到今天也没动静。 明天会回到人才库吗? 公众号上发信息查进度也没回应,找不到hr
全部评论
这个我熟,一般五天没操作就自动入库了
9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18 16:42 江苏
回两次了,人才库里人好多,好温暖,我好喜欢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21 19:16 山东
我12号面的今天回的人才库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18 16:41 北京
我13号面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18 23:27 辽宁

相关推荐

10-15 16:36
门头沟学院 Java
个人背景:双9 本科非科班转码当前状态:秋招投递30+家公司,面试近40场,目前多家大厂offer家庭出身:某北方4线城市,普通小家庭,无任何人脉、资源有人说,让我去考公务员,稳定,有面子还有人说,不要做计算机了,太累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了这条路从待遇上:头部大厂一年相当于公务员两年甚至更多,那么我干到40岁就相当于公务员55+。消极点看,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我怎么知道不会出现意外?如果生了大病,或者想要买车买房,无论如何,先把钱包充实起来总是没错;而公务员得到的只是保证,并且选择了公务员,那么可能后续就一眼望到头。说实话,很羡慕那些可以选择公务员的人,他们要么是家庭出身所在的城市就已经不错,回家也无所谓错失机会;要么是家庭积累,不需要考虑未来的机会。从平台上:在大厂能够结交更多厉害的人,见到更广的世面。在大厂,我看到了一些和我类似的人,凭借自身努力,爬到了这一平台,他们都尝过在黑暗中努力的痛苦,能互相理解,彼此欣赏。在前进的路上彼此搀扶,无形中成为了彼此的人脉。而公务员或体制内,这些人脉的获得可能就复杂的多,而我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相对的,大厂对我更加公平。从城市上:大厂给我的福利与所在的地方,能够让我走出小家,拓展视野。选择公务员的同学,要么是回到自己家,要么是留在大城市。大城市的公务员十分难得,堪比登天;而其他城市的公务员回去就是限制了自己的机会,一旦进入则无法跳出。作为小城市出来的自己,已经知道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可以留下,那为何不在互联网行业立足脚跟?从个人理想上:大厂能让我持续学习,保持竞争力,后续有更多选择。进入国企或者体制内,意味着技术不再是第一重要的竞争力,可是对我来说,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呢?为什么我要放弃我擅长的技术,而去竞争其他维度。即使后续不稳定出现变动,大厂能够让我持续学习,未来的选择也更多,甚至能考虑和认识的大佬尝试简单的创业。感觉大厂是对普通小地方出身的人最大的翻身机会,只要努力那么机会就更多,这是多么美妙的事~
勇敢的她选钝角:体制内得看你出身,没有靠山不好混
大厂VS公务员你怎么选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0-21 12:21
已编辑
浙江理工大学 销售工程师
截至上周五,鼠鼠我从9月初秋招已经投递了大概60份简历,投递量不算特别大,都是官网一个一个填简历投的。面试一共15场左右(算上3个AI面试),其中美团hr面挂,京东2面挂,美的3面终面挂,还有的AI面完就挂和一面挂。投递岗位大多第一志愿销售工程师,第二志愿技术支持,大多都是投了就石沉大海,约面的也感觉有点像KPI。美团10.10投递,10.11突然电话面,没准备所以面得稀烂但过,10.14早上二面下午过,10.15早上hr面下午回到人才库,流程快得让我怀疑是不是部门没有人面,所以把我拉来当KPI。京东也是一样,10.14一面好几个技术问题都没答上来也稀里糊涂过了,10.15二面倒是感觉还行,泡了两天挂了。美的时间线记不清了,流程整体也很快,群面都没说几句话就过了,终面完泡不出来,又回到二面评估了。美团是城市大客户合作,京东是新锐之星技术支持,美的是区域服务经理,都是一些相对不那么热门的非技术岗,刷KPI的可能性会不会比较大?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类似的感觉。鼠鼠我现在在犹豫要不要再修改下简历然后弄个销售相关的项目,还是说继续海投?现在觉得目前的这个秋招形式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大佬offer打牌,也有人辛苦老半天颗粒无收。感觉秋招就想开盲盒,除了面试结果根本没有什么正反馈。我的竞争对手是什么bg?他们的整体表现如何?我的表现在整体中又是如何?我的简历在候选人中是什么水平?这个岗位到底有多少人面试?面试官如何看待我的表现?我到底哪些地方答得好哪些地方答得不好?这个岗位表现最出色的人到底有多厉害?中学时代的考试都可以知道具体的对错,但是现在只能知道一个结果,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调整。学校整天吹嘘就业率多高,真想问问导员到底正经就业了多少人?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到底多少人?进入中厂及以上的比例有多少?都是什么时候才开始收到offer的?秋招到底有多少人找到工作了?学校今年又扩招了,最近正在举办社团纳新活动,看着一大批韭菜开心地憧憬自己的校园生活,未免感到悲哀。当年我也是这样充满向往,现在秋招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之后已老实,学院也只顾搞着一些形式主义的教学评价之类,完全不把学生的死活放在眼里。中国高校的教育体系早已崩塌,少数大佬能靠自己卷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大多数人什么也没学到就稀里糊涂的进入了社会,这也许是秋招使大多数人都陷入迷茫的原因吧,92的比例毕竟只占一点,大多数人的困境应该与我相同。不过好在也遇到了比较好的面试官,上周五面大华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听声音就很知性的面试官,虽然没开摄像头感觉很像KPI,但是本来只有15min的面试,就我不足的地方给了一些建议,大致是说我需要学习很多销售相关的知识,去看一些相关的课程,去用更多的行动来证明自己对销售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相关的技能匹配度,而不是空口说自己有多想做销售,或者是仅仅结合自己的技术支持经历以及对销售的一些理解,这些无法体现自己相较于他人的竞争优势,而且本身我自己确实也没有销售相关的实习经历,在销售思维和方法论上也确实有所欠缺。另一个是今天下午刚投递了德施曼的销售和技术支持岗位,hr姐姐就打电话来做了简单的了解,问我为什么想做销售,以及告诉我没有垂直的实习经历,简历很难过业务部门的初筛,建议我多关注技术支持岗位。父母都希望我考研或者考公,我本来想走开发岗,做了技术支持的实习以后感觉没啥前途,想转B端的销售,投了挺多不是石沉大海就是KPI,只能说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竞争难度只有三种:大、非常大和非常非常大,基本不存在什么竞争小的岗位。唉,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难道真的应该继续做技术支持吗?感觉很多市面上的非技术岗门槛都不高,只要学学就能干,只是能做到什么高度取决于个人水平,但是现在没有垂直的经历连入行的门槛都够不到,根本没有尝试的机会。都说年轻人要多去尝试各种岗位,不断试错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笑的是社会根本不给你试错的机会,没有垂直的经历连简历都过不了,如果经历太多又会觉得你不稳定、没有方向、不想深耕一个行业,说到底还是人太多了,要是只有100万毕业生企业就老实了,这变态内卷的时代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被变态的社会评价体系绑架的中国人一辈子都在上岸。这几天唯一的好消息是数字货币小赚一点
投递美的集团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