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和hr面试了我50分钟左右,聊天过程挺愉快的,虽然招聘信息有薪资,但是面试的时候没问,希望我不会被刷KPI
点赞 评论

相关推荐

1 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增量市场转为存量竞争:过去十年,客户端开发(尤其是移动端)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红利。然而,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12亿,渗透率接近饱和,新增用户增速降至个位数。市场从“争夺增量”转向“瓜分存量”,头部应用(如微信、抖音、淘宝)垄断绝大多数流量,新App获客成本飙升。中小厂商难以突围,导致纯客户端岗位需求锐减,企业更倾向于优化现有App而非从零开发新产品,甚至直接依托超级App的小程序生态(如微信、支付宝)降低开发成本。  2 跨端技术崛起,原生开发需求被挤压:为降低多端适配成本,企业普遍采用跨平台技术(如Flutter、React Native、小程序)替代传统原生开发。例如,闲鱼、美团等头部App已通过Flutter实现代码复用率超80%,而微信小程序生态容纳了数百万轻应用,进一步减少独立App的需求。原生客户端开发者若仅掌握平台特定技术(如Swift、Kotlin),竞争力将大幅削弱。即便在需要高性能的场景(如游戏、音视频),跨端方案也通过Skia引擎、原生模块混合开发等方式逐步渗透,原生开发的“护城河”日益收窄。  3 大前端融合趋势下,单一客户端技能价值稀释: 企业对开发者的技术要求从“专精单一平台”转向“全端通吃”。招聘需求中,“客户端+前端”“Android/iOS+小程序”的复合技能成为标配。例如,字节跳动等大厂已推行“大前端”团队模式,开发者需同时应对Web、Native、Hybrid等多种场景。纯客户端开发者若无法扩展技术栈(如学习JavaScript、Node.js),不仅晋升机会受限,还可能因团队结构调整被边缘化。这种趋势使得客户端岗位的“纯粹性”逐渐消失,转而成为大前端领域的一个子集。  #客户端# #客户端研发工程师# #客户端面经# #客户端春招#
投递蚂蚁集团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第一年:如题,本人22届毕业生,学历双非一本,应届时还总刷力扣,每天实习上下班刷牛客上的面试题,当时中大厂offer 3-4个,小厂offer通过率80%以上,几乎面就给offer,因为大厂的都是非核心部门,就选择去了一个非一线城市的中厂,虽然薪资只有14k,工作每天勤勤恳恳,肯定是组内最后一个走,自己工作完成后看看组内代码,23年9月开始,公司内部传出裁员,其他组应届生陆陆续续出现被裁,防止被裁不好找,就主动投简历,1个月内,拿到一家同base20k的口头offer,为了利益最大化,想抓紧拿到赔偿,天天迟到+到点准时走,一周内如愿拿到n+1,不出意外,我的offer应该审批完了,转折点来了,offer审批没通过,原因是综合评估有比我更好的,接下来就是比较难受的遭遇了第二年:当时很慌,天天晚上睡不着觉,每天把boss直聘投满,可能当时背景还不错,一周内,滴滴,美团,携程,飞猪,网易,百度,字节等大厂都约到了面试,不出意外,全挂,只有飞猪走到了hr面,也是综合评估挂了,然后开始投中小厂,两周内拿到了北京18*14的offer和成都15*14的offer,北京是一个厂大但不是大厂的企业,而且当时觉得,还没应届时给开的多,应届大厂的白菜价都是20k+的,成都是个初创公司,老板说的很好,我们第一批进去的人盈利会给股份和期权,而且有位10年经验阿里P7的大哥一对一带我,当时果断去了,老板人真心不错,大哥也很好,天天10点上班,晚上6点准时就走,真的感觉很舒服,觉得能稳定下来,力扣也不刷了,题也不做了,6点准时去健身跑步,好景不长,24年7月,老板融资失败,资金链断了,公司直接解散,连赔偿也没有,好好好,又开始找工作了第三年(第一次求职):因为长期没刷力扣,算法几乎都不会做了,投了个成都的蚂蚁和贝壳,全挂,这时也没那么执着于中大厂了,就全国海投,2周3offer,一个北京的18*16,一个18*14,一个上海的20*14(当时说10个转正4个,果断拒了),这时候,去一线薪资没到20k,我也接受了,18*16的年终写到offer里,而且公积金社保都最高比例,另外的一家是最低标准,每个月210的公积金,回家玩2周,来北京租房+入职就用了3天,可能在成都呆的太爽,一来哪哪都不适应,租房翻了一倍,hr说好的天天7点就能走,结果是天天7点大哥们都回家办公,10点活都干不完,每天11点走,加班强度巨大,和同事混熟了才知道,就在去年3月份,我那工位的上一个大哥猝死了,就死在了我的那个工位上,组内来了几个大厂出来的大哥,全适应不了,3月内全跑了,emmm,不知道我是真身体顶不住,还是心理作用,连续几天感觉头晕,去医院一查,左心房回流+血压150+,天天心脏不舒服,和女朋友说完全不理解,她总说,为啥全世界就你累,而且说我来北京,陪她说话少了,她说没有安全感,我俩总产生矛盾,12点到家,一般都会先吵2个小时架再睡,再自己心里难受个1个点,那4个多月几乎天天都凌晨3点多休息,8点半起来上班,每天眼眶都是红的,处了6年的女朋友也分手了,真心有点顶不住了,和爸妈说不太想干了,想换个轻松点的,然后硬挺到过年,拿了个年终,绩效给打的15薪,干了半年,一折合也就1个月左右,当时信心十足,觉得这一个月内肯定能找到合适的,然后。。。。第三年(第二次求职):因为老家东北,想就直接找北京的,回家还方便,当时也挺顺利,2月5号开始找工作,到2月20号,3周4个offer,一个几个人小公司,14*14,一个外包,15*14,一个ai相关的,18*15,一个和原来项目一样的公司,19*14,因为觉得ai发展肯定要比我原来项目要好,果断去了,hr当时说,试用期全薪,但是要签3月劳务合同,从来也没试用期挂过,就没当回事,领爸妈旅游了1周,3月3号入职,好好好,入职之后,研发团队就10几个人,后端就4个,ai还不是我们做,有个算法的大哥专门做,寻思来都来了,那就干吧,以后看看ai咋实现的,出去面试就吹自己的东西还不行吗!!!我负责的是一个新的业务,从产品-前端-后端-测试,都是新人,产品写完产品文档,第二周钉钉给他发消息,直接人没了,当时就觉得有点怪,然后不给时间熟悉业务,立马让我们投入开发,需求文档只写了第一版,完全不明确,项目经理就说,让我多问产品,TMD产品都走了我问谁?说让我问之前的产品+1,结果需求是改了一版又一版,让我在两周内上线,emmmm,又开始天天加班到9-10了,周末还加了一天班,说给调休,第三周前端ui代码刚提测第二天,正和前端对接呢,他和我说试用期没过,立马给我惊到了,上网一查,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好家伙,原来是不缴社保,没赔偿,当时就预感不好,不出所料,那周技术总监在cr代码的时候,不看逻辑,开始找我英语单词使用了,印象很深刻,课程的实体,我命名为LessonDTO,他说我为啥不用Course,这都不懂吗,我真不知道啥区别,无力反驳,3月20日,我负责需求全部提测,3月21日bug修改完,找我谈话,试用期没过,劳务合同没赔偿,我真nm,当时心里真有一万个cnm想骂出来,哈哈哈第三年(第三次求职):当时问了下之前19k的offer能不能狗回来,hr说都招满了,然后从3月24到今天4月14,面了3周整,一共面了6家,其中一家一面还没给反馈,剩下5家,一个嫌我今年要的多(去年开18*14的那家,我今年要20,因为他公积金每月210,我上家每月4320),一个综合评估挂,一个口头开19*14,今天上午10点告诉我hc没审批下来,一个开18.5*15,流水都交上去了,结果他们找到更好的了,一个今天hr找我说offer开15*15,公积金全额5%,然后在2个小时内,说offer又发不了了,这点提一嘴,前前公司产品在这家待过,我问了下他这加不加班,公司咋样,他说帮我说说好话,联系下这的研发总监,结果他给人来一句,我技术不好,去这了多照顾照顾我,offer直接发不下来, hr在boss上没和我说原因,打电话给我说了下怎么回事,哈哈哈希望五一前能找到满意的吧,最近这一年,经历的不一样了,心态反倒好了,希望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也都擦亮擦亮眼,现在坑人的公司太多了!!!加油#求职现状#
菜鸟一枚😬😬😬:感觉近2年就业行情不太好,希望大家也别太焦虑,有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得承担后续带来的问题,希望大家在选择上可以多考虑考虑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