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完蛋,我大抵是要毕业即失业了,从数据角度大概能看出26秋招竞争的确过于激烈了。
简介
截止到目前(10月底),共41份简历通过(进入测评、笔试、面试中的一环)。其中笔试次数24次(18+6),一面次数9次,二面次数1次。
背景
主要找Java后端开发。为什么说是主要?因为后面已经打算搞其他的了,全栈/Go,要求已经降低到有工作就行了。
我是26届毕业生,211本,人工智能专业,有1个业务项目(苍穹外卖改版-微服务架构)+1个轮子项目(RPC,做了5个扩展点且有开源项目贡献经验),无比赛经验,无实习,证书是CET4和NCRE二级。
第一阶段(9月)
该阶段目标:找大厂笔面试。
复盘时间:2025-9-30
笔试总次数:18
进入一面次数:2
关键结论:
- 哪怕笔试至少80分(算法题AK且存在选择题),也才1/3概率进面。
- 刷完Leetcode hot 100后,算法题AK概率能够至少有1/3(至少有4场,是hot 100的原题/变形题 作为压轴题【比如“树的最大路径和”、“快递分拣”、“编辑距离”等】,而我当时还没刷完或者忘记思路了),并且一定一定要看到这题就会想到最优解(达成方式:每次默写而非看懂后就CV+至少二刷)。
其中有编程题的16场,情况如下:
- 过0题次数(爆零):4。4/16
- AK:5 。 5/16
- 差一道:4。4/16
- 其他(比如三道只A了一道):3。3/16
还有两场无编程题的笔试,一场是60分,一场是至少80分。
总结(预估情况,因为查不到笔试成绩。按100分是满分来算的话:AK且存在选择题的是至少80分,差一道是60~80分,爆零是低于40分,其他情况是40~60分):
- 有 6/18≈33% 能够至少80分。
- 有 5/18≈28% 是60分~80分。
- 有 3/18≈17% 是40分~60分。
- 有 4/18≈22% 低于40分。
也就是说,有60%左右是至少60分的,33%左右是至少80分。
6场至少80分的笔试中,只有两个大厂(“招银云创”和“卓望”)进入了一面,也就是哪怕笔试至少80分,也才1/3概率进面。
第二阶段(10月)
该阶段目标:主要是找中小厂笔面试 + 捡漏部分大厂笔面试。
复盘时间:2025-11-1
笔试次数:6
因为中小厂一般很少笔试(笔面试比例意义不大),所以下面主要看技术面试(不含HR面和AI面):
进入一面次数:7
进入二面次数:1
关键结论:
- BOSS直聘得到的回应要远远多于牛客、实习僧、猎聘、前程无忧。
- 面试表现一定要至少达到80%,即面试官问你10个问题,你至少要答好8个问题(复盘的时候认为自己是答好了的而非简单提了一下或没答上来)。有时候,对于一些时长很短比如20分钟的这种面试,如果回答不上来/不好的问题数量大于等于2,那也基本寄了(大中小厂都适用)。
- 中小厂的面试官千奇百怪。有个面试官说我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太想表现自己了)。还说我自我介绍读稿,但是我特么眼睛一直盯着摄像头好吧(背了1个多小时才这么流畅的)。 还有个面试官问的问题不好(问的范围太大),还说我没有精准地把握面试官想问的东西(我靠,你想问啥直接问啊,还要我猜呢)。有个面试官和我谈几天前笔试做的题并问我这行代码什么意思,我思考了30秒左右后(因为那个笔试平台把我的之前调整的缩进全取消了,难绷),清晰地说了出来,结果他说什么“如果是你自己写的代码,不会想这么久”,太难绷了哥们,看自己代码思路不用时间么?何况缩进都删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