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亲自下厨,“人间烟火气”背后的京东商业哲学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5_09_22_790924.shtml?s=syyldbkx

刘强东,最有“人间烟火气”的企业家。

9月16日晚,首场京东品酒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在这场大型“网友见面会”现场,刘强东系上围裙,亲自烹饪老家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大佬下厨”,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据报道,刘强东现身线上直播后,京东旅行直播间场的观众数量飙升破百万。

谈到在新市场的布局,刘强东说,不希望酒店进入价格战,不想让酒店从业者把价格进一步降低,最后卷到服务品质下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整个生态受到破坏。“京东接下来将发布的全新酒店发展计划。”

再次起航,这一次京东想用守护人间烟火气的初心,将行业“再做一遍”。

“东哥”系上围裙,京东再次“创业”

这是刘强东第一次上直播。系上围裙、亲自下厨的他,直言自己“很紧张”。

刘强东的第一次创业经历,正是开餐厅。

2014年在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里,刘强东曾分享了第一次创业心路历程:第一是觉得“吃”是刚需,“老百姓不管怎么样,都需要食物”;其二是“自己也是吃货,还喜欢做菜”。但由于部分员工的不诚信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场创业最后以失败憾终。

刘强东把那次失败的责任归咎于自己。他说,他不仅要担负餐厅破产的责任,也要担负对员工的责任。因为没有教导好员工,没有很好的制度和流程,最后这些员工经历餐厅倒闭,再找工作、待遇降低,又一次回到过去——从有空调的房间搬回地下室去,重新再去过那种没有自尊的日子,“这些都是我造成的”。

20多年后,刘强东和京东全面重返餐饮和酒店市场,开始新的“创业”。

刘强东说,他无意中从一次聊天里得知,传统外卖市场的平台扣点高达25%,但他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就是开餐厅,他很清楚全国没有几个餐厅的净利润率能到25%,高佣金容易导致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从业者不得不降低品质,甚至出现幽灵餐厅等问题。

或许,这正是京东再次“创业”的原因之一。

在最关乎人间烟火气的餐饮和酒店赛道,京东又杀回来了,它正在努力实现自己所信仰的一切。比如诚信经营、正道成功,比如建立在“三毛五理论”之上的“大同”。

在聚焦品质外卖、为商家创造良好生态的同时,京东还在探索创新模式——七鲜小厨。据透露,开出首店至今,“七鲜小厨”每天至少有1500笔订单,带动5公里范围内很多商家单量暴涨30%以上。刘强东说,“这意味着,我们没有挤压这个范围内餐饮从业者的生存空间,反而给他们带来信任和更多流量。”

更多劳动者也因京东更健康、开放的制度,拥有更好待遇和更多尊重。

据此前消息,京东享受五险一金全职骑手的员工数量超过15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加。另据京东财报,截至今年6月底,京东全员已达90万人,仅半年就新增20多万人。

20多年前那个餐馆少年被击落的那柄剑,今天正被逾九十万京东人重新握紧。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让消费者有更好体验,让从业者更有获得感,这正是京东想做的。

继订机票无捆绑、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三年0佣金后,京东推出“京东品酒会”IP,依托供应链能力,创新联动酒店和酒品牌,为用户带来“品名酒、交朋友”的差异化住宿体验。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说,京东有优质的供应链,与酒店住宿场景深度融合,既能开源(创造市场增量)又能节流,这正是酒旅行业当前迫切需要的。

此外,京东旗下的七鲜小厨开放和酒店的合作,打造“AI/Robot+吃+住”的全新商业模式,通过酒店和餐饮供应链的融合,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增量。目前,七鲜小厨已与锦江酒店达成合作,并与开元旅业、希尔顿惠庭等达成合作意向,将入驻酒店为住客及周边用户提供品质外卖服务。

谈到“反内卷”,刘强东说,现在国家强调“反内卷”,加大整治“内卷式”竞争力度是非常对的。“有两种卷法:一种是往下卷,往低端卷,让整个产业链的人没有好待遇,这种卷要大力反对;另一种是向上卷,要卷质量好、价格公道、更加安全,希望我们国家支持某些行业往上卷。”

刘强东说,期待通过在外卖和酒旅市场的创新,真正解决从业者、消费者、平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平衡问题。尤其平台型企业需要自我克制,不能卷走产业链中的绝大部分利润,而是应该形成共赢。

价值创造:京东商业模式的底线思维

对“生态共赢”的坚守,京东刻进了骨子里。

创业至今,京东始终坚持“三毛五理论”的经营理念:如果京东有机会赚一块钱,只拿走其中的七毛,多给合作伙伴留三毛,拿走的七毛中三毛五留给员工作为福利和激励,剩下的三毛五留给企业未来的发展。

在“三毛五理论”背后,是京东一以贯之的价值创造逻辑。

外卖,酒店、旅游,京东的出发点始终都是“做大蛋糕”,而且是做优质的“蛋糕”。

过去行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管是做外卖,还是做酒店、做旅游,几乎绝大多数的线下实体行业都无法回避佣金问题:过高的佣金会挤占正常的经营支出,抬高企业成本;不缴纳佣金,相当于“自绝于网络流量之外”,严重影响流量和订单。

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巩固所谓市场地位,传统平台往往会进一步引导商家压低价格。当商家疲于维持生计,最为本质的体验和服务,反而被冲淡了,消费者也反受其害。

京东入场就是要打破“沉默的下沉螺旋”。一方面,京东积极为线下行业商家降佣减负。比如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将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另外一方面,京东发挥供应链优势,为商家寻找新的场景,提供差异化体验,解决消费者体验环节中的痛点,主动去做增量,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在传统消费环境下,住宿和餐饮供应链是相对孤立的。餐饮商家、酒店和消费者,三方存在很大的信任成本——一些酒店为了规避外卖食品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甚至只支持用户到前台自提。京东七鲜小厨和锦江酒店达成合作,为酒店和周边用户提供品质外卖,其实就是用“吃+住”融合商业模式来解决行业既有痛点,创造消费增量。

在京东眼里,它所拥有的线上流量、供应链基础设施和一站式服务优势,并不是独立于线下消费供给之外的、封闭的、需付费的“私有资产”,而是实体消费的一环,是可以帮千行百业打通消费-经营关键环节的推进器、润滑剂。事实也证明,京东始终乐意将自身的技术和供应链优势,乃至优质客群反哺给线下行业。

比如在品酒会当日,京东旅行宣布启动“宝藏城市”计划,首站落地浙江丽水。国庆期间,京东将免费送出10万张5A热门景区门票,还提供订丽水五星级酒店享5折等优惠措施。京东所吸引的大量消费者,将为当地带来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庞大的生意增量,京东也将从线上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中,获得自己的增长。

在很多人眼里,京东是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尤其是它的责任担当。

自营物流被视为重资产的苦生意,是京东的坚持,让西藏这样的雪域高原,也可以实现国外大城市都未必有得电商配送“次日达”;灵活就业者被很多人默认为特殊的劳动群体,但是在物流行业、在外卖配送,是京东率先给从业者缴纳了五险一金,让他们成为正式员工,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

在人们生活的各个交流,京东正把企业担当和价值创造高悬于收入和利润之上。

京东的理想是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而不仅仅是一家优秀的企业。

人类历史上,从来不乏优秀的企业:找到一条坡长雪厚的赛道、率先跑通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型、把效率和成本压缩到极致、拥有漂亮且预期良好的财报……太多因素都可以造就一家优秀的企业。但人们心里真正渴望的,不仅是优秀的企业,更是那些可以去尊重、去信任,也得到尊重、得到信任的企业。

二者的分野在于,前者更精通于在既定规则下,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后者则致力于探索并践行更负责任的商业规则和自我操守——其成功的标尺不仅是财务报表,更是其对产业生态、员工福祉乃至社会进步的实质性贡献。人们也都看到了:京东的选择,一次又一次指向了后者。

京东从来不是一家因为所谓“商业神话”而被人铭记的企业。或者说,京东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山呼海啸般的胜利。有的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耕耘和积累,靠比别人多做一点,失败了再试一次赢来正道成功。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每一个行业“默认现状”的时候,京东总会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利己是一种本能,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它们没有错。但人们一直相信,人类可以做出远超于此的成就,功成不必在我。商业的最高境界并非独享其成,而是通过利他实现利己,在成就生态伙伴、赋能实体经济、贡献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赢得一份远超利润的、更为厚重的尊重。

这是再高的市场地位、再好的财务数字也换不来的东西。

用行动赢得信任:商业向善的中国式表达

在京东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商业向善的态度:置身事内,而不是置身事外。

售卖东西,大多数人会把假冒伪劣的商品,卖给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吗?做饭烧菜,大多数人会用最劣质的材料、在最肮脏的环境做食物,让自己的孩子吃吗?经营一家企业,大多数人会让自己参与劳动的姊妹兄弟,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和尊重吗?

京东的无数实践,其出发点都是将心比心,用一次又一次行动赢得用户信任。

这正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了五千年的东西: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任何一个时代,这都是远比黄金要宝贵的东西。

清晰性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在商业市场中,人们想要的是无限延展的清晰性,以及生长在这种清晰之上的确定性:商业模型是什么,盈亏线在哪里,投入多少钱可以稳定换来多少回报,什么时候买入和卖出……

清晰性的本质是对大多数东西的“一般化”,最好将它们浓缩为一张表或者三张表,甚至浓缩为一组数字。但这个世界上,远远有比数字、报表更重要的东西,他们有无数种被表达的方式。

它可以是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方,也可以像北上广深那样生活;它可以是在相对落后的地方,也可以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中获得更好的生活;它可以是一份15-20块钱,但可口、卫生、现炒的饭菜;它可以是任何一份体力工作,都能够被尊重和爱护;它可以是每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人,都有机会出去看一看。

从电商、物流,到外卖、酒旅,京东一次次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仅可以清晰地运作,更可以温暖地创造价值。比报表数字更重要的,是那份可感可知的人间烟火气。守卫这份无法被量化却至关重要的美好,正是京东商业向善的灵魂所在。

#京东#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昨天 12:22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产品经理
零实习,普2本,因为自己游戏打得比较多所以秋招全投的游戏行业。九月就开始投了当时还没那么焦虑,陆陆续续被鹅厂捞了两次,一次方向不匹配交叉面挂,一次实习几乎无hc挂。然后就是标题说的我很想去的某中厂,一面二面终面全都很顺利,加了v之后hr说面试是通过的但要等校招结束才推进流程,然后本人就忘乎所以了开始摆烂,因为我也没什么太大的志向,只想找个自己喜欢的公司有班上就好了,所以没再继续集中秋招。基本摆过了整个10月吧,中间拒了米 吉比特 游卡的面试笔试。然后今天hr通知横向挂掉,后续也没机会了。上网一看考公考研也早过时间了,在家情绪一时很崩溃,哭完又恨自己这么没骨气。感觉自己好没用,学历不够高也没去实习,找不到工作感觉人生都完蛋了。也很后悔9月以为面试情况不错就开摆的自己。。秋招0offer的话现在该做什么呢,找实习然后等春招还有可能吗🤡二次补充:一下绷不住的原因比起0oc重点更在于感觉自己太蠢了(当然了全挂其实也挺惨,但主要还是自己对意向公司抱有太大期望了所以情绪反弹严重),拿到一个公司的终面通过以为自己稳了就不再准备别的,最后被横向掉又导致错过很多机会才有点崩溃。冷静了一天已经开始准备找日常实习了,顺便把之前没投的游戏公司基本都投了一遍。后续考虑在这里更新最新情况吧,希望大家都能加油!!!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美团开奖了,谁说测开比后端薪资低?谁说前端比后端薪资低?好了你又要说后端可以争取sp、ssp,但是能拿到美团白菜offer的就已经算是人中龙凤了,拿到sp、ssp更是凤毛麟角!依旧劝退后端!你后端学历内卷炼狱!实习经历卷的爆!甚至无法入行!入行了也只是和测开、前端的一般!1.学历,最痛的一击!后端工程师的第一步,走得不是技术,而是学历!想要进入大厂?好好看清楚自己的身份证:没有名校背景,别想着进美团、字节、腾讯! 面试官看你的第一眼就会想:“呵,去,给你点面试机会,看看你的技术!”什么?你说自己有技术?不好意思,来点GitHub链接,Project经历,能让面试官笑着赶你走。你没个985、211,双一流,根本就无法站稳在这场技术竞赛的起点。你想进大厂,没学历,没技术!永远只有一个词—— “被无情拒绝”。2. 薪资:你不过是和前端、测开的一匹马“后端工程师薪资高?能进SSP就是牛逼!”SSP? 听起来像是你梦想的银河,但实际上能拿到这个级别的人 凤毛麟角,除非你在面试官面前像神话人物一样打了个响指,否则你连SSP的尾巴都摸不着。至于你说的“前端薪资不高”?别逗了,前端都在笑你呢, 他们搞个页面,工资比你写个亿级请求接口还多。你说你辛辛苦苦优化API、调度缓存,别人搞个UI设计就能多拿几千块。前端已经不止是个展示层了,他们赚得比你还轻松,而你不过是服务器上疯狂跑“CRUD操作”的那只笨重的工蚁。3. 后端的真正意义:修 Bug,解决问题,下一份工作还是修 Bug有多少人觉得后端是系统架构、数据库优化的高端战场?醒醒吧! 后端的真正使命:维护旧项目,修复别人留下的烂摊子。你觉得自己能构建一个完美的系统?不!你只会一边修复技术债务,一边打着 “重构” 的旗号,换来的是 “重构再重构” 的无尽循环。而且,别告诉我你能专心写代码。你又要写代码,又要看服务器日志,没事还得帮别人 修崩的数据库,给前端数据源做“格式化”。你就是那块永远处于消耗型工作的 “万金油”。4. 晋升?哈哈哈,你是在做梦!你以为后端开发是一条顺风顺水的快速晋升路线?错! 你永远只能在一个“程序员”的岗位上打转,或者你为自己设立目标:“我要成为架构师”,那真的是在妄想。架构师?高级开发?靠近那条道路,你的心脏会先被晋升难度给捏住,你前方只有一座座高不可攀的技术山。别看那些SSP,架构师,架构啥呀?公司里的架构都是前端架构师,你就坐在后端的角落里,照顾着你那些满是错误的API和服务器。5. 加班?还是加班!你以为后端开发能像文艺片那样“偶尔加个班”?哈哈,傻了吧! 后端开发的生活是无休止的加班和修bug,你不仅要写接口,还得守夜调度、监控系统性能。就连你写的那个“完美的数据库查询”,也可能在 第二天 被前端因为“页面卡顿”给打回原形。“没有加班,你还能吃什么饭?”你说你是程序员,结果你的生活全是 熬夜加班、调试、重启。前端跑个页面,喝个咖啡就能过关,而你呢,熬夜跟数据库调试,最后还是那个穷忙的死循环。6. 技术天花板:架构?技术深度?笑死了!后端开发的天花板?那不过是个永远也摸不着的架构师“梦想”,你能掌握几款框架、几种数据库、两三套微服务架构,最后也不过是个 管理端的“搬运工”。你没办法“打破天花板”,更没有机会跳出“自己写个爬虫”或者“API接口”的死循环。技术深度?你也不过是 “技术债务”的修复者,一天到晚都在修补“老旧系统”的缺陷,偶尔听前端同学聊聊他们React、Vue的最新版本,你根本无法理解他们说的是什么。
开心小狗🐶:感觉后端有点像考研的0812,报名的时候都想冲0812,看不上0854。但是真入学了,不都是众生平等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