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out!记录一下26届秋招的经历与感悟
写在前面:本文并非面经,主要谈谈本人作为校招生在如今大环境秋招下的经历与感悟
秋招概览
时间过的很快,自主包4月拿到暑期实习offer到现在已过去半年时间。半年前,网络上还在争论哈基米究竟是蜂蜜还是猫咪,而现在哈基米音乐已经王朝了,同样半年过去,在经历实习与秋招后,我对互联网行业也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今年互联网秋招有两个最大的感受:1.各个大厂的秋招时间明显提前,以往的金九银十变成了金八银九,主包甚至在7月份实习时就被藤子打电话说要不要面提前批,招聘的提前无疑使得大家的准备时间少了许多。2.各厂的秋招名额明显减少,暑期实习转正hc占据了秋招的大量hc,进入9月秋招时许多厂根本连一面的机会都不给
主包bg是双九科班,然后678月都在大厂专心进行后端实习(本科无实习经验),进入到9月才开始启动秋招,刚开始时还幻想自己能拳打八股脚踢算法,获取ssp走上人生巅峰,结果就像我说的那样:如今最难的不是面试挂而是根本不给你面试机会
附上本人各个大厂的投递时间,猜猜有几个发了面试:
总来看有面试机会的不超过8个,好在进面后通过率比较高,因此一个月过去也是有些意向入池/oc再加上转正意向,互联网这一块也算是勉强上岸了。主包父母都是私企打工人,国企和公务员对应的兴趣与资源也不是很多就暂不考虑了,因此在10月的末尾也是进入到秋招out状态。
各厂秋招体感
这里主包简单谈谈自己与同门秋招面试时的体感:
字节:夯!在当前秋招hr不主动慢推进的大环境下,字节的hr能主动出击四处捞人并快速反馈。根据同学反映节子招人推进的快,而且面试官大多都很客气(毕竟节子有比较完善的反馈机制与字节范的约束)。
团子:还行,团子主要是秋招时还需要进行笔试(暑期不沿用),然后整体流程还是比较快。不过投递时注意下工作地点,我感觉团子上海的本地核心是不是不太招人,主包暑期和秋招都是直接一面挂。
pdd:还行,pdd和团子一样也是重新笔试,我同学的流程推的很快,但是我直接简历挂,可能是不缺人吧
藤子:不错,藤子主要问题是直接投进到大池子,是否有部门捞你是一个玄学问题,但是进到面试后,各个面试官以及hr的交流都很peace,个人感觉整个流程推进有条不紊也很符合藤子的风格。
淘天/控股等阿里系:不缺人,先表扬下阿里系的公司,暑期笔试会进行延用(因此暑期的一定好好做)。阿里是我体感秋招hc最少的公司,暑期实习都能进到3面但是现在连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直接简历挂。
蚂蚁:不错,可能因为实习经历对口的原因,蚂蚁是阿里系中我唯一成功完成了面试流程的,面试官人都挺好的,不过蚂蚁的hr面是我面过难度最大的hr面试,hr姐姐的思维很敏锐,问的问题能帮你去剖析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支付”这一业务,总的来说还是学到很多 不过池子有点大,被泡了三周感觉有点4了。
携程:夯!这里强烈推荐上海、南京等地的同学去参加携程的线下面试,比起动辄流转一个月的线上流程,携程线下面试简直快如闪电,主打一个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携程线下面试流程很快,只有AB两场交叉的业务面试,后续线上的hr面结束后就可以丝滑入池,而且大概两周后就能收到意向了。
快手:不错,大概就是一周一面的样子?面试官问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没有专门的压力面试来折磨大家,然后依旧大池子,依旧三周没有消息
京东:难说,东子直接把我志愿从后端开发换到数据开发去了,然后面试约的太晚随放弃。家人们东子的服从调剂是真会调剂的,想当东哥兄弟的注意一下。
小红书:难说,我8月底投递,流程也早早进入到面试流程当中,结果国庆前两天才约一面随放弃。看网上说可能八月初集中面试了一波,因此后续的同学可能推进的会比较慢。
得物:请输入文本,哥们你不招人能不能别捞人笔试,笔试通过后java简历挂,然后被go捞起来发现还需要进行笔试,不是哥们这里就你一家公司招人呢?得物我看oc的都是较早投递的,想去的同学至少8月就要投递了。
滴滴:难说,我的简历现在好像还在简历筛选中,这个状态还不能自己取消换一个岗位,男人什么罐头我说!
华子:不错,华子的hr还是比较主动的,会主动加你并提醒机试时间与面试安排,华子的面试还是比较靠后的,好像是10月才面试吧,不过上海软开部门好像都是线下面试,当时已经回归实验室就懒得请假过去了。
其他公司:基本上没有回音,应该是不缺人吧。
建议与感悟
1.请务必重视暑期实习转正:今年是转正率极高的一年,同门6个同学都进入到bat实习,最后有5个人都成功转正,另一个同学也最后利用活水秽土转生到抖电中去。不错的实习经历即是转正的保底,也是后续面试的重点材料,一定要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学习项目的开发思路与细节,并整理成文档进行系统性复盘。
2.大厂面评留千年:重视每一场大厂的面试,大厂的面评残留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要长的多。主包不止一次听到面试官说:“xx同学,你暑期面评反应基础不错,就不问你八股了直接说下自己的实习工作就行”。好的面评能提高面试官对你的印象分,这里好的意思不只是技术好的意思,也包括你的诚实与否(暑期是否接了offer但直接毁约),你的礼貌与否(是否能主动向hr取消面试而不是玩消失)等。举一个正面例子:主包同学阿里云暑期有offer但是没接,秋招的时候直接一个直通终面。
3.投递时间要提前:根据当前的形势,如果想进入到目标大厂的同学需要在8月的时候就要投递自己的简历,一味的准备只会让自己丢失机会,早投代表着你的曝光度会更高,能有更多的机会。
4.多交流多合作:大家求职的时候尽量与同学多交流多沟通。多与同学交流八股知识,多和同学讨论项目设计,在这种交流的氛围中大家才可以更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自己单打独斗始终是低效的,更何况不交流你怎么知道自己的表达是易懂无误的呢?(群里那种“大佬强,我菜”的无意义交流就算了,孩子们你们已经不是初高中生了,装弱鸡并不会让你变得很酷)
写在最后
上海最近入秋了,上周还是30度,现在已经降到20度了,天气也变得阴沉沉的。我还是挺喜欢这种氛围的,灰蒙蒙的天加上吹拂的冷风总能使我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
四个月前,我在炎炎夏日中开始实习,每天骑着单车往返于学校和公司,认识了负责的老板和MT,也认识了一些很有趣的人,度过了很充实的三个月。
一年前,我还在因为被导师丢到一个新项目而苦恼,害怕自己后续被这个项目绑定无法进行实习与秋招,甚至有退学的念头。后来这个国重点被我包装成一个平台项目,我利用它找到了暑期实习。
三年前,我的考场已经确定,就在四平路5公里外的这里,我骑着单车来看看怎么进行通勤,当时的天气也是这样的灰蒙蒙,看到这个空旷的校园,我心想要是能在这里读书能有多好。
六年前,我来到上海刚满一个半月,那时的四平路还是一个没有门禁的地方,人们能随意进入校园,学校被称为杨浦人民公园。我当时还在想:要是明年春天樱花大道开花,那不是挤到爆,哪还有看花的位置捏?后来花开了但疫情也开始了,校园里一个人都没有,于是花也就谢了,再后来大一结束我就直接前往嘉定校区去了,四平的樱花也就成为想看又觉得麻烦的选项。
我不知道去互联网是否是一个好的选项,就像我不知道自己会来上海一样。广州的同学大多成为了医师公,工科的伙伴们也都是国企银行为主,这是否说明稳定才是对的去处,毕竟父母已经为你准备好一切,只需要按部就班进行下去就好了。两者优劣实在难以论说,不过就像我当时选择来上海一样,选择一条风险更大,更未知的路是个人天性使然,谈不上好坏,尝试走下去就好了。
最后在这里祝福各位秋招/春招顺利,也希望后来的同学总结经验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的秋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