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pcg产品策划面经
你认为在今天,QQ空间对于“05后”和对于“95后”而言,分别意味着什么?这两种核心用户群体的需求,最大的共性和最大的矛盾点是什么?
一个用户今天心情不好,想在QQ空间发条“丧”一点的动态,但又觉得“无病呻吟”,不知道该怎么写。你会如何利用AIGC技术,设计一个功能来帮助他/她?
追问: 请描述这个AI功能的具体玩法和交互流程。你认为这个功能的核心吸引力是什么?
AIGC可以在“扩列”这个场景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来帮助用户更高效、更有趣地找到“同好”?
请你拆解一个你认为当前在年轻人中非常火的社交App(不限于国内)。
追问: 你认为它成功的关键产品机制是什么?QQ空间的发布器或互动功能,可以从中借鉴些什么?
要评估一个新上线的“AI智能配图”功能是否成功。你会关注哪些核心的数据指标?
追问: 如果数据显示,使用了这个功能的用户,其动态的“互动率”(点赞、评论)相比未使用者显著更高。我们能直接得出“这个AI功能提升了互动率”的结论吗?为什么?其中可能存在哪些“幸存者偏差”或其他统计学上的谬误?
在设计一个AIGC功能时,你如何平衡“AI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用户自己的个性化、创意表达”?
追问: 你认为在QQ空间这个强调“自我表达”的场景里,AI应该扮演一个“主导的创作者”还是一个“贴心的助手”?
请分享一个你观察到的、近期的“网络热梗”或“Z世代黑话”。
追问: 你认为这个梗为什么能在年轻人中传播开来?它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群体心理或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