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端秋招回顾】 10+ offer 为什么选择腾讯(下)
一些碎碎念:最近突然看到秋招提前批开了,下意识地开始紧张,恍如隔世,仿佛依然是去年那个在宿舍每天焦虑面试结果,晚上睡不着觉做梦梦到面经的大学生。可能一些同学刷到过我的📖(id:明天想喝百事可乐),零星地分享过秋招的历程。去年 12 月提前入职腾讯至今,一直在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业务里,没有来得及对秋招进行一个总结。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也算是保持前端 er 的开源精神,一些浅薄的个人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前端方向的学弟学妹。
一、 个人经历
我的朋友们喜欢叫我小且(ju),因为很久以来的网名都叫「狂且」(同时也是在阿里的花名)。
本硕都在北邮就读,因为学校里前端比例比较少,学校里被大家戏称为前端哥。
秋招收获的 offer (仅互联网)情况:
公司 | base 地 | 业务 |
腾讯 | 深圳 | 广告 |
腾讯 | 北京 | 浏览器 |
美团 | 北京 | 到家 |
京东 | 北京 | TET |
字节 | 北京 | tt |
蚂蚁 | 杭州 | 支付宝 |
阿里云 | 杭州 | 专有云 |
快手 | 北京 | 商业化 |
百度 | 北京 | 地图 |
拼多多 | 上海 | temu |
网易云 | 杭州 | 社区 |
科大讯飞 | 合肥 | 消费者 bg |
肯定有同学会说:“啊主包你来炫耀什么呀,不想看了点踩了。”哈哈哈哈。其实我想说的是,我所做的事情并没有所谓天赋异禀,你也可以做到,不带有炫耀的目的。在个人的认知和信息盘点下,比如学校的论坛里从业的同学都是 iava 居多,可参考的前端经验较少,自己当时选前端这条路也踩了很多坑,想跟想学前端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点心路历程。
二、 秋招面试经历
大厂面试测评博主上线
在秋招的过程中,总结下来了以下特性,大家可以看看
公司 | 一句话锐评 | 打分 |
腾讯 | “你的青春,由我腾讯无限复活”; 面试考察范围基础但是广,不仅限于前端,喜欢能力全面发展的产品型同学。 | 🌟🌟🌟🌟🌟 |
美团 | 考察基础知识,难度较低,只做业务不做基建,偏好安稳扎实的运营型同学。 | 🌟🌟🌟🌟 |
京东 | 面试时间很短,可以线下面试感受公司文化,喜欢背景干净肯吃苦的小镇做题家型同学。 | 🌟🌟🌟 |
字节 | 面试压力大考察知识面极深,会抓住一个点问两个小时,喜欢心态好追求极限的技术型同学。 | 🌟🌟🌟🌟 |
蚂蚁 | 面试流程短(两面技术面),考察前沿前端知识,喜欢有独立思考和风口嗅觉的认知型同学。 | 🌟🌟🌟🌟🌟 |
阿里云 | 云整体的技术倾向强,极客风格,喜欢由开源经历和技术视野的技术型同学。 | 🌟🌟🌟🌟 |
淘天 | 没 hc 硬面, 终面面了四个半小时,淘天一生黑,不做点评。 | 🤮 |
快手 | 池子巨大,喜欢问实习经历和业务实现,必问理想下班时间,适合抗压能力强的技术型同学。 | 🌟🌟🌟 |
百度 | 互联网中的老派作风,面试问的问题比较切实,喜欢热爱技术同时比较儒雅的技术型同学。 | 🌟🌟🌟🌟 |
拼多多 | 面试时间很晚,问题一般比较基础,喜欢能吃苦的同学。 | 🌟🌟 |
网易云 | 面试流程慢,开秋招比较晚,问题没有明显风格,喜欢有个性有理想的市场型同学。 | 🌟🌟🌟 |
科大讯飞 | 没啥风格,感觉喜欢安徽本地的同学。 | 🌟🌟🌟 |
面试不同的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因为我是 infj 绿老头,面试的时候就会带上不同的人格面具哈哈哈哈,比如:
公司 | 应对策略 |
腾讯 | 用同理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能高阶产出行业的视野和方法论 |
字节 | 反应速度要快,主动性强,对数据有高度的敏感性 |
阿里 | 看认知和想法,能聊得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错了或者理想主义也没关系 |
三、 我为什么选择腾讯
上一艘不会沉没的船
在抉择最终去向时,我也是有鹅选鹅,主要考量在于对行业数据的分析。2024 年第二季度的营收数据里,腾讯营收 1611.2 亿元,同比增长 8.0% 。一家企业营收的稳健增长,意味着它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优势,有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业务创新中,并且在大环境不好的当下有着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对比其他公司,有的虽营收规模可观,但增长幅度有限;有的增长快却基数小。腾讯至少在当下展现出较深厚的业务根基,又具备持续拓展的潜力。从我的角度选择腾讯,可能不是因为 “大厂光环”,而是一种偏向保守的理性判断,用平台的抗风险力,托住个人发展的确定性。特别对于校招生,前期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是格外重要的。
另外,提到新人培养,想必大家会直接想到的就是腾讯,要不然也不会传出来“有鹅选鹅,无鹅延毕”的口号。至少我入职到现在,landing 是相对比较丝滑的。我觉得这也算是公司实力的证明?不需要新人和公司同甘共苦,你只要好好成长起来,自信地发挥价值就好。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相互尊重
在腾讯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会有很多优秀的老鹅。在公司的“人才透视”模块,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功勋奖牌」,很多低调做事的同事,点开主页会发现,他们的工龄会超过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员工不在少数,这是腾讯在互联网公司中的“奇怪之处”。我曾经采访过一个呆了 14 年的前端同事,入职时甚至是在腾讯网做前端,我问他在腾讯这么久的感受是什么,他只说了简单的一句话,叫做“在腾讯工作很舒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让我觉得很感动,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崇拜长期主义的人,很多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灵感就能做好的,必然需要长久的打磨,有这种“标杆同事”做背书,我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嘈杂的环境里,静下心来打磨产品,坚持长期主义,低举高打,也是我觉得腾讯这个“不爱说话”公司一直在做的事情。
另外,在鹅厂,福利还是比较好的,除了日常的福利,给我冲击最大的是落户,谁知道当一个校招生知道腾讯单列落户没有服务期的震撼(ps:字节单列落户五年服务期,美团三年服务期)。可能是大家平均工龄很长,公司很自信吧哈哈哈哈。这也是我入职以来很直观的感受,简单来说就是鹅是“不扣门”的,员工为腾讯创造价值的同时,腾讯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反哺员工,是非常正向的循环。也难怪同事们的工龄很长了哈哈哈。除此之外,腾讯对大家的人文关怀是方方面面的,举个例子,比如隔离的工位,相比于很多公司的网吧位,让 i 人非常有安全感,我就静心装饰了自己的工位哈哈哈。
首先你是自己,其次才是腾讯员工
在腾讯有一个非常推崇的文化,叫做“活水”。简而言之就是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到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去。按照我自己观察到的内部特点,内部的活水机制非常完善,并且低职级可以非常自由的转换通道。当时秋招结束我入职时,老板问我要不要来试试做产品,入职以后研发的 ld 也问我会不会感兴趣来做后端,说在今年年底换通道之前都可以尝试。后来就一直在做产品向的工作,导师的口头禅也一直是:“你先想自己喜欢做什么”,“你喜欢做的产品才能自己主动打磨好”,“我相信你们 00 后的潜力”。因为做的是 ai ,我觉得非常有个人魅力的我老板的理念是我们是 ai 创业团队,每个人不要限制自己的 scope ,每个人能做的事情绝不限于自己的岗位通道。这也是我来腾讯的直接原因。
另附公司政策:
四、 欢迎来和我做同事@腾讯招聘
同学你好,腾讯校园招聘启动,快复制我的内推串码 #H5ID9R68#,登录官网(https://join.qq.com/index.html)粘贴并投递简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