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博士生找暑期实习分享
虽然现在博士扩招这么猛,但感觉牛客上博士生找工的经验贴不多,所以写个帖子总结下最近找暑期实习的面试。从身边师兄师姐采样来看,我的文章水平基本也就是找个大厂的博士白菜,所以感觉自己的经验对广大群众会比较有参考价值。
bg:双9直博做system的
一句废话总结,普通水平的白菜博士生面试体验等于,普通的面试体验与和天少等面试体验的中间状态。
- 优先度最高的是匹配度。即使是做system的博士生,很多时候做的东西对于生产环境来说直接意义有限(做lsmtree/rdma的同学当我没说)。低匹配度会导致面试官难以理解你的工作,进而难以提出有意义问题。双方兴趣度都会很低,聊不high。所以找各种师兄内推到小组是最好的选择。在池子等捞完全是开盲盒。而盲盒体验非常差,纯浪费时间,点名像企鹅这种猛捞的很容易捞到不匹配或至边缘组。
- 具体准备上,我自己准备比较晚,基本是看到了实习招聘广告才开始准备。以战养战其实是高效的,因为本来就没那么多时间,我准备的周期也和一篇论文的ddl重叠。但按其他面经的说法,尽量不要过早开始面吃面评的字节。另外,算法上粗略看一遍灵神的高频面试题大概知道有什么题型就可以开始了。
- 对于论文项目来说,因为论文逻辑本身的组织形式就是story telling,所以在输出展示上比较自然,不需要怎么准备。比如问题和挑战的构造;比如提前展示初步设计的缺点,让面试官发问,然后再给出后面进一步设计的方案,这些都是现成设计好的逻辑。
- 另外,也可以通过面试官的反馈来提前简单判断这个组在这个方向上的技术实力。在没有pr稿没开源项目没论文没connection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了解组的方式了,所以也希望好好安排面试官。
- 这里和论文有一个不同,输出面向的不再是审稿人,而是更技术背景的面试官。所以这里注意需要根据对方的反馈,裁剪下自己输出的内容和节奏。就实习面试,我没遇到过ppt报告面试,但看topseed那些是有的。
- 围绕论文上,面试官问的问题一般是:具体实现细节;各种trade-off;迭代过程;扩展价值;跳出后问的high-level问题。
- 考广度的问题如果大家看paper比较多,或者关注前沿工作比较多,一般也没什么问题。但注意不是很熟悉的就直接摊牌说不太熟悉,再开始侃。不然万一像我p10面直接班门弄斧就尬了
- 最后,手撕、八股上,相比大家的面经,实际上问的频率和难度都不高。我自己只做了不到100道codetop的题,基本能应付。还是那句话,出hard的组就说明不是很想要你。
- wxg虽然说要撕很多题,但实际上都是公式化的题目,基本直接秒。反而是现场白板出题的比较难。
- 面试官肯定也是想围绕项目来问八股,但就是怕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junior的面试官可能是带着答案问开放问题,但你没踩到他的点上就不行。
- 虽然说公司内部不同组的差异很大,但还是能观察到不同公司的面试调性差异。
- 华子和阿里对博士招聘相对比较open,各种方向都有,组内博士比例高些,所以感觉对于博士的培养路线也相对比较清晰。很多问题都会是围绕广度来展开的,比如各种其他子方向,或者新的infra(比如deepseek的那些)。
- 这俩在流程上都给我感觉和硕士同学差别比较大,也都有安排pre轮聊下匹配度。我们这sys的博士去互联网的也大部分都是去这俩。
- 另外个人感觉华子的流程比较划水和比较拖拉,难度也比较低。不过这个可能也看组。
- 鹅和字节面下来感觉他们喜欢垂直对口的,来了就可以干那种。我们这做sys的博士去鹅和字节的也确实基本都是在那实习的同学(如果是做算法相关的可能不用太担心)。
- 鹅问了不少场景题智力题,这种题目对我来说必须要看过才会,明确思路才能给出方案【所以某种程度上还是在考刷题】
- 字节是唯一一个喜欢问八股,喜欢考变种题的。感觉字节还是比较偏爱基础技术扎实的同学,所以我三战字节都挂了😅。
想到啥再补充(牛客的markdown格式转换是一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