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工作几个月真心觉得有点累

今天和大学室友打游戏,聊到他上个月工资发了1万多,我这边才4千,心里那个落差啊,简直是天上地下。想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和专业完全不搭的工作,真是脑袋被门夹了。室友说在这里可以学点东西再去大企业,但我心里想,我这个小桂圆能学到啥呢?坐柜台几年,能学到的就是怎么处理各种琐事。这个岗位真是个万金油,什么专业都招,拿着三四千的工资,还得承担各种责任。少一张票,得亲自上门找客户签字,真是麻烦。看到同事们的工资和我差不多,心里就更迷茫了,拿这点工资到底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熬一段时间就好了,但这段时间到底有多长呢?银行里的关系户真是层出不穷,校招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有关系的。人力资源部带我们回去的时候,看到几个新同事和她们聊得火热,什么“我和她妈妈是好朋友”之类的,甚至有同事面试前请领导吃饭,提前知道面试问题。没关系的我,只能在县里老老实实待三年,而那些有关系的,秋招进来一年就能去市里。

再说说中行的系统和制度,,各种学习考试,考试内容水得一塌糊涂,根本没啥意义。办张卡还得填一堆单子,专门配个平板,连伪现金交易都不允许。唉,感觉现在的处境真的艰难。

#中行#
全部评论
别美化自己没走过的路
8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1-17 09:48 上海
程序员咋去做柜员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2-08 08:02 河北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1-26 09:29 广东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1-15 09:42 河北

相关推荐

06-04 09:53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Java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面试结束后,HR或面试官的一句"等通知"常让求职者忐忑不安。这句话本身是中性表达,但结合面试细节可推测潜在结果:1. 消极信号:流程敷衍:面试时间远短于预期,面试官频繁看表、心不在焉,"等通知"可能是婉拒。细节缺失:若对方未主动询问入职时间、薪资期望,或避免讨论具体岗位内容,可能兴趣不足。模糊期限:回答"有消息会联系"却未提大致时间(如1-2周),通过概率较低。2. 积极信号:主动留联系方式:面试官补充"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HR",暗示后续有沟通机会。明确反馈时间:如"3天内给答复""下周初通知复试",代表流程有序推进。深入互动:询问到岗时间、介绍团队情况,甚至讨论offer细节,稳过概率高。3. 理性应对建议:复盘表现:回顾面试中回答是否流畅、是否展示核心竞争力,比纠结一句话更实际。跟进策略:若超时未回复,可礼貌邮件询问,体现诚意的同时获取明确结果。避免过度解读:企业决策受内部流程影响,延迟通知未必与个人表现直接相关。总结:"等通知"本身无法定论结果,但结合面试互动、公司招聘习惯(如大厂流程长、初创公司反馈快)综合判断更准确。保持积极心态,继续投递其他机会才是上策。
听到哪句话就代表面试稳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0
4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