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校招陷阱2】央国企用人成本总包

前两天参加移动的座谈会,HR讲到薪资的时候,提了一嘴:

我们这个总包指的是大家以后的年薪现金总包,也就是月薪+年终奖+现金补贴的税前总包,不是公司的用人成本总包,他们电信联通就爱干这事。

这时候我就想举两个例子,都是我之前爆料过薪资的:

这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总包到底是啥?总包到底咋算的?

央国企的薪资普遍不算高,这一点大家应该都能达成共识。然而,具体的薪资水平,单凭一般薪资爆料中的“总包”金额来判断,未必准确。总包是企业用来宣传薪酬的方式,很多时候这个数字并不代表实际的工资水平。

对于央国企来说,税前基本工资通常在较为发达的地区为14-16万左右,而在较不发达地区,税前工资一般在8-12万之间。

为了吸引人才,央国企通常会对标竞争对手,使用“总包”这一说法。通过将税前工资与各种福利补贴合并,提升整体薪资的吸引力,形成“用人成本总包”。例如,在税前14-16万的基础上,加上总包后,总收入可能达到20万左右;在税前8-12万的基础上,加上总包,总收入可能达到15-18万。

这里的“总包”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五险一金:公司为员工缴纳的部分,部分地区(如天津、上海、浙江等)还会有补充公积金,这也就解释了上文中天津707所为什么公积金那么高,但这类情况相对较少;
  • 五险一金之外的其他保障:例如六险二金、七险三金、八险五金等,当然这类企业较为少见,如果补充的是智慧医保还蛮有意思;
  • 各类津贴:如餐补、车补、话费补贴、住房补贴、过节费、取暖补贴、高温补贴等,这些是实际发放的现金;
  • 工会福利:如购物卡、节日慰问、过节礼物等,这些通常不是现金形式的福利;
  • 用工支出:如公司班车、茶水费、培训费用、劳保用品等,这些费用大多与员工无关,属于企业的额外支出,通常也不会算入总包;
  • 奖金和分红:项目奖金、年底分红、绩效奖金等,这类收入不一定会以“总包”的形式进行宣传,不同公司还真不全一样。

如果企业一再强调“总包”概念,那么往往意味着它的薪酬水平在行业中并不算突出。

但薪酬不突出并不意味着不好,关键在于薪酬的成长性和职业发展空间。

因此,在与HR沟通薪资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 税前薪资究竟是多少?HR是否在宣传“总包”?
  2. 薪资结构如何?基本工资和奖金的比例是什么?
  3. 如果升职一级,税前薪资会有多少变化?

#牛客激励计划#
SAGIMA经验浅谈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虽然咱也不算啥大佬,但也是踩过坑、中过招的,我要是早点知道这些……

全部评论
有的公司还宣传第一年多少钱,然后第二年还会降薪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4 21:26 辽宁
个人理解,通常意义下:总包 = 税前(月薪+年终奖+现金补贴)= 实际到手薪资+扣的税+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就像如果互联网企业开的薪资是30 X 15,那么总包就是45,其中月薪3w,年终奖3个月工资9万。所以移动HR说的这个总包是真的总包,只不过因为移动的各种补贴是随着月工资发放的,所以相当于每个月的月薪都不尽相同。部分单位经常用来宣传的,用人成本包 = 税前(月薪+年终奖+现金补贴)+ 单位缴纳的五险一金 + 各种非现金福利。有很多公司会这么宣传的,甚至我之前拿到offer的大多数公司都这么宣传,但是有的HR问他总包构成的话,他会说里面是含有一部分福利的,也有的就一直打马虎眼。总之,因为各种非现金福利、扣税和缴纳五险一金的缘故,导致公司实际支出的成本和我们拿到手的现金之间有不小的差距,不要被骗了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5 09:19 北京
山移总包不算六险二金吧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3 18:38 山东
好!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3 12:57 北京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3 15:03 美国

相关推荐

评论
14
16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