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工程:认识自我与职业规划
经历过校招顺利上岸的学长来和大家探讨一下简历这门大学问了。
学长帮助过许多同学,看到不少同学花大量时间刷笔试,做项目,可是简历却敷衍了事。
每年的秋招、春招是招聘旺季,一起求职的人数超乎你的想象。
据统计,2022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 1020 万人,一些热门企业,在招聘期间收到简历数十万。
例如,2022 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报名人数近 19 万,简历审核通过率仅有 20%。
可见,简历筛选是淘汰人数最多的一个环节。
即便你再有才华,简历未通过,倒在简历门槛上,后续一切皆与你无关。
所以,在求职前,先把你的“门面”——简历装点一番。
01 什么是好的简历
“简历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的(求职/升学/评奖等)而对个人以往相关经历进行高度总结和概括,并在有限的空间向对方传达自己满足对方所需的技能、经验、资质和态度等要求,从而获得进一步的面试等机会的一种文本形式。”
一些同学存在这样的认知:有一份优秀的简历,自己在求职时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然而,实际情况是“优秀”并不一定意味着“适合”。
管理学中“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在求职时也适用。
所以,确定了自己的求职目标,再来做简历撰写和优化,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02 如何进行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
在制作和修改简历前,我们不妨做一下自我职业认知,做好自我与岗位的距离划分。
学长在应届时,为了撰写好简历,曾经做过列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1)我希望寻找怎样的工作
学长知道,同学们可能在面临毕业压力、家庭压力的情况下,对于怎样的工作没有选择余地。
学长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当初我自己是怎么确定职位目标的。
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个预期目标。为了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你要了解的东西真的很多。
具体包括:A. 自己的性格特点。你是开放的,还是内敛的?
B. 兴趣爱好。热爱,是成功开始的起点。把兴趣爱好和工作结合,工作很愉快。
C. 期望薪酬。大家应该都不想经历一文钱难倒好汉,何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公司规模。毕业进大厂,人人有梦想。公司规模越大,工作制度越完善,对你的职业发展更好。
E. 工作强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毕业之际,能否接受高强度工作,也很重要。
F. 兼顾家庭。不论男女生,求职时总会被问及伴侣问题,这个问题,会随着职业发展愈发重要。
以上这些问题也许没有概括所有求职时同学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学长只是抛砖引玉。
希望大家求职前能提出更多与自己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为自己的职业好好规划一番。
(2)满足必要条件的工作岗位有哪些?
通过多种方式,寻找自己喜欢的公司和岗位,并且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岗位。
例如:从薪酬来看,互联网头部企业、金融行业等都属于高薪行业;
从工作强度看,互联网企业的 996 让人无奈;
从公司规模看,在中小企业更易崭露头角,大企业则有完善的组织管理。
大多数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看自己如何选择了。
(3)我是否适合某个工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呢?学长在学习管理学时,接触到的 SWOT 分析法非常适合。
优势Strengths ●目标岗位要求的性格特点、技能、经验、专业等条件中有哪些是自己的优点 ●所在的学校、专业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加分 | 劣势Weaknesses ●目标岗位要求的性格特点、技能、经验、专业等有哪些是自己不具备的 |
机遇Opportunities ●目标岗位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 挑战Threats ●这一领域的主要竞争者有哪些 ●未来的就业环境与政策变化趋势如何 ●职业发展天花板离自己是近还是远 |
经过以上的分析,想必大家对自己如何定位职业有了一定想法,撰写简历时更有方向。
应届毕业生应该选择5000块的国企,还是选择8000块的私企?
#职业规划#关于简历,你想知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