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的机会来了,火爆程度出人意料

新一线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对于芯片行业来说,更多的机会正在流向新一线。


虽然这个趋势早有觉察,但是新一线的火爆程度,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如果时间退回到前几年。要从事芯片行业,选择余地不大,估计80%以上的毕业生肯定选择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除了广州稍差,基本都是北京,上海,深圳三选一。


其它城市也有少量的机会,比如当年珠海还有做MP3发家的珠海炬力,很多应届生去了那里。当然,这只是特例。后来,珠海炬力也只是昙花一现。


除了一线城市之外的其它城市主要问题还是缺少规模,缺少聚集效应。人才可选余地小,这就导致了人才不愿意去。反过来,没有人才,公司也不愿去设厂。这种正反馈很难打破。


不过,近两年转机来了。随着芯片人才的缺乏,一线城市人才争夺越演越烈。二线城市,也叫新一线城市,显出了优势。新一线城市的春天来了。


很多总部在一线城市的公司发现,自己在一线根本争不过那些手握巨资而初创公司,以及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或者能够提供股票有上市预期的中小公司。不只是自己的团队人才在流失,新鲜血液也的不到补充。应届生都被抢走了。


当然,这些公司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另寻新路,到了二线城市建立新的分部。这就吸引了那些不愿意到一线城市承受高房价的一部分毕业生。而原本到一线打拼的工程师,一部分不想忍受思乡之苦,也有机会回到自己更熟悉的城市。


由于二线城市相对来说,芯片岗位机会相对少一些,因此,大公司们发现,自己在一线的团队人员流动比较大,但是二线城市的人员相对比较稳定。于是,他们更愿意在二线城市扩大团队规模。


这样,二线城市就业机会多了起来。机会多了,人才也慢慢多了。这时候,多数公司看到了机会,于是蜂拥而至。


因此,你看到的是,应届生50w竟然是新一线成都岗,而不是上海,北京,深圳。最近,我听朋友说,他们公司原本打算在某二线城市大量招人,结果发出去几十个offer,真正最后接受的,竟然是接近于零。


这家公司肯定是做过调查,不然也不会准备在这个二线城市大规模扩张研发团队。但是,二线城市的火爆程度,实在是出乎用人单位的意料。


这足以说明,对于芯片人才来说,二线城市的机会已经足够多了。再加上二线城市往往会有更多的政策倾斜,还有一线城市那让人望而生畏的房价,这些都足以让人才更多的选择二线。


我们就拿前一阵讨论非常多的50w的薪水来说,在成都的购买力和在上海的购买力,相差还是非常大的。相同的薪水,选成都生活质量更高吧。


就业机会趋同的情况下,二线城市的吸引力正在赶上甚至超过一线城市。


从本号后台的粉丝区域分布可以看出端倪:


目前,本号的粉丝中,上海占了25%,北京占12%,深圳,8.5%。虽然前三名仍然是一线城市,但是,第四名西安的占比已经和深圳非常接近了,为7.1%。随后依次为,成都,苏州,南京,杭州,武汉,合肥,清一色的新一线城市。




我们按照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来分的话,一线城市的占比已经不足50%。随着一线特有的聚集效应的减弱,一线城市的机会将会继续逐步流向二线城市。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在此谢过 。本文原发于微信公众号【白话IC】

全部评论
一线城市的工作还是挺好找的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8-08 15:52

相关推荐

2 1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