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校招春招经验贴实用版 互联网|科技行业
时间真快,转眼距离自己所经历的校招已经过去好几年。
工作后一直在帮助内推被咨询了很多问题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写下来这篇帖子希望对正在经历校招的你有所帮助。
▶️楼主基本情况:
2020毕业的某中流985硕士,目前是一名产品经理(互联网大厂+人工智能)。秋招时收获几个互联网大厂岗位、有京户的某GWY直属机构等offer。 作为经历过"互联网寒冬"+疫情,又一心要进大厂的求职者来说,当年秋招、春招,甚至实习之路都充满了艰辛,一次次沮丧又一次次重拾信心,历历在目。
校招踩了很多坑,也在不断学习、进步和收获。想给各位正在迷茫、痛苦,一边忙毕业一边焦头烂额找工作的毕业生分享一些经历和建议。
1️⃣关于校招
校招是个持续性的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你的大四、研二/研三。一方面应届生是拿户口、进福利最好的国企央企是个最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你第一份工作、奠定你的职业道路和认知的重要一步。
秋招是职位多选择多最好的时候,会释放大多数offer。如果秋招0收获,春招也还有机会。但是不得不说春招几乎就是"别人剩下的",岗位少、压力大。别灰心,虽然比不上秋招香,但是也是捡漏的好机会。
2️⃣投递前
给自己一个明确、合理的定位。从不断被刷的面试也好,从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知也好,明确自己想投递、经历、专业又能匹配的岗位。
不断完善简历。完善简历是个过程而并非结果。需要根据行业、公司、每个岗位的JD进行针对性修改,像互联网简历更需要费心思,甚至需要花钱找业内人士帮助修改。
及时掌握招聘信息。懂得利用各大招聘网站、学校就业网、公众号等及时获得招聘信息,利用信息差来获得优势。
3️⃣投递时
自己投远不及员工内推效率更高更主动,可以咨询进度、联系HR、获取内部消息等。
海投。经验之一就是要多投递,即便是你不想去的小厂也可以多拿来练练手、长长信心,面试都是练出来的,连多了你会发现张口就来,也能熟悉面试官的思维方式和问题类型,总之多投多练。
很多公司可以一次性投递多个岗位
4️⃣投递后
经常查询状态,确保邮箱、电话正确畅通,不要漏掉HR消息。
提前准备笔试面试。可以多看看笔经、面经,好的坏的都要看看别人的经验、踩的坑。
⏹一些TIPS
多关注招聘网站、公众号。其他行业我不太熟悉,互联网、科技行业必关注牛客网(内推、笔经面经刷题求助)、脉脉(公司内部信息、大事、变化);此外自己同水平、同区域学校的就业公众号我那时候也关注了一遍;还有就是一些高质量招聘群。
多投多面。面试很大程度上也是个缘分、概率问题,多投递既能检验你的简历质量,也能获得面试锻炼机会,拿的offer即便不想要也能长信心或压其他offer。
一定要多改简历。并且是针对岗位JD修改。经历、关键词匹配HR系统给的权重越高,越容易通过初筛。
另外,校招是个过程,有必要不断去面试,踩着前面的岗位水平去获得层次更高、薪资福利更好的工作。
篇幅限制不能写很多,希望能帮到迷茫痛苦的你。都是这么过来的,请坚持不放弃,也请相信所有遗憾终将是以后惊喜的铺垫。
#2022春招#